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的研究

2015-07-25张月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二聚体

张月婷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脑钠尿肽(BNP)、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心肌梗塞(AMI)患者40例;选取我院同期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0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的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结论 CRP、BNP、D-二聚体的血清含量能够有效的反应急性综合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早诊断治疗有利于及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CRP;BNP;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形成闭塞性血栓,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常见于老年、绝经后女性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家族冠心病史的患者,病情发作时可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其发病迅速、进展快,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和诊断是临床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客观的且易于测量敏感性较高的特异性检测方法,以便更好的早期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严重性和近期预后的评估[1]。近有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会在全身引起炎症反应,临床上对于炎性反应标志物的研究广泛展开。本文主要研究了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体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水平的变化,旨在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及近期预后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肺肾功能衰竭、合并肺栓塞等疾病且近两周内未服用抗凝药物。80例患者中UAP患者40例,AMI患者40例;选取我院同期SAP患者40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UAP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9.7~68.3岁;AMI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48.4~61.3岁;SAP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47.5~69.7岁;健康体检者中男女均20例,年龄32~68岁。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清晨采肘正中静脉血,心绞痛患者需在胸痛发生48 h内进行采血,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ELISA法测定D-二聚体、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BNP含量。全部研究者均经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条主要冠状动脉及大分支任何1条直径狭窄>50%则可诊断为冠心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高于健康体检者。上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结 论

绝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的,局部形成血栓阻塞冠脉血流导致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细胞代谢需要时则会引发心肌短暂性、急剧性缺血,引发患者心绞痛[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多支血管管腔狭窄,一旦心肌细胞严重缺血且持久性达到

20~30 min,则会引起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在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过程中,人体内免疫反应进行调节,炎症反应发挥重要作用,急性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可发生在全身各处。CRP是体内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物,是公认的敏感性较好的反应炎症标志物,具有血液浓度稳定、易检测等特点,通过血清CRP的测量可以准确反映出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坏死程度。BNP是一种具有扩张血管和阻断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多肽类激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室负荷室壁张力增加时,血清内BNP含量也随之升高。D-二聚体是有交联纤维蛋白讲解形成的二聚体,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凝血状态,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在急性动脉综合征发展过程中,血清内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有学者表示D-二聚体水平增高时引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5]。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以及40例体检正常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由研究数据得出,人体血清内CRP、BNP、D-二聚体血量心肌梗死患者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高于健康体检者。因此,急性冠脉患者体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越多代表患者病情越严重,因此临床上通过对血清内CRP、BNP、D-二聚体血清含量的检测可以准确的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早作出预防和诊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学俊,柯永胜.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31(1):37-41.

[2] 王金行,刘柏新,周立平,等.2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BNP及D-二聚体结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7):642-644.

[3] 杨燕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与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4):1095.

[4] 黄莉文.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6).

[5] 周 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1,9(31).

猜你喜欢

急性冠脉综合征二聚体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