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铁路志书概述的视角

2015-08-15孙磊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志书篇目方志

孙磊石

(哈尔滨铁路局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盛世修志正是优秀文化的一种体现。铁路志书一般包括两种,即铁路志、铁路单位志。铁路志和铁路单位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铁路志是一定行政区域内铁路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资料著述,它是省、市“全志”中记载铁路内容的一部“分志”。比如《黑龙江省志·铁路志》(1897~1985)。而铁路单位志是记述铁路内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历史全貌,独立编纂的综合性志书,内容广泛,体例完备,自成体系,不受外界制约而独立成书,是一种经济类全志。比如《哈尔滨铁路局志》(1896~1994)。

铁路志书的概述在篇目排列于志首,独立成篇,彰显其非常重要,是志书的总纲和开篇之作;概述相对于志书的其他篇目,概述的特点是文字简要、语言精准、结构特殊、形式灵活;概述的基本任务,就是概括全书内容,展示历史变化,勾勒系统轮廓,揭示客观规律。本文探讨铁路志书概述问题,与同行进行商榷。

视角之一:志书概述的定义

概述,又称总述或综述。排列于志首,独立成篇,以简要的文字,精准的语言,特殊的结构,灵活的形式,来概括全书内容,展示历史变化,勾勒系统轮廓,提示客观规律的重要志书篇目。这个定义,肯定了概述是志书中的一个重要篇目,这是最“邻近的属”。其“种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在方志中设概述,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成书的《华阳国志》,以相当精炼的文字来概括各分志的内容大要。这种形式,大体就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概述。而概述一词在方志中首先使用,应当为黄炎培先生,他在主纂民国《川沙县志》时,在全志之首设《导言》,述“本县大势与略史”,这相当于总概述;在每卷之首作概述,则相当于现在的分概述。概述一词由此在方志中首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两轮修志,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在已出版的数千部志书中,普遍在卷首设置概述。与此同时,概述的理论研究逐步趋向成熟,概述的编纂实践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现代方志中的概述,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总概述,置于全志之首,统率全志,姑且称为有题概述;二是分概述,分别位于各篇章的开始,概括篇章之大要,也可以叫无题概述。

视角之二:志书概述的特点

方志概述的特点:一是“概”。志书内容一般是以篇章节目的形式来进行安排的,每一个篇目只能安排一项内容。设置概述的目的,就是要对方志中过于偏重篇章节目,进行条分缕析的情况予以纠偏,因此一般来说,概述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要“概”,不概,就与其他章节类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概述者一定要登高望远、极目四野,采用概括的写法。具体表现在:使用概括性语言,浓缩全局性结构,进行概括性统计,运用综合性比较,记录典型性事物。二是“述”。概述所用的文体,大部分概述依然应该是“记述体”,但可以适当发表议论。之所以采用记述体,是和全书均采用记体、叙体、传体、志体相通的;所不同的是,“记叙传志”是对各门类事物作中观或微观的记述,而概述则是作宏观的记述。概述本质上仍是“述”体,这是它的又一基本特点。三是“简”。概述是对全志的提要勾玄,是总体的鸟瞰图,其文字量是不应该太大的。大部分志书的概述必须突出一个“简”字。从新方志的实践中,县志和省市级专志的概述,一般在7000字左右;省志或大城市的市志,也仅在25000字。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志书概述,总字数应当控制在20000字。简洁是方志的写作特色,更是概述的写作特色。四是“变”。“变”就是变换视角、变换笔法,写出单位的发展变化来。铁路志书的篇目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一处篇目只能取一种模式,用一个视角。《哈尔滨铁路局志》(1896~1994)就是对全局情况完整的概念,在概述中把正式章节中无法写出的东西表达出来,把存在于分散章节中共同的东西提炼出来。在笔法上,同是记述,概述较之于其他章节,应当有轻有重、有张有弛、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述有论。从单位发展变化看,通过概述这种特殊篇章、特殊形式,写出源于全书内容,而又高于其他章节内容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来。

“概、述、简、变”是铁路志书概述最为基本的特点。作为全志的总概述,应该高屋建瓴,高度概括和集中;而作为篇章之下的无题概述,则重在因事制宜、提挈章节,注意篇幅短小、要言不烦。

