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的“张”及“弛”新探

2015-07-24刘扬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

刘扬

摘要:钢琴演奏者如何在台上完美地呈现出一曲美妙的钢琴曲,这需要演奏者将身心完全投入到音乐当中,运用娴熟自然的指法技巧,张弛有度。如何做到演奏中的“张”与“弛”呢?本文从演奏时的心理分析、身体协调能力以及演奏技巧三大方面探析钢琴演奏的“张”与“弛”,深入地探讨钢琴演奏时“张”与“弛”的关系,告诉大家如何把握其中的度使演奏更加放松流畅。

