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

2015-07-29唐旭利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阅读现状高校图书馆

唐旭利

摘 要:在高校图书馆里,不少大学生在图书馆浏览时,面对图书馆大量的藏书,不知道该要看些什么书,也不知道如何查书。高校大学生读者是一个年轻的、活跃的、有知识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开展导读工作,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该文针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在新常态下,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应与时俱进,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开展导读工作,对满足大学生读者对文献资料阅读需要以及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常态下 高校图书馆 读者导读 阅读现状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10-02

在网络上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德国人经常手里拿着一本书,在地铁上,玩手机的人少,看书的人多。在德国如果你留心能看到各种大小的书店,而书店里永远都有不少的读者。纸质的书籍在这个电子社会当中,似乎在德国仍然流行。德国人有91%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23%年阅读量在9~18本之间;25%年阅读量超过18本。而在我国高校的今天,图书馆的藏书量快速增长,但借阅的读者却很少。如我校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中,我校学生38%的年阅读量在1~5本之间;27%的年阅读量在6~10本之间;25.5%的年阅读量在11本以上。这是高校读者的阅读数字,而上面的是全德国人的阅读数字,若我们按全国人来统计那比例会更低。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如果忙碌浮躁的现代人多读书,无疑会增添一份清雅。清雅的气质来自于书香熏染,源于腹内诗书,

是一种内在气质自然流露,是内心学养情怀外在彰显,更是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

新常态下,推动全民阅读是国家战略,让阅读成为终身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校园的时代要求,所以,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大学生读者更应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读者的导读工作也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导读,但本文在这里主要是开展对大学生的导读工作。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如何能为学生读者有效利用,让学生更便捷地从中迅速获取所需的知识,是高校图书馆导读的重点工作。

1 高校图书馆阅读现状

1.1 大学生缺乏图书馆相关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高校图书馆里,不少大学生在图书馆浏览时,面对图书馆大量的藏书,不知道该要看些什么书,对图书的分类不了解,有的学生都快毕业了还不知道图书馆的馆藏和布局,直到毕业写论文时才来查资料,结果根本不知如何查找,一遍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学生从来就不到图书馆阅读,有的即使到了图书馆,也只是看看专业书、做作业或到报刊室看一些消遣类的书刊;网络的发展普及,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现在的大学生是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群体,他们大都喜欢通过电脑、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来阅读书籍,网络信息内容的开放性与随意性,网络信息庞杂,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大学生读者难于快速、及时、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所需内容。

1.2 图书馆资源欠丰富

图书馆馆藏资源不够丰富。一是图书馆图书年增长量缓慢,部分院校馆藏图书量在生均平均图书册数和生均年进书量上均达不到评估要求。二是图书馆设施设备陈旧、电脑落后,校园局域网速慢,跟不是时代要求,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三是购买的网络数字资源、各种专题数据库较少。四是图书馆没有无线网络全覆盖,影响读者到馆利用电子资源,导致馆藏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据统计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普遍在30%左右。

1.3 导读缺乏组织机构与整体规划

高校图书馆大部分没有建立导读组织机构,没有专业的导读团队,没有统一领导与整体规划。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读工作,基本上处于分散的、各行其是的状态,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分工合作和配套实施,致使导读工作随意性很大,不够系统化、科学化。开展的导读活动一般都是安排在每年的读书月或者是大的节日活动中,平时的导读工作都是在学生的借还书和阅读中进行,至于网络上的导读就难于开展。由于缺乏正确的、及时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缺少计划,致使导读效果收效甚微。

1.4 导读活动形式单调、不够深化

现在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新生进行入馆宣传,发放图书资料小册子,围绕着图书馆概况、馆藏文献的结构布局以及服务功能、检索工具的使用等内容进行,同时配合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随着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现有的方法与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读者的需要,必须对原有的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必须深入到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去,为大学生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导读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1.5 导读人员素质偏低

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偏少,馆员中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没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对图书情报信息的捕捉性差。有的工作上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热情,对读者阅读情况不去调查了解,没有树立起导读的理念,只满足于简单的借借还还。有的馆员知识老化,安于现状,缺乏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在开展读者阅读指导时,较难承担起信息导航员职责。

2 加强导读工作的应对措施

在新常态下,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应与时俱进,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开展导读工作。

2.1 加强馆藏建设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展导读工作的坚实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没有内容丰富的馆藏图书馆,根本就谈不上开展导读工作。要开展好读者导读工作首先必须完善馆藏资源。一是文献资源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学科布局及发展方向定位,既要针对学校的学科建设需要,采购适合本校学科发展需要的最新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的文献入馆。二是合理购置图书,多做读者调查,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到购书中来。建立专家荐书系统,组织专家和各学科带头人荐购好书。建立互动读者荐书平台,让教师和学生登录网络荐购图书,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推送服务。同时,还引进书商到图书馆现场售书,开展你选书我买单的购书活动。及时补充教师和学生荐购的图书,增加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三是高校读者对数字化信息的利用率较高,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加大电子期刊、专业数据库、电子图书等电子出版物的投入,如:读秀、超星、方正、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书生、中国知识资源库、考试资源数据库等,推进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四是建设开通图书馆或是全校范围内Wifi全覆盖,这样大学生读者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时时咨询与阅读图书馆内的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

