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5-08-14蒋国庆曹国兴张代江蒋平静谭小林

重庆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亲属年限精神分裂症

蒋国庆,李 远,文 晏,赵 科,黄 杰,曹国兴,张代江,蒋平静,程 雪,谭小林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 401147)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且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之一,其亲属也较其他类型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多存在认知功能的改变[1-4]。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分裂质的个体,对预防或推迟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作者从遗传因素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级亲属组来源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门诊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子女,无明显重大躯体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年龄18~59岁,排除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及有色弱、色盲者,智力正常(IQ>80分),自愿参加本研究。共随机收集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子女48名(一户1名),排除因故不能参加与不愿接受调查者18名,符合入组标准的一级亲属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44~59岁,平均(51.50±4.86)岁;受教育年限6~16年,平均(12.03±3.62)年。患者组5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码10(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小于40分,年龄60~80岁,小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征求患者家属或监护人意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视听障碍无法完成认知检查以及目前正接受其他临床研究者;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65~79岁,平均(71.06±4.98)岁;总病程6个月至43年,平均(20.75±13.55)年;受教育年限2~16年,平均(6.74±4.01)年。健康对照组52例,来源于居住在养老机构或社区家庭的健康老人,3代内无重性精神病史,年龄60~80岁;其中男16例,女36例;年龄60~84岁,平均(71.92±7.87)岁;受教育年限2~16年,平均(7.52±4.28)年。以上3组之间经方差分析或χ2检验,一级亲属组与患者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性别及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A)、数字符号(DSy)及数字广度(DSp)测验作为神经心理学检查工具[5-6]。本文分析的认知测验指标包括MMSE总分、记忆商(MQ)、持续反应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总正确数、总错误数、连线时间、DSy及DSp评分。分析的精神科脑电域图像BEAM指标包括BEAM总体结果、基本频率功率、对称性[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作两均数比较的独立样本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LSD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为控制量,对一级亲属组与健康对照组、一级亲属组与患者组之间作协方差分析。统计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级亲属组与患者组、健康对照组的认知成绩比较 一级亲属组的MMSE总分及MQ、连线赶时间、DSy、DSp成绩均显著高于患者组(P<0.05),其WCST成绩与患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完成分类数、连线时间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影响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以MMSE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年限、婚姻状态、既往职业、个性、生活事件、亲子关系、饮酒、吸烟及BEAM(包括总体结果、基本频率功率及对称性)等11项因素为自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受教育年限、BEAM(总体结果)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276,F=5.141,P=0.013,经检验,受教育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以持续反应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受教年限、BEAM(基本频率功率)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422,F=9.845,P=0.001,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Q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生活事件、BEAM(对称性)、个性、亲子关系、既往职业进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475,F=4.335,P=0.006,经检验,仅生活事件及BEAM(对称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与有关资料的相关性受教育年限与MMSE总分、MQ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持续反应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BEAM与持续反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年龄与完成分类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连线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生活事件、亲子关系与MQ成显著负相关(P<0.05),见表2。

表1 3组的认知成绩比较()

表1 3组的认知成绩比较()

a:P<0.05,b:P<0.01,与健康组比较,c:P<0.05,d:P<0.01,与患者组比较。

24.90±3.0325.77±2.55指向记忆分(分) 11.47±4.04c 9.12±4.33b 12.63±4.70联想学习分(分) 12.90±2.55 12.64±2.8313.00±3.19图像自由回忆分(分) 9.47±4.11 8.06±5.06b 9.77±4.11无意义图形再认分(分) 7.53±7.71 7.08±7.04b 9.29±7.86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分) 14.90±4.35 13.36±3.9213.73±6.16记忆量表总分(分) 56.30±16.5350.34±15.84b 58.52±16.08 MQ 66.80±16.57c 59.52±13.46b 72.58±14.25总正确数 122.93±13.99126.22±8.26a121.35±14.09总错误数 68.93±27.0973.72±23.94b 58.59±30.97持续反应数 35.07±17.6940.46±18.1432.58±25.90持续错误数 3.23±4.85 3.14±5.48 3.73±3.44完成分类数 1.93±2.27ac 1.52±2.00b 3.09±2.31连线时间(s) 111.10±50.84a132.28±52.14b 89.25±30.46 DSy 17.50±8.99c 13.82±6.37b 19.02±8.24 DSp 8.63±2.46d 7.20±1.76b项目 一级亲属组 患者组 健康对照组MMSE总分(分) 26.63±2.55d 9.23±1.98

