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情感表达对声乐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2015-07-24门优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演唱者听众声乐

门优

摘要:对于声乐教学而言,其不仅是一个演唱技能、表现手段传授的过程,更是情感体验、情感培养、情感实现的复杂心理过程。声乐教学中对于情感、心理方面的培养可谓始终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过程,既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又是声乐演唱技能学习的推动力,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声乐教师不应忽视情感表达。本文中,笔者通过阐述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培养的重要性,让演唱者能够从一个教导的视角来审视与注重情感表达的作用,从而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提升自身的声乐演唱能力。

关键词:声乐教学 情感培养

对于一首声乐作品优秀与否的最普遍标准在于其是否能够打动人心、能否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这固然与演唱者对于歌曲本身的创作背景、内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更与演唱者在二度创作中的演唱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其不仅在于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演唱技巧、表现手段,更要求演唱者注重对于歌曲情感的处理及准确、深入地表达歌曲的内在情感,否则就无法使得听众真切地感受到歌曲的真实情感。由此不难看出,除了演唱技巧、表现手段、歌曲本身之外,演唱者对于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是声乐演唱的重中之重,更可以说是声乐的核心与灵魂。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声乐演唱技能实施传授与指导,更应当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地调动演唱者的情感表现,让其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以情优唱、以情动人,进而发挥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描述

谈及情感表达,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情感,对于我们而言,情感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感悟、一种态度,或者说是我们对于周围世界、周围人际关系的一种内心感官在思维上的反应,其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悲伤等内心情绪体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则是演唱者通过对乐曲中蕴藏情绪的再理解、再表现,并将其传递给听众感受与欣赏,可以说是将情绪、情感转化成为声音这一能够被主观体悟的艺术。也正因如此,声乐演唱被看作是最为直观、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若想要真切地打动、感染听众,演唱者就需要以自身为前提进而充分地去了解、认知、感受所演唱歌曲中的情感因素,进而通过演唱技巧、表现手段将其呈现给听众。

由情感表达的内涵不难看出,声乐演唱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技巧,其需要演唱者掌握基本演唱技巧、演唱方法、声腔技巧等等之外,最为基础且核心的内容就是用歌声生动、形象地为听众呈现歌曲的内容与内涵。而这也是目前许多声乐学习者、演唱者在演唱中所欠缺的一点,作为声乐教师在传授基本演唱技能的基础上,更应当注重他们对于情感的认知与表达。

二、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体现

笔者所提及的情感主要是演唱者演唱时情感的表达,而实际上情感始终贯穿于整体声乐教学体系之中,其不仅体现在演唱中,更体现在教师与声乐学习者两方面。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另一是作为教学客体的学习者。首先,从声乐教学主体教师的角度来说,情感的表达是始终贯穿于其中的,而并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演唱环节。其包括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所营造的情感教学氛围、学习者对情感接受理解程度,以及学习者所接受情感意识的熏陶等等。现如今在教学阶段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为了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及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需要为其与学习者之间搭建一个情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使学习者能够较为积极地学习、训练,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信任与自信的建立即是通过情感表达来维系,我们总是用“和蔼可亲”来形容教师,其关键之处即在此。

其次,人无完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表达,消除消极的情感因素,提升积极的情感因素,以此去感染学习者,这更有助于学习者以积极性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与训练之中,使得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

此外,情感与教学中的体现还存在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尊重,这是学习者情感培养的基础,其能够促使声乐学习者以此为情感归宿,带动自身学习与训练的前面提升。

因此,对于情感于声乐教学中的体现其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与态度的呈现,进而满足学习者情感上的需求,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实,无论是在高等艺术、音乐院校教学中,亦或是在当今社会中,情感因素的缺乏一直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那么生活就会变得了无生趣。因此,加强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无论是对于人在生活中的精神与审美需求,还是声乐学习者对于歌曲演唱的需求,都是极具重要性的。

三、情感表达对于声乐演唱与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声乐歌曲演唱而言,情感是声乐演唱的核心与灵魂,在演唱者演唱的过程中必须以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为主线贯穿于声乐歌曲的起末。声乐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中,无论是声腔、气息、语言都是强调演唱者“声乐”中“声”的问题,而“乐”也就声乐情感的问题,重视“乐”的培养,演唱技术才能够转化成为演唱艺术。

而对于如何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情感,首先就是能否积极地调动学习者学习声乐的兴趣,笔者认为任何艺术、音乐的学习过程都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有所起伏的曲线,而决定这条曲线起伏程度的就是学习者对于声乐学习的情感投入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爱程度。那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充分地培养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将情感的变化由兴趣发展成为热爱。因此,教师的教学与演唱示范需要以情动人,优美的范唱、生动的旋律、美好的声乐形象都能够增强学习者学习者对于声乐艺术形象的想象,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其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时常常通过语言来体现,在声乐教学中道理同样如此,教师在教授与引导学生情感培养时,也需要将自己对于情感的认知与理解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去为学习者描绘,让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情感的蕴含与体现,这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也是学习者培养情感最直接的途径。

与此同时,声乐教学的本质内涵是重认知,更重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并不能够完全借由语言描绘,这就需要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多借鉴、思考与积累,例如多观摩音乐会、歌剧和歌唱比赛,多听优秀歌曲唱片,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及自觉性。另外,我们要为学生多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多次的排练、登台演唱及演出的成功中体会到快乐与满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原先的求知欲望,产生对声乐艺术更为持久的热爱之情。

四、结语

声乐演唱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演唱与情感实现内心交流引发听众情感的共鸣,而其最佳的体现则是我们常说的,声情并茂,即是声音、感情贯穿于歌曲旋律表达之中。而现如今在声乐教学、演唱实践之中,“重技,轻情”的现象虽已有改变与改善,但情感因素仍并未在其中得以全面的展现,而忽视了其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因为,从现代声乐教学实践来看,情感因素无论是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提升,亦或是对于学习者演唱技巧、演唱方式、声腔变化等方面的掌握与掌控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更有利于整体声乐艺术水平、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张进.试论情绪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探索,2001,(04).

[3]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王岩淑.声乐表演的综合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演唱者听众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