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美操“创新式”教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5-08-04傅芳香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教法心理健康

傅芳香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健美操“创新式”教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傅芳香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14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健美操教学实验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探讨健美操“创新式”教法促进心理健康的实际功效.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四项因子实验后得分明显低于实验前得分;实验班学生实验后总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和身体吸引力3方面;实验班学生实验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参与感的得分显著提高.结果提示,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创新式”教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也可能通过身体自尊、自我效能感等中介变量的改善得到提高.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创新式”教法;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致使大学生在学业、择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更日趋严重.198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20.23%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并且有上升的趋势[2],而体育活动能很好地预防心理疾病、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有调查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全国成人常模和同龄青年,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本研究在健美操课中运用“创新式”教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旨在探讨该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教学实验随机抽取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学生140人,其中两个实验班,两个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各70人,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实验前采用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各项指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同质性比较,结果P>0.05(见表1).表明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具有可靠性.

1.2研究方法

1.2.1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实验数据,在计算机上采用SPSS 11.0和Exce1软件包进行处理.

1.2.2调查法

实验前后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的心理健康调查量表主要有几个方面.

(1)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每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分别为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评分从1分到5分,某项因子分偏高,说明此项心理卫生问题严重,反之,心理卫生问题偏轻.根据Derogatis等人的研究结果,该量表各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之间,P<0.01,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4].

(2)身体自尊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1个主量表和4个分量表,即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运动技能分量表、身体素质分量表、身体状况分量表、身体吸引力分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5].

(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为单维量表,评价时只统计总量表,即把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分值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间隔10天左右重测信度为0.83,折半信度为0.90,这些数据表明,该量表是一个可靠的量表[6].

(4)体育锻炼感觉量表体育锻炼感觉量表是直接反映锻炼参与者锻炼后心理感觉的工具,并从侧面反映了运动愉快感的程度.该量表由12个条目组成,包括4个维度∶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和积极参与感.测试者从毫无感觉、轻微感觉、中等感觉、较强感觉、强烈感觉等五种答案中单选一个,分别以0,1,2,3,4分给予计分.

表1 实验前各指标组间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1.2.3教学实验法

实验教学时数为64学时,每周2次课,每次课持续时间90min,持续16周.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严格控制实验的无关因素介入,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一致,由同一教师任教,并采用双盲法进行教学实验.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班采用“创新式”教法教学.

具体实验方案的实施(第一周准备、分组与布置每一项任务,第二周实验正式开始).1)在课堂准备部分的前半段进行健身房健美操教练员领操实践,每堂课由一名学生用自己编排的健美操动作带领全班学生运动15min,带操时不能采取停顿教学的形式,而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融教学、口令、组织和指挥于一体,带领学生不间断地运动,学生带完热身操之后,教师对其进行简短的点评,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对其进行鼓励,争取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2)实验第一周根据学生自愿原则自由组合,教师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水平与个性做必要的调整,最后组建4~6人一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合作小组,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每组选定一名组长,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合作小组在课上进行小组内的交流、练习、纠错、指导和提高.合作小组在课堂准备部分的后半段进行微型教学实践,一个合作小组组成一个微型课堂,它由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组成,持续时间15 min.教学内容是学生课余时间自学,课堂上每个合作组都轮流派一名成员上去教学,其余成员做学生,教学时间12 min,剩余时间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进行评价,首先由授课学生自评上课情况,接着学生互评,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并要求所有成员都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存在的问题为主,最后教师简短点评.3)实验主体部分内容一,首先由教师进行健美操基本动作、基本步伐的教学,学生练习的时候以合作组为单位,组内的成员或自己叫口令慢动作练习,或学会的成员教没有学会的成员,或跟音乐集体练习,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内容二,教师提前把要教学的一套健美操规定动作以视频的形式传给每一名学生,然后要求他们课后自学2个八拍的动作,课堂上采取“拼图法”教学形式,按顺序轮流把自己所学的动作教会其他学生,直至把整套操教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旁协助、纠错以及把握动作的质量和成套动作与音乐的吻合.内容三,每个合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编排设计一套简短的健美操动作,每组自己选择、剪接、编辑音乐,再根据音乐由小组成员自己编排动作,最后把自己编排的动作教会小组其他成员,小组所有成员的动作合成一套操,整套操必需有队形变化、配合或托举,动作编完和熟练之后进行竞赛表演.

2 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在学校的角落里,肯定有很多像吴琮一样被误解、被施以偏见、被忽视的人,他们慢慢变得透明,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夏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什么魔法少女,但也可以随时伸出援手。

2.1.1实验前后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结束后,对照班学生实验后九个因子的得分后测比前测稍低,只有偏执因子得分稍有升高,抑郁因子分明显降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因子未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而实验班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后测均比前测明显降低,其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P<0.05)和抑郁因子(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因子未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通过对传统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改革,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也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既注重教学,又注重育人的“创新式”教法能够调节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表2 实验前后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配对T检验)

2.1.2实验前后身体自尊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的学生身体自尊量表测试总分明显提高,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它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身体价值感、运动技能和身体吸引力三项指标的得分明显提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班学生的身体价值感、运动技能得分有所下降,其它指标稍有升高,其中身体素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未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后身体自尊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3).