2.2 建立机构、完善导读制度

建立组织机构是开展导读工作的保证。读者导读组织机构的建立还需要得到校领导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争取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读者导读工作要做到有条不紊,卓有成效。一是图书馆应该设立专门的阅读指导部门或组织,选择一些高学历高职称有经验的馆员和邀请学校教授、学科带头人来担任组织成员,拟定制度,统一规划,认真系统安排大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二是要建立读者导读反馈机制,定期对大学生读者的阅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读者类型、读者心理及读者需求,推荐和介绍读者需要的书目,指导他们选择阅读书籍。三是帮助大学生读者制定阅读计划,鼓励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服务于读者,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导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3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英国图书馆学专家哈里森曾说过:“如果说,图书馆的成功与否完全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质量和专长,这一点也不夸张。”没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职业责任感以及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图书馆专业知识水平,就不可能搞好读者导读工作。高校大学生读者导读工作开展的好坏,对满足大学生读者对文献资料阅读需要以及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馆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馆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正能量,以榜样的力量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在庞杂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中保持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引导读者正确阅读。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需。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把为读者服务的精神贯穿始终。

3.2 充实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高校图书馆导读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指导的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加强图书馆员的学习与培训,鼓励馆员参加各种在职学习和学历教育,不断地充实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既熟悉和掌握图书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图书专业知识,又熟悉馆藏文献资源,又能熟练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和文献查找能力。

3.3 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图书的出现,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定期举办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讲解电子出版物和数据库的知识,介绍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与特点,介绍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通过学习,有效提高图书馆员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网上搜索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利用一系列信息检索工具在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读者群体的需求。

4 开展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

加强导读的宣传引导,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4.1 对新生入馆教育进行导读

(1)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为了让大学新生更好的了解图书馆的情况,更好的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必须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由各院系以班级为单位,图书馆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向他们介绍图书馆的概况,介绍馆藏布局及藏书的结构与分布,介绍图书分类法及目录的查找方法,介绍借阅制度和借阅方法等。然后带领新生参观实体图书馆,现场进行具体的操作演示,使新生入学后,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风。

(2)举办新生入馆讲座和开办文献检索课。通过举办新生入馆讲座和开办文献检索课,发放读者手册、馆藏信息资源介绍、图书馆规章制度等资料,让读者了解图书馆馆藏特点,利用计算机和手工两种方法检索,让学生掌握如何及时查到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避免盲目查找和借阅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制成光盘在图书馆大厅播放。利用多媒体音像技术,将馆藏布局、文献检索方法、书目报道等制成光盘,在图书馆大厅播放,这种动态的、形象的导读形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2 利用图书馆主页进行宣传导读

图书馆主页是图书馆开展读者导读教育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图书馆主页平台介绍图书馆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设立新书导读、书评、在线咨询、读者交流等栏目。推荐导读书目和一些与本校相关学科、特色专业的内容。网络导读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比较迅速地找到阅读切入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弄清阅读目的,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对教师、学生需要查找的文献,如:专业的必读书目、专家的专著、水平较高的论文、学科前沿动态、专业期刊、经典名著等,图书馆导读人员可以从文献的格式到如何检索文献进行辅导。通过图书馆主页让读者加入到图书馆导读服务中来,使馆员能及时把握读者阅读倾向,及时改进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对大学生专业的必读书目、专家的专著、水平较高的论文、前沿动态、专业期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需要查阅大量文献的,图书馆导读人员可以从论文的格式到如何检索论文参考文献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借鉴他人的经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通过图书馆主页让读者加入到图书馆导读服务中来,使馆员能及时把握读者阅读倾向,及时改进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4.3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高等院校应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导读工作。一是多部门团结协助,高校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导读工作应该与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齐心协力,搭建一个以图书馆为主的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二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纪念日、世界读书月、读书节活动中,图书馆要积极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读书系列活动,并对在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和在活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三是举办报告会或讲座,可以通过学校来组织,也可以图书馆组织,聘请专家、名师来做报告,谈谈读书体会并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的报告会和讲座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开阔学生视野。四是经常开展一些校园阅读大赛、好书共读、读书沙龙、书评比赛、专题报告会等等,只有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4 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

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具备信息意识、信息交流和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量浩如烟海,但网络信息庞杂,阅读内容良莠不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混杂性。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导读人员如不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过滤和筛选,必定对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获取知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举办专门的培训班和讲座,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同时也利用图书馆主页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教育学习,可以增强大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寻找、分辨、利用正确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4.5 引导阅读经典

重视对读者阅读经典书籍的导读工作。在彭斐章等在《阅读的时代性与个性》一文中提出“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不应削弱,应借助网络这把双刃剑,多种媒体交互,可以重塑、增强经典名著的传播与传承”。经典阅读方面,多引导大学生读者看具有欣赏和阅读价值的名著,培养阅读经典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汲取人生的智慧,启迪大学生自身的理性,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阅读经典,不管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摘于网络上的[百姓心声]德国人之所以强大到可怕的真正秘笈,2014-11-15.

[2] 摘于网络上的《读书清雅》,2014-07-20.

[3] 黃瑞颜.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新探[J].情报探索,2008(6):82-83.

[4] 徐丹黎.谈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导读工作[J].镇江高专学报,1997(1):24-25.

[5] 严易平,万彩霞.网络环境下高校读者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5-127.

猜你喜欢

阅读现状高校图书馆
让阅读奔跑起来
浅析农村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电子书来袭大学生纸质阅读现状的研究
初中学生读书类课程开发思路
理工科研究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