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假出院期间的负性心理体验

2015-08-15刘萍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人出院

刘萍华,杨 娟

(江西省荣军医院,江西 樟树 3312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长期住院易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退缩。假出院制度给患者短暂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机会,对其家庭和社会职能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但假出院期间患者易产生各种适应不良特别是心理上的不适。现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度,阐述假出院期间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 年1 月至2013 年7 月假出院后返院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42 例,假出院时间5 ~63 天,平均(29.31 ±16.29)天。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②返院时病情稳定,能用语言正确表达内心体验;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①个人情况调查:通过查阅病史了解患者年龄、婚姻、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家庭结构等;②访谈时间选择在患者返院后的三天内;③采用深入访谈的方式、在安静、独立的环境中通过开放式提问如“假出院在家你做什么?和家人相处如何?外出时一般做什么?感觉如何?”等开始,不断深入了解患者假出院期间的心理体验,访谈中不使用任何引导或暗示性语言,研究者边听边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及时记录,并对其感受或观点及时澄清、确认,每例访谈30 ~45min。1.2.2 资料分析方法 ①访谈结束24 小时内整理患者的个人情况调查资料和研究者的现场笔录;②精读原始材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③采用合众法,进行连续的、反复的分析,提炼主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庭生活方面

2.1.1 与家人沟通障碍 因长期住院,短暂的家庭生活双方在沟通上都存在不适,交谈时无话可说或家属不从有利于患者疾病、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考虑,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别人像你这个年龄都在外赚大钱,啥没有,我咋这么倒霉有你这个儿子……”还有患者诉:不敢和家人多说,说多了就认为他们病情复发要被提前返院。

2.1.2 家人的不理解 长期住院的患者,因各种原因被家人挡于家庭之外,家人不愿过多的承担责任,只能短暂假出院。住院前成家的患者想在家多待,未成家的患者希望家人能给他成个家或满足其他要求。家属未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返院时患者抱怨:“不想让我在家多住她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怕我要他们给我成家”“怕我给他们添麻烦”等等。既加深了家属与患者双方的隔阂,又不利于患者安心住院。

2.1.3 日常活动安排不如意 假出院期间合理的日常活动既减少患者的退缩,又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在这方面家属或一手包办或没考虑患者的病情与身体情况自行做主,造成双方的困扰。“在家也只能看看电视、逛逛街”“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没人管我”“回家就把我当劳动力用……”患者刘××住院期间脑血管意外残留左侧肢体行动不便,家属应医院建议接其假出院回家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在家期间家属要求患者承担看管孩子等力不从心的家务,引起患者的强烈不满,返院时患者情绪激动:“俩小孩到处乱跑,我自己走路都不行,我怎么去管他们。还说村子里人七老八十都要做事,我六十多岁不能吃闲饭……”。

2.2 社会交往方面

2.2.1 害怕而回避 患者长期住院,与社会脱节,对参与社会交往有退缩心理,又因发病期间常出现一些伤害亲邻好友的事而自责、害怕。“外面的世界都不了解,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干脆躲在家不出去,也不去走亲访友”“我发病时得罪过他们,不好意思找他们”。

2.2.2 遭排斥而无助 排斥是一种心理距离,社会公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有刻板印象,只要听说是精神分裂症,住过精神病医院,就会对患者排斥。“走到哪他们都说我是疯子,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和他们说话也不理我”“村里小孩围着我看,向我身上砸东西,说我是疯子”。

2.2.3 隐瞒而躲避 为了避免遭受社会歧视,或家属担心患者病情波动,假出院时患者和家属都会有意无意隐瞒疾病,减少患者的社交活动。“家里怕我乱说话,要我呆在家别出门”“别人不知道我住了院,怕人知道,回家时我就和朋友说假话,说多了又怕露馅,还不如不交往,早点返院”。

3 讨论与建议

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回归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终目的。[2]而精神病防治网中家庭作为重要的支持系统需要得到关注。[3]精神病院特殊的假出院制度是精神病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探路石和检验疾病是否好转的试金石。但假出院期间不良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引起患者诸多负性心理体验,导致患者自尊降低、情绪低落,对自我效能产生消极影响,造成症状持续,不利于患者康复和回归,影响假出院效果的良好发挥。[4]研究发现,患者的假出院期间的负性心理体验包括家庭生活方面:与家人沟通障碍、家人不理解、日常活动安排不如意;社会交往方面:害怕而回避、遭排斥而无助、隐瞒而躲避。要改善这种状况,医护人员需要做大量工作:假出院前评估患者的家庭情况,家属来院办理假出院手续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家属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心理护理的技巧,调整家庭交流方式,改变家属过高的期望值;鼓励家属经常与患者谈心,让患者有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如正确处理负面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疾病;对患者不过分照顾,事事包办,循序渐进合理患者安排体力活动和家务劳动;要求家属创造条件让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鼓励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功能等等,从各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历时较长,且未能就假出院女性患者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给结果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 第3 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7-78.

[2]陈颖,刘善明,邓红,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2(2):126.

[3]李守春,卢振胜,安晓东. 家庭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管理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访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91.

[4]李强,高文珺,许丹. 国外心理疾病烙印影响研究概述[J]. 心理科学,2009,32(4):905.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家人出院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