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教学失真现象解决策略

2015-08-15◆张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家长

◆张 洋

(大庆市铁人小学)

品德毋庸置疑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属性,是素质的根本。品德课程一直伴随着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代贤人都重视自身修养和对后代关于品德的教诲。小学阶段是个人心智快速成长阶段,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有效地灌输优秀品德是重要的。然而通过实践发现,品德教学失真现象在小学课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 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失真

1.1 教学失真

本真指事务或个体真实的一面。对于教学事业来说,其最初和最终目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失真的概念最初表示信号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在经过传送后变得和初始信号不同,以至于接收方获得的不是“真”的信息。在小学教育中,失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课程设计不合理、课堂中的意外、沟通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课堂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教师的意图,与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本质存在一定的偏差。

1.2 小学品德教学失真现状

结合本人对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际体会,认为现阶段小学品德教学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小学品德课程是针对年幼、心智快速发展的儿童所开设,内容主要为基本的道德认知,比如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爱国爱家、团结互助等,而事实上部分小学生虽然参与了这些德育课程,但课后依然做出不符合上述道德观念的行为,有时甚至是品德课刚完毕后就做出违反刚刚提及的品德观。比如,品德课堂教育学生要团结互助,课后即有学生之间打架等,这种品德教育的失真不得不教人深思。

2 小学品德教学失真原因

通过对小学品德教育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其失真现象的总结,我认为小学品德教学的失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2.1 学校对品德教育欠缺重视

虽然新课改让更多的人呼吁思想品德的教育,但在具体实践中品德教育依然被学校、教师、家长所轻视。品德教育课程被视作不入流的课程,在被重视程度上被应试必考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被认为能够直接对身心健康有益的体育、音乐、美术等抛在后面,殊不知品德才是对学生身心有益的根本性教育课程。目前品德教育依旧是口号多但实际行为少的现状。

2.2 课程设计不合理

小学品德课程在设计上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小学生无法真正领会贯通其实质内容的一个原因。现阶段小学品德教师在进行备、授课时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其一是采取灌输式方法教学,把思想品德知识的教育与数学、英语等同,让孩子们记住。然而因为没有考试压力,学生们很难接受其填鸭。其二是对学生水平的认知不够。小学学生处于心智快速成长期,能够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某个知识迅速识记,而当老师针对其反复教育某个内容时,会有学生认为“知识老套、幼稚”。

2.3 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失败

对于品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全心全力,更需要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而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只关心其有没有受欺负,不关心其有没有欺负别人,部分家长坚定地支持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亏,这显然不利于德育工作。而如今社会风气的阴暗面在媒体的报道下被人熟知,从而导致小学生也对“摔倒的奶奶不能扶”感同身受,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课堂知识的真正灌输。

3 小学品德教学失真解决策略

通过上述小学品德教学失真原因的分析,总结在解决策略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3.1 加强学校对品德教育的重视

学校要切实重视品德教育,树立品德课程是第一课程的基本认知,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意识到品德教学的重要,在课程安排上拒绝把品德课放在下午学生状态不好的时间段,也拒绝其他课程“霸占”品德课程的现象。为品德课程所需要的道具、实践活动等提供资金和其它支持等。总之使整个学校都充满品德为先的良好氛围。

3.2 优化品德课堂

针对学生反感品德课堂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优化的内容包括:其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果教师中有教学态度不端或品德不端者,将非常不利于品德课堂的有效开展,因此要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其二要创新教学内容,从字面上看品德知识非常枯燥,但因为能够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无限的创新,需要一线品德教师发挥想象力,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对品德课程拥有持续的兴趣,并能从中获得道理。其三是设置更多的实践活动,真正融入社区进行德育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乐趣,使其能够走出校园,另一方面真实的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小学生相对纯真的心灵,使品德要素铭记于心。

3.3 家长的思维转变

家庭教育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获得的最关键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语言行为都深刻影响着孩子。针对品德的失真家长应进行思维的转变。首先在小学阶段应更重视孩子的品德和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目前更多的家长愿意为孩子在英语、数学方面提高5分而聘请家庭教师或者送至辅导班,却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这是亟需改变的。其次要改变部分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品德误区。比如在同学面前不能吃亏,路上见到摔倒的老人不要管,捡到钱自己拿着等等。这些自己形成的错误观念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将会影响终生,从而也使得尊老爱幼等在学校课堂上的教授苍白无力。

3.4 社会角度的策略

社会是最大范围的教育资源,从社会的视觉进行孩子品德教育失真的改善,是有效但具有较大难度的。可取的措施是依托社区教育,在和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社区中,在周末与节假日开展德育活动,积极拉动社区教育,进行对困难住户的帮扶,进行绿色环保活动等。而进一步的策略是加大对小学品德教育的宣传,因其有关部门重视,并进一步发动全社会注重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等。

4 结语

小学品德课程的失真是普遍存在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的不够重视,教师教授特点,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欠缺等。而对此,则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一方面在学校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品德教师对课程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校外的家庭与社会教育,以真正保证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有效贯彻。

[1]蒲朝江.内外结合塑造美德——论家长和社会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成功,2011,(01).

[2]杨今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开设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2):16 -17.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家长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家长请吃药Ⅱ
品德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