表3 实验前后身体自尊量表测试结果(配对T检验)

2.1.3实验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体育感觉锻炼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均有提高,实验班呈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班差异不明显(见表4);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锻炼感觉量表的得分也有明显的变化,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的得分都有所升高,其中实验班在积极参与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学生安静感得分有所下降,实验班学生疲劳感的得分稍有下降,而对照班学生疲劳感得分上升,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创新式”教法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心理效益的改善.

表4 实验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体育感觉锻炼量表测试结果(配对T检验)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抑郁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班,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它因子差异不明显(见表5);实验班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比对照班学生高,并在运动技能(P<0.01)和身体吸引力(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因素发生了改变,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表5 实验后各指标组间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2.2分析

(1)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后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各因子分比实验前均有下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P<0.05)和抑郁(P<0.01)四个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表2),说明“创新式”教法在健美操选修课中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可能与“创新式”教法里的合作学习有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共同完成小组任务,他们必须彼此相互接纳和欣赏别人,还必须以信任、友谊、诚挚、谦让的态度与人相处,并能诚恳地赞美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善意地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和缺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别人沟通、交流、探讨和合作,进而消除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在“创新式”教法的过程中,教师倡导的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尊重、信任、赏识的人际关系,课堂上也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的权威人物,而是一名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从而建立了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身愉悦、轻松自如,减轻了学习焦虑和心理负担,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在“创新式”教法过程中,学生自己担任小老师的机会很多,如模仿健身房教练带操、微型课堂教学、轮流教成套健美操规定动作等,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多,学生在教学中胆量变大了,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也不再胆怯,显得落落大方,在集体活动中为班级争得荣誉,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提升了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也大大提高,久而久之,心理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2)实验班学生身体自尊量表测试总分明显提高,存在显著差异(P<0.001),而且身体价值感、运动技能和身体吸引力3个指标的得分明显提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得到了提高,这可能与“创新式”教法中实施的“拼图法”教学有关,每节课学生都有特定的任务,他们要轮流教健美操规定动作,负责把两个八拍的动作教好、教会并组织学生练习.通过“拼图法”教学,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较多的成功体验和同等的自尊与自信.另外学生的带操、微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锻炼、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它们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自己的运动状况和运动技能也得到了改善,身体自尊自然得到明显的提高.

(3)实验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明显提高,呈显著差异(P<0.05),并在积极参与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健美操动作学习必须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克服困难,学会每一个动作,掌握一套又一套健美操组合动作,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得到极大地满足,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还有“创新式”教法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平等、轻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学习,没有心理压力,参与的欲望增强,调查得知实验班学生越来越喜欢上健美操课,觉得锻炼的机会增多,自信心增强等;而对照班学生觉得课堂内容比较死板、枯燥乏味.可见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创新是必要的,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得到极大地提高,教师和学生都融入到课堂,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里教学或学习,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3 结论

(1)“创新式”教法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验班学生实验后症状自评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实验前,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四个因子有显著差异.

(2)“创新式”教法能有效地提高或改善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主要反映在身体价值感、运动技能和身体吸引力3项指标上.

(3)“创新式”教法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学生在课堂中锻炼身体、展现自我、增强自信、放松心情,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实验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抑郁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班,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对照班学生高,均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实验班学生的某些心理因素得到了改善,说明在健美操选修课中实施“创新式”教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5)对照班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效果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

[2]攀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傅芳香,宋允清.广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84-88.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1.

[6]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责任编辑∶欧恺)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10-0058-06

[收稿日期]2015-06-25

[作者简介]傅芳香(1977-),女,湖南衡阳人,韶关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Effect of the“Innovatory Teachlng M ethod”of Aeroblcs on College Physlcal Educatlon M ajors Psycho-health

FU Fang-xiang
(Co11ege of Physica1Educ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SymPtom Se1f-assessment Sca1e,Physica1 Se1f-PercePtion Profi1e,Genera1 Se1f-efficacy Sca1e,an investigation aimed to revea1 the Positive effect of innovatory teaching method in aerobics teaching on Psycho-hea1th ismade uP of 140 co11ege PE Majors,Psycho-hea1th status fore-and-aft aerobics teaching.Resu1ts show that the aft-exPeriment scores of such factors as somatization,interPersona1 re1ationshiP,dePression, and horror are significant1y 1ower those fore-exPeriment ones in the exPerimenta1 c1ass;the tota1 sum of PSPP was significant1y increased and the genera1Physica1se1f-worth,ath1etic ski11,Physica1attraction were changed remarkab1y after exPeriment in the exPerimenta1 c1ass;The se1f-efficiency sense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sense were significant1y in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1 c1as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exPeriment.The resu1t showed that students,study interest and ParticiPation were significant1y increased,Students,1eve1of Psychohea1th were imProved though some intervening variab1es 1ike Physica1se1f-esteem and se1f-efficiency by intro

ducing“innovatory teachingmethod”into aerobics teaching.

Key words∶aerobics teaching;innovatory teachingmethod;co11ege Physica1educationmajors;Psycho-hea1th

猜你喜欢

健美操教学教法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健美操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健美操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表达形式探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