APP下载

“走班教学”引领教师成长

2015-08-15陈玉红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材生活学校

● 陈玉红

特殊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按特殊需要施教,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打破传统的行政班,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4门学科中,根据特殊学生能力水平重新编班,让每个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班级学习,从而获得最大的发展。笔者学校通过这样的“走班教学”探究与实践,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一、“走班教学”引领教师观念更新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此,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之本。面对学生障碍程度越来越重、类别越来越多的现象,特教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学校在对本校学生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走班教学”的研究,组织大家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大家一致认为“走班教学”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等思想,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形式。

(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走班教学”通过对学生现有能力情况的评估,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根据能力水平重新编班开展教学,是以学生的情况为基础,以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为目标。这充分凸显了特殊教育一贯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二)凸显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因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个性互不相同,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中,要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而“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原因,智障学生智力差异非常大,且智力和年龄往往不成正比。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组织“走班教学”,根据学生能力水平重新编班,原来行政班中的学生进入了不同班级,教师根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实施按需供教,实现了“因材施教”。

(三)凸显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走班教学”首先通过能力评估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个水平一个班的学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相差甚远;其次,根据已了解到的学生能力水平,将他们重新编班,让能力较高的学生进入高一层次,让能力较弱的学生降到下一层次,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向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迈进。

二、“走班教学”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经验,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及孩子的需要。国家未来系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师素质。教师能力的提升,除了自身主观努力外,作为教育管理层的学校领导应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以促使其能力的提高。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多种能力的提升。如“走班教学”课题研究、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设计能力评量表、举办主题沙龙、开展教学评比等。

(一)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力

所谓课程开发力,就是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开发过程中应遵循针对性、实用性、独特性等原则,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笔者学校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四门学科中创造性地开展“走班教学”,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分成多个层次进行教学。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对应各层次的教材,因此,我们组织老师自编教材,具体做法如下:确定“按主题编写”原则——按月确定大主题——分层次确定小主题——编写生活适应教材——在生活适应教材引领下编写其他三门学科教材。至今已编写了四个学期的教材。

在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学校教师研课标、查资料、拍照片、讨论、修改,反反复复。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思路、系统性、具体内容等都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课程开发力得到提高。

(二)提升了教师的教材驾驭力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而教材是承载人类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的工具,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媒体。正确地理解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独立驾驭教材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力、准确恰当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评价的提炼能力、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及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等。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高与否,宏观上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是否有高度,微观上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是否有精度,情感上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是否有厚度。提高对教材的驾驭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任务。

水利定额早已实行量价分离了,本不应再有 “未计价装置性材料费”这一称谓。但“116号文”继续沿用了这一概念,而且2005年的补充定额似乎还将这一概念引入了建筑工程,其第九章(属建筑工程范畴)规定,长距离输水管道、顶管等按未计价装置性材料计算。这就造成了计价困惑,不知道长距离输水管道、顶管是按建筑工程计费(另行增加未计价装置性材料费),还是按安装工程计费。同理,也不明白堤(坝)下的外购涵管(混凝土管、钢管、塑料管、钢管)、倒虹吸管又怎样处理和计费。

在实施“走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所用教材均是学校教师自己编写的,而且在编写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论证、修改,充分了解安排、编写每个教学内容的目的、教学的重难点,再加上学校每学期都对学生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对学生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因此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提升了教师的综合分析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影响活动效率。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能力。教师的能力是其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工作的条理性、系统性的重要条件,是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要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单靠一种或几种能力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多种能力,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力——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分析力会越来越重要。

为了解“走班教学”的成效,学校制定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四门学科的评量表。每学期我们均要采用该评量表对学生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测评,并对测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每门学科的发展情况和一个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再根据能力发展情况对走班学生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进入相应的班级学习。在测评与数据处理过程中,教师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走班教学”促使教师多种意识形成

“十二五”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校本实践研究”。从课题方案的撰写到开题活动的组织,从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研讨,从课题理论的学习到学生的管理,每一项内容、每一次活动,学校都精心组织,力求完美。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这一课题得以有效推进,学校教师多种意识得以形成。

(一)让教师学会了合作

合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合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道德品质。它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智慧,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走班教学”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既需要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四门学科的同学科教师经常在一起就学科的系统性等问题进行研讨,又需要同层次的四门不同学科教师就教材的具体内容等进行研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不但知晓教材编写需要合作,而且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合作。

(二)让教师学会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群体不断进取的源泉。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如何根据特殊教育的自身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创新教育,是特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走班教学”最早是在普通学校高中选修课中进行的,后来有学校在英语、化学和数学学科中开展。近年来,极少数特教学校在一个年级的生活数学学科中也实施了“走班教学”。纵观国内“走班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不管是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他们所进行的“走班教学”研究基本局限在一个学段和单一学科,在全校各个学段、多门学科同时进行“走班教学”的实践至今尚无,也没有提炼总结出“走班教学”的校本实践范式。因此,“走班教学”该怎样编班、怎样评估学生能力、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怎样进行学生走班管理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以形成学校“走班教学”的校本实践范式。

(三)让教师学会了探究

探究是人类寻找和理解信息的一般过程,既指科学家的专门研究,也指一般人的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师的教学探究是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走班,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当,那么课堂教学该采取怎样的方法策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一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采用游戏法和情境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知识和生活能力。二是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劳动技能课尽量采用实际操作法;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课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活适应课尽量带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或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易习得生活技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走班教学”引领着教师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升和多种意识的形成,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徐明聪.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曾琦.学会合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教材生活学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生活感悟
学校推介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