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象浅谈初中诗歌教学

2015-08-15河北省石家庄市第57中学

学苑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思妇刘勰情志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57中学 宋 芳

鉴赏诗歌有许多途径,通过意象探究作者的情志是学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从意象与意境、情志关系的角度切入,进行诗歌教学,以供同行商榷。

一、要把握和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认为谋篇须“窥意象而运斤”(想到“意象”而进行写作)。西方意象派诗人庞德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

那么什么是“意象”?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所谓“意”,指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感情;所谓“象”,指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事象、物景、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想象中的万物皆属此列。“意象”便是创作主体关于意、象的审美创造的产物。

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的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二、寻求意象与所叙事物的相似点

鉴赏诗歌意象时要先了解意象的特点,包括形、声、色、态等方面的特点,再去揣摩原句找出暗示字眼,确定联想方向。唐诗《自君之出矣》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其中“月”这一意象特点很多,其形,有圆月残月之分,其光,有清纯惨淡之分。经过揣摩,暗示字眼有“思”、“满”、“清”,这几个字就确定了联想方向。整首把握全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妇诗。满月即圆月,由圆联想到“团圆”,显然写思妇盼望团圆。清辉即月之清纯之光,山“清”联想到“纯洁忠贞”,写思妇对其丈夫感情的忠贞。这样我们很容易找到了“月”与“思妇”的三个相似点,也就容易把握意象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这首诗的主旨。

三、把握意象、意境的基础上探究情境内涵

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意象的选择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这里,刘勰指出提高对诗歌欣赏力的关键,一是“人情”,是“见其心”;二是“沿波讨源”,使幽隐的显露。作者的情志,不一定在诗歌明白说出,这是“幽”,要在诗歌里找出诗人的情意,有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由“意象”即沿波,到“意境、情境”即“讨源”。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用的就是典型的意象与意境、情境的表现方式。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形成整体意境:萧瑟苍凉。表达作者情感:沦落天涯的羁旅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一般来说,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有无韵味,主要则看意境;有无生命,主要看情境。由诗味到诗美到诗情,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情境的挖掘过程。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中间是意境,终点是情境。从意象识别到意境联想,最后探究到作者的情志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1]刘勰.文心雕龙

[2]施春晖、汤苗苗.论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

[3]林萍.浅谈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4]周振甫.古代诗词三十讲

猜你喜欢

思妇刘勰情志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
文心流韵·千古回眸——刘勰和文心雕龙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