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以“男生为本”的舞蹈课堂教学

2015-07-24张金英孙璐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张金英 孙璐

摘要:本文根据普通高校音乐专学业男生的专业现状,从如何培养该群体的学习兴趣、教学计划的合理制定、教学组合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做了简要分析阐述。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舞蹈学习 男生为本

当今现象,近乎所有高校不管是理工类还是文科类或综合类,都无一不增设音乐类学科专业,规模的扩大,导致普通高校招收的音乐专业艺术生素养不够高,90%以上学生都是临时突击三五个月的速成品。值得说明的是,针对这样的生源,各个教学单位制定的培养方案及学习内容之宽泛一点也不亚于专业艺术院校的级别,一是为了对外宣传体现学校办专业实力,二是为了满足艺考生的心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给专业教师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就拿舞蹈课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入校时为强化速成型,100%的男生就是从零起步。针对生源现状,对照教学培养方案舞蹈课的要求,如何培养零起步男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更全面的提升发展,是摆在专业舞蹈教师面前的比较棘手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目前关于针对音乐学专业男生舞蹈课的教学探究少之又少,大多局限在综合评述或是女生课程的探讨问题,在教学大纲设置上也是综合性制定,潜意识里更有利于女生的学习。因此,音乐学专业男生在舞蹈课学习上不论是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等环节都是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这更不利于调动男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于舞蹈教育工作者们对此领域进行进一步讨论研究总结。

舞蹈作为一门技能课,教学内容包括从把上的形体训练到民族民间舞的学习,直至舞台形象表演的训练。针对音乐学专业开设舞蹈课的目的,不是以学生以后从事舞蹈职业为目的,而是为学生在舞台上的艺术形象及艺术表现进行的形体、动作、表演等方面的训练,这一点在男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教学目的明确了,对于男生就不能运用和女生同样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

首先是兴趣的培养,男生的第一堂舞蹈课最异口同声的就是:男生跳舞多娘啊!我们都是学声乐器乐的,学舞蹈有什么用啊?鉴于男生都有的这种思想通病,不能急于进行动作学习,而是首先选择一些气势恢宏的男性作品进行欣赏课的观摩教学,先从视觉冲击上让学生了解男性舞蹈的特点,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军旅题材作品,如《走跑跳》《穿越》《士兵与枪》《步调一致》《边关沉月》,民族民间舞题材的《鸿雁》《奔腾》《哈达献给解放军》《孔雀部落》《大漠驼影》等等,再选择一些大型的综合晚会男子伴舞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男性舞蹈的刚劲、大气、阳光、洒脱、向上的质感,从视觉上的美感到思想心理上的接受,为以后动作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在教学计划设置上,减少把上基训内容的学习,但把上基本功训练对于舞蹈课来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身体的柔韧度和灵活度,很难进行组合的学习和动作协调性及美感的训练,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男生,骨骼发育基本定型,尤其是零起步,压腿开肩练功站把杆不仅是徒劳浪费时间,也简直是扼杀他们对舞蹈课的兴趣,进而引起对音乐专业的厌恶情绪。因此,就需要专业老师充分抓住男生特点,利用男孩子喜欢体育运动的特点优势,初学舞蹈的男生肢体不协调,可篮球场上的男孩子多么的潇洒灵活隽永,把舞蹈训练的压腿、站姿、跳跃等动作与体育活动的柔韧训练巧妙的融合,用体育伸、拉、开的活动动作加上基本的舞蹈感觉即体育训练舞蹈化,使学生身处舞蹈课堂就像驰骋于篮球场上一样兴奋,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训练基功的目的。

再者,就是组合内容的选择。女生课系统下来是从把上基训到各种风格特点的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再穿插进行一些成品舞作品的编排,对于男生而言以上这些都非常不切合实际。一是难度大,二是这些舞种的感觉又会把刚培养起的舞蹈学习兴趣扼杀在摇篮里了,在以上欣赏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当代舞感觉的组合进行训练,可挑选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不同情绪的声乐作品,如《那就是我》《共和国之恋》《当兵的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打靶归来》等作为伴奏曲目,动作编排上注重开度和力度,舞姿造型上以简洁明快为主,使把上基训、肢体协调、表演能力的动作感觉都融合到组合动作里,每个组合既要使学生乐于接受,又能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充分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有了以上的兴趣基础和动作基础,再选择一些表现男子汉精气神的民族民间舞加以扩充丰富,像具有剽悍、强健、骄勇的蒙族男性舞,奔放、豪迈、粗犷的藏族锅庄舞,朴实刚健、热烈欢快的鼓子秧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颇受男生的喜爱,另如古典舞、傣族舞、新疆舞等就要慎重选择或者不选择为好。

另外,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音乐技能的群众文化艺术指导、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中小学音乐教师等行业人才,从男生毕业后的就业特点出发,从多方面培养综合素质出发,穿插进行一些街舞训练,普通交谊舞的学习,如慢三、中三、北京平四、拉手舞等,不仅丰富了男生舞蹈学习的种类,也同时学习了一种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从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呼吁舞蹈教学针对音乐专业男生这一特殊群体,创建综合性、实践性、合理性、实用性的教学大纲,从学生实际专业水平及全面素质拓展提高的目的性出发,“以男生为本”的理念制定出适合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课程计划及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

[1]张金英: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