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轴承滚道超精油抗乳化性能的措施

2015-07-26侯万果段欣生

轴承 2015年4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基础油乳化剂

侯万果,段欣生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金属材料开发部,河南 洛阳 471039)

超精加工是提高轴承精度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精度等级较高的精密轴承来说,其滚道等重要部位只有采用超精加工才能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1]。超精油由12%的航空煤油、76%的基础油、5%的抗磨剂、6%的防锈剂和1%的抗乳化剂组成,在精密轴承加工过程中起到冷却、润滑、防锈及清洗的作用。超精加工是轴承零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滚道在超精加工前经过粗磨、精磨工序后一般不经过清洗和烘干直接进行超精,因此,工件表面会残留一些磨削液,其中包括水和表面活性物质,均可以引起超精油的乳化。乳化后的超精油黏度变大,严重时,可以使超精油变质形成黏稠的膏状,导致滚道超精过程中的细磨屑、油石末和灰尘等杂质无法沉淀于油箱底部,漂浮在超精油的上面,严重影响滚道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另一方面超精油乳化后,油质劣化,对工件造成腐蚀,降低超精油的使用寿命,加快机床和循环泵的磨损[2]。

1 超精油的乳化机理

超精油发生乳化通常是由水和表面活性物质引发。目前,轴承零件磨削大多使用水溶性磨削液,磨削液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亲油和亲水的性质,当超精油混入水和表面活性物质后,表面活性物质会显著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并富集在油的界面层,使超精油在超精过程中发生乳化。此时,由于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在油、水两相界面,对水有亲和力的强极性基团朝向水,而弱极性的亲油基则朝向油,故水滴可以稳定地分散于油中,很难通过静置的方法将水分除去。乳化后的超精油性能发生改变,其黏度变大,导致混入超精油中的机械杂质很难沉到油箱的底部,同时,超精油在超精过程中产生的水溶性酸会对轴承零件产生腐蚀。原配方超精油乳化前后的性能对比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乳化后的超精油各项性能指标显著变差,如果继续使用将严重影响轴承滚道的加工质量。

表1 超精油乳化前后的性能对比

2 提高超精油抗乳化性的方法

超精油在使用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的特性应保持较低的黏度,以便使水分和机械杂质容易分离,沉淀到油箱底部。因此,首先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基础油,其次是寻找与超精油组分相匹配的抗乳化添加剂。

2.1 基础油的选择

基础油是超精油的主要成分,其抗乳化性对超精油的抗乳化性能影响很大[3]。考虑到实际加工的需要,超精油的黏度范围不宜过大,否则,油品易被工件带走造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细磨屑、油石末和灰尘的下沉;如果黏度过低,油膜容易流失,导致润滑性能变差,加工过程中滚道表面易出现划伤,表面粗糙度变差等缺陷。

试验选用10#机油、25#变压器油和75SN油,参照标准GB/T 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进行抗乳化性能试验分析,具体方法:将40 mL基础油加入到40 mL蒸馏水中,在54 ℃的水浴锅中静置10 min,然后以(1 500±15)r/min的转速搅拌5 min,停止后记录形成3 mL乳化层和油、水完全分离的时间,作为考量抗乳化性能的指标,具体结果见表2。由表2数据可知,25#变压器油的抗乳化性最好。分析认为,基础油的抗乳化性与其成分有关,且其抗乳化性随着基础油精制深度的提高而提高。这是因为未经过深度精制时,油中含多环芳烃胶质、沥青质较多,其在油中均以胶体分散的胶束形式存在,易与水形成油水乳化液。25#变压器油是环烷基原油的衍生物,该油经过深度处理,蜡、硫等含量较低,因此,其抗乳化能力较强。

表2 基础油的常规理化性能

2.2 抗乳化剂的选择

在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抗乳化剂,可以显著提高油的抗乳化性能。抗乳化剂具有多个亲水和亲油基团,分别能与水和油进行多点吸附,从而置换原来的保护膜,代替不牢固的吸附层,起到抗乳化作用;同时,抗乳化剂作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更强的表面活性,能置换出油、水界面上的表面物质,从而改变界面的性质,借助分子间作用力嵌入油水界面膜使之破裂展开,不断释放出油所包含的微小水滴,最终水滴相互凝聚增大,靠重力沉降使油水分离。在已经乳化的超精油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抗乳化剂A,B,C和D,测定超精油的黏度,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4种抗乳化剂均能改变超精油的黏度,相比而言,A和D的效果更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的添加剂A和D的质量分数大于1%后,添加量对超精油黏度影响不再有明显的改变。

图1 不同抗乳化剂对超精油黏度的影响

3 不同添加剂对超精油性能的影响

用25#变压器油代替原来的基础油配成超精油,按超精油标准测定其性能。

在由25#变压器油配制成的超精油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1%的抗乳化剂A和D,记为样品A和样品D,测量其性能变化,结果见表3。由表可知,加入D的超精油有一定的腐蚀性。

表3 超精油的性能

4 改进前后的超精油抗乳化性能

对数批次改进配方后的超精油和在某轴承厂使用20 d后超精油进行抗乳化性测量,结果见表4。表中数据说明,改进后超精油的抗乳化性明显提高,油水能够完全分离。

表4 超精油的抗乳化性能对比

综上所述,保证超精油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很有必要,故应在生产过程中对超精油进行定期的抗乳化性能检测。试验数据和经验表明,可把油水完全分离的时间20 min作为超精油抗乳化性能是否合格的内控指标。

5 结束语

改进后的抗乳化超精油已经在一些轴承企业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超精研与精磨过程中体现了良好的冷却性、清洗性和润滑性,有效提高了轴承滚道的表面精度,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8%以上;每周6 d,16 h连续工作,超精油使用周期达到40 d以上,大约是原超精油使用寿命的2倍;同时,使用过程中40 ℃时超精油运动黏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有利于超精油中水分、细磨屑和砂轮末的沉积和分离。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基础油乳化剂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近期亚洲基础油市场情况
供应过剩致润滑油基础油利润下滑
欧洲基础油市场格局生变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础油国际市场“三分天下”
一种新型酚化木质素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斯泰潘实现清洁技术重大突破——研发出新型水基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