视角之三:志书概述的作用

概述是全志的开篇之作,在全书中梗概全貌,简述发展,展现变化,揭示规律,从而勾勒出管内铁路发展的基本轮廓。它纵述历史、横陈现状,瞻前顾后、理性思索,述中有议、议中有述。概述成功,既能引起阅读兴趣,又给人以精神鼓舞。一是概括全书,鸟瞰全貌。设置概述,能够概括全书内容大要,统率全局,把全志的大势大略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客观总体,从宏观上把握内容,形成高屋建瓴之势。二是纵横联系,贯通始终。概述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志书各门类间缺乏相互联系的状况,加强了志书的整体效用。它把志书所记述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相贯通,来打通相互独立的篇章节目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横排”与“竖写”之间的联系,弥补了结构上的缺憾,使之前后贯通,联成一气。三是彰显因果,提示规律。通过设置概述,来提示铁路部门机车工电辆、党政纪工团等诸多事物之间,以及各篇章节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彰显铁路发展过程中各类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发现、提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们认识规律、顺应规律。四是强化资政,提供借鉴。设置概述,可增强志书的资政作用和教育功能,从铁路单位实际出发,明确总情况、总趋势,借以扬长避短、开发优势,给人以启迪,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五是开卷择要、引导阅读。概述置于全志之首,可起引导的作用,让读者开卷择要。读者要对全局的情况,对全书的内容作一个简略的了解,读概述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六是夹叙夹议,寓事于理。概述是志书中惟一可以适当发表议论的篇目,对所记录的各种人、事、物且述且论,述其兴衰利弊之由,论其振兴腾飞之道。

视角之四:志书概述的内容

根据新方志概述编写的实际情况,铁路志书概述主要应“概”:一是宏观把握,概出铁路地区和铁路单位的基本状况。这是铁路志书概述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来说,概述必须概出其地理位置、发端起源、建制沿革、隶属关系、管辖范围、线路四至、担负的主要任务、车站数量、客货运输总量、主要装备数量、固定资产总值、运输总收入和利润、职工总数等。这些资料必须是全局性的,而不是局部的;必须是全志最高层次的宏观资料,而不是个别部门的微观资料。记述时还要注意放在国家、全路的大背景之下,让人阅读之余,迅速形成全局性的完整概念,明确了解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在属地、全路、全国的地位和份量。二是浓墨重彩,概出管内铁路线路和运输装备的发展变化。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负有铁路的管理职责,包括铁路线路和机车、车辆、信号、安全监控装置等主要运输装备和运输设施。把这些基本的东西“概”出来了,“概”好了,就会事半功倍。线路的发端和发展是重中之重,这往往最能体现本局特色,使职工引为自豪。从首条铁路开始,对主要干线一条一条进行介绍,注重概出特色、概出变化。所谓特色,就是别人所无的;所谓变化,是指钢轨、轨枕、路肩、封闭网、道口等方面质的改变。要概出牵引动力的发展变化,机车由进口杂型蒸汽机车,到国产蒸汽机车,再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车辆由进口到自己制造,由绿皮车、到红皮车、蓝皮车、乳白皮车,直至现在的高速动车组。信号由马灯信号、手提信号、臂板信号,到单色、三显示、四显示,电气集中信号等。铁路运输装备发生质的变化,运输生产实现大的飞跃,必须浓墨重彩,奋笔疾书。三是扬长避短,概出铁路地区和铁路单位运输生产的主要特色和基本规律。概述的基本特征和任务,就是展示事物发展的轨迹。作为一个铁路单位,这种轨迹肯定是伴随着运输生产的特点而存在,遵循客观规律所形成的。铁路志书概述主要展示地域特色和当地铁路运输的特点,哈尔滨局在运输生产中就有许多别地没有的特点,比如装车少、卸车多,堵头局,煤炭、粮食运量大等。通过概述优劣长短之势,展现当地铁路客货运输量的发展变化,提示主要运输特点和运输规律,可以更好地认识局情、地情,掌握规律,把握未来。四是分析综合,概出历年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情况,并通过纵横比较,明确铁路企业在当地,以至全路的地位。铁路局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当地运输部门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以被称为“老大”;铁路局一举一动,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以至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铁路志书概述必须概出客货运量的发展变化情况,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运输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记述不应当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应当充分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通过现在与过去比,局部与全局比,本局与外局比,路内与路外比,各种运输方式相互比,来展示变化,找出规律,论长道短,展现前景,充分显现铁路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的优势劣势,使铁路志书所记载的事物发展有一个纵横结合的坐标系,明确铁路企业在当地,以至全路的地位。对于发挥志书资政明鉴的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五是统揽全局,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概出铁路单位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铁路志重在记录铁路发展。铁路员工的活动与为数众多的革命、斗争、战争、运动、事件密切相关。作为铁路志书的概述,不概这些事,无疑是一种缺失和遗憾,但概多了也不行,有时会喧宾夺主。

视角之五:志书概述的写法

志书概述的写作方法:一是以横写为主的方法。即按若干平列的内容分段叙述,这是目前概述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二是以纵述为主的方法。即划定不同历史时期,每个时期作为一个段落,展示本单位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和特征。三是纵横结合,突出重点的方法。在概述总面貌的基础上纵述铁路发展轨迹,横陈铁路运输特色,分析优势劣势,展望未来。《哈尔滨铁路局志》概述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四是总体论述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论述体。其优点是逻辑严密,学术性和论理性强,有利于提示规律。概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通过记述单位的历史与现状,扼要勾勒出古今脉络,为现实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既要有事物总貌的描述,又要有对典型特色的记叙。

猜你喜欢

志书篇目方志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