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步读书法,读出“言”和“文”

2015-08-15徐玉华

中学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油翁空明木兰

徐玉华

[作者通联: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朗读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体验,开发想象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如苏东坡所说:三分诗七分读。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一般采用五步读法,我认为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滋味。

首先,指导句读,读准文本

读准就是读得字音准确清楚,句读分明,停顿正确,节奏合理。文言文时代久远,多有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多义字,且有大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句中的停顿尤要注意,如果没有处理正确,就会影响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并侧重注意指导读好特殊句子的停顿。比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的句子: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狼三则》中:“其一/犬/坐于前”。还有《黄生借书说》中:“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又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些句子,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先组织学生对它们进行理解,把握句子大意的时候划分出节奏。

第二,多样助读,读顺文本

读顺文本是读得流畅,一是指语句流利,二是指音韵铿锵,如《桃花源记》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可读出对衬感来,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还有《木兰诗》中有大量的对偶句,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这些句子当然容易读顺。但一些文言拗口,学生又半懂不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促进他们读顺,这是一个不可省俭的过程,可以组织学生一个个接力读,化解困难,还可以分男女生分别齐读,体会不同音色的美丽,趣味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可以同桌互相听读……不管采取何种措施,要掀起一个个阅读的小高潮,这一环节,只让学生快快活活的读顺课文,不必设置其他目的。

第三,精巧设问,读懂内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怕学生这也“不知”,那也“不懂”,因而对一篇文言文,很多老师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无所不讲,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被动中接受老师的所谓知识的传播。这种老师的“包办”政策,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年年磨蚀掉了,其实,语言具有传承性,今天的成语就有很多从文言中来的,对于学生来说,它不是完全没有基础,何况,他们手上还有课下注解,各种参考书,难点的字词句子理解可以在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工具书等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协作完成,如果实在不能理解的可以由全班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去解决。教师不必再花功夫逐字逐字的讲,逐句逐句的译,学生也不必一个一个地记得抬不了头。在上《卖油翁》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供学生探究:

1.陈康肃的射艺如何,他自己是怎样看待的?在第一段中找出关键词。

2.卖油翁是怎样评价陈康肃的射艺的?找出表现他态度的两个动词。在第一段中找出关键词。

3.请你在对话前加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对话时的表情、心理或动作,并陈述理由。

学生边朗读边寻找答案,不一会儿,关键词找到,第三个问题就费不了多少力气。1、2两个问题引导我们发现两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斑,陈康肃不谦虚,骄傲自大,结合参考资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陈康肃性格较为暴躁。这个走村串户卖油的下层百姓对陈康肃的不敬令其心生不快,但此时他还不是那样盛气凌人,连用两个反问句责难卖油翁,“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自己当世无双的绝技居然被一个普通老头瞧不起,他被激怒了。可是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老翁的平静彻底激怒了陈康肃,于是他愤然了,“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当场献技,在事实面前,陈康肃只能尴尬一笑……在全班讨论之后,学生分别在对话前加上“不悦”“平静”“忿然”等词。在这个边读边议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参与,并通过人物的言行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读懂了文章的内涵。

第四,精选美点,品读意蕴

文言词语,言近意远,凝练深邃,如果只满足于记几个实词虚词的意义就太浪费文学财产了。那些有生命力的词句需要细细品读,方能吸取其精华。如《卖油翁》一课中的“睨之”“微颔”“笑而遣之”,都颇能揭示人物内心。我教本文时这样设计《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品味朗读: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萤飞舞,林中狗吠鸡鸣,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删一删,品修辞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调一调,品虚实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

通过这一组比较品读题,学生体会到作者营造的静谧和谐的夜景是在美丽如水的月色下形成的,突出了月的清明澄彻,不可改一字,少一字,从而更能体会到文中语言的妙处。

第五,创设情境,美读成诵

美读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有情有味,句读、语气、语调、语速都达到要求,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真正用声音还原文本。

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声韵,带有明显的声韵美特点,因此学生愿意读,也喜欢读。作为教者应根据文言文这一文体特点,重视诵读,想方设法挖掘文体中的美育成分,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感染,从而调动激发他们美读成诵。

优美写景散文配上优美的乐曲能创造特定的情景,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帮助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在诵读文言文时,配以优美的乐曲,也不失为调动兴趣的好办法。如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配以适当的乐曲,学生受乐曲所创设意境的感染,陶醉于其中,吟咏成颂。

故事性强的文言文用表演方式帮助背诵。在教学《为学》时借着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表演背诵。学生在动作、眼神,表情等方面加以琢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晏子使楚》时也采取同学们边演边背的方式,背诵任务自然就能够在课堂上完成了。

较长的文章,帮助学生按内容集中,逐个击破,完成背诵任务。比如说,我在教《木兰诗》时,木兰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的句子,描写木兰克服思亲踏上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的句子,表现家人喜气洋洋迎接木兰回家的句子,木兰回家后的行为分别背诵,插入男女声比赛的方式,背出忙碌,背出细腻的思念,背出重逢的喜悦,归家的惬意。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成为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五步读,读出文言真滋味。

猜你喜欢

油翁空明木兰
木兰剧片段展示
江岚诗词二首
以问题为主线,带动言的学习
《卖油翁》教学设计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佛 祖
若是木兰能网购
再辨卖油翁的“睨”
再辨卖油翁的“睨”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