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北地区玉米干旱年增产因素分析

2015-08-14李娟等

新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亩产量历年平均值

李娟等

辽北康平县属于半干旱地区,时段性干旱是该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014年气候较为特殊,春季气温偏高,夏季降水偏少出现20余天的伏旱,玉米植株萎蔫,部分植株枯黄。但是绝大多数地块秋季玉米都获得丰收。为研究玉米增产原因,我们对2014年气象因子与玉米增产关系进行研究。

1 玉米生长期主要气象要素特点

1.1 温度

2014年玉米生育期间温度与历年相比,4月份平均气温偏高,比历年平均值高3.2℃;5月份全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2℃,上中旬出现倒春寒,其中5月上旬比历年平均值低1.8℃,5月中旬比历年平均值低0.7℃;6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6℃;7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3℃;8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高0.8℃,其中1~20日发生时段性干旱时,平均温度仅比历年同期平均值高0.5℃;9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低0.1℃,9月份气温上旬和下旬气温比历年平均值偏高。

1.2 降水

玉米生育期间(除6月外)降水普遍偏少,并发生时段性干旱,其中7月22日至8月10日连续20天无降雨,玉米等大田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旱象。4月无降水,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3.8毫米;5月份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12.6毫米;6月份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65.8毫米;7月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月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少22.5毫米,其中上旬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少28.9毫米,出现时段性干旱。中旬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5.5毫米,下旬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0.9毫米;8月份降水均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94.2毫米,其中8月上旬无降水,中旬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7毫米,下旬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11.4毫米;9月上中旬降水均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下旬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多7.9毫米,全月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20.3毫米。

1.3 光照

玉米生育期间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124小时,4、7、8、9月份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多,特别是玉米生殖生长期间光照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89.3小时,5、6月份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少。其中,4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47.2小时;5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少0.2小时,上下旬光照都比历年平均值增加,中旬比历年平均值减少13.2小时;6月上旬光照比历年同期平均值明显减少32.2小时,中下旬光照分别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3.7、16.6小时;7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22.6小时;8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40.3小时,上中旬光照分别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增加29.8、18.1小时,下旬光照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7.6小时;8月份光照比历年平均值增加26.4小时。

2 地块间玉米产量比较

通过对不同地势地形测产结果与历年同地块玉米产量对比得出,2014年玉米产量除高岗地和部分风沙地外,其他类型的地块玉米亩产量均高于历年。对各类型地块加权平均计算,康平县玉米亩产量为653.7公斤(含水量14%,下同),与2013年玉米亩产量623.5公斤相比亩增产30.2公斤。2014年玉米增产数值远高于部分地块因灾害减产的粮食损失。

2.1 大岗及土层薄的地块减产严重

8月中下旬旱象最严重的沙金、海州等乡镇的部分特殊高岗地、砂土地和土层薄的地块玉米叶片萎蔫,个别植株出现干枯死亡。测产结果表明,不同土质和土层厚度的大岗地块,玉米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干旱严重的沙金、方家、郝官等乡镇的大岗地块玉米平均亩产为349.4公斤,其中沙金乡东扎气村公路边大岗由于坡大土薄玉米亩产量最低为137.5公斤。海州、两家子等乡镇风沙土壤玉米亩产量为665.2公斤。干旱严重地块平均亩产量为507.3公斤。

2.2 土壤肥力好的坡岗地和平洼地高产

对张强、东升等乡镇坡岗地测产结果,平均亩产776.3公斤。平肥地块玉米亩产量为791.9公斤。低洼地块玉米亩产为768公斤。平肥洼地及土层厚的坡岗地玉米亩产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历年同一地块产量。

3 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3.1 前期底墒较足

2014年6月份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7月份只有1~10日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少。由于底墒较足,所以全县大部分地块玉米叶片打绺萎蔫,一般都在8月10~15日左右,此时正是玉米灌浆初期,需水相对较少,8月24日全县普降透雨,玉米灌浆中后期肥水充沛。

3.2 光照充足利于干物质积累

7~9月份光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多89.3小时,7月份玉米心叶期至抽雄吐丝期光合产物多,干物质积累多。其中8~9月份玉米灌浆期间光照时数比历年平均值多66.7小时,植株相当于增加7天左右的光合作用时间。根据试验数据计算,灌浆后玉米平均百粒重每天可增加0.556克,每亩每天可增加粮产5~10公斤,光照时间增加7天,每亩可增产粮食35~70公斤。

3.3 肥料适宜

长效肥料释放与玉米生育趋于同步,肥料后劲足,玉米没有出现脱肥。玉米出苗期出现时段性低温,6月份温度比历年平均值高0.6℃,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是肥料释放的第一个高峰期,特别是6月下旬温度比历年平均值高0.8℃,降水比历年平均值多,此时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段。7~8月份出现时段性干旱,减少了化肥流失,8月下旬比历年平均值高1.6℃,雨热同期,玉米灌浆期肥料释放量比高,与往年相比玉米生长所需肥料供应充足。

3.4 耐密品种应用

目前各地引进推广的玉米新品种多数是黄改系血缘的品种,或者是用先玉335等美系血缘改造国内血缘的一些品种,这些品种遗传稳定性相对较好,抗逆性较强。

3.5 玉米螟绿色防治效果明显

近几年来开展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运用白僵菌封垛、繁放赤眼蜂等综合防控技术集成,防治效果在70%以上,玉米螟钻蛀率明显下降,所造成的折秆率低,确保玉米产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亩产量历年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谈山西蒲县烟草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