表2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与有关资料的相关性(r)

续表2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与有关资料的相关性(r)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级亲属的完成分类数、连线时间较健康对照组差,说明一级亲属执行功能、注意力、运动速度有明显下降;一级亲属的测验成绩均显著优于患者组,证实患者存在执行功能等障碍。与Hahn等[8]及Hauser等[9]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前驱期均存在持续注意力受损的结论相同。

目前研究发现[10-11],神经认知功能缺陷不但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临床症状群之一,而且是疾病的素质因素,因为其存在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前驱期及分裂症期。张治坤等[12]研究认为,认知缺陷是否能够作为预测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指标,必须满足下述3个条件:(1)这种认知损害的程度和百分比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要远高于健康人群;(2)这种认知损害应当在症状突出时和症状缓解后都持续存在;(3)这种认知损害应当不成比例地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前两点已经过大量实践证实,而本研究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认知功能缺陷,这与Egan等[13]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和BEAM两个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回归贡献最大。相关分析发现,一级亲属受教育年限越短,BEAM异常越严重,年龄越大,执行功能越差。无论是BEAM总体结果、基本频率功率或是对称性,3个指标均分别进入了MMSE、持续反应数、MQ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说明BEAM确实对被试的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提示WCST结合BEAM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和干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重要指标。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是影响总体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与记忆和执行功能关系密切。因此,提高一级亲属的文化水平对于改善其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再者发现,亲子关系和生活事件也与记忆显著相关,亲子关系越差,生活事件越多,认知功能下降越明显,与宋美等[14]研究一致,提示改善家庭关系、减少应激事件均有助于防治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障碍。一级亲属的认知障碍不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康复与预后[15]。因此,应及早对认知障碍较重的一级亲属进行药物干预或认知矫正治疗,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1]李霞,肖世富,陆峥.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2):85-87.

[2]Jabben N,Arts B,Van Os J,et al.Neurocognitive functioning as intermediary phenotype and predictor of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cross the psychosis continuum:studies in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10,71(6):764-774.

[3]Sevik AE,Anil YA,Yagcioglu S.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in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their siblings:a family study[J].Schizophr Res,2011,130(1/3):195-202.

[4]Schubert EW,Mcneil TF.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and its neurological correlates in adult offspring with heightened risk for schizophrenia and affective psychosis[J].Am J Psychiatry,2005,162(4):758-766.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84-188.

[6]贾建平.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3-142.

[7]吴克俭,沈霞.临床脑电图速成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53-254.

[8]Hahn B,Robinson BM,Kaiser ST,et al.Kraepelin and bleuler had it right: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have deficits sustaining attention over time[J].J Abnorm Psychol,2012,121(3):641-648.

[9]Hauser M,Moore JW,De Millas W,et al.Sense of agency is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a putative psychotic prodrome[J].Schizophr Res,2011,126(1/3):20-27.

[10]Mesholam-Gately RI,Giuliano AJ,Goff KP,et al.Neurocognition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a meta-analytic review[J].Neuropsychology,2009,23(3):315-336.

[11]Dickson H,Laurens KR,Cullen AE,et al.Meta-analyses of cognitive and motor function in youth aged 16years and younger who subsequently develop schizophrenia[J].Psychol Med,2012,42(4):743-755.

[12]张治坤,秦鹏,谭立文.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235-236.

[13]Egan MF,Goldberg TE,Gscheidle T,et al.Relative risk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sibling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Biol Psychiatry,2001,50(2):98-107.

[14]宋美,许顺江,于鲁璐.重大生活事件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2,45(6):354-355.

[15]牛雅娟,吴承京,吉中孚.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2):110-111.

猜你喜欢

亲属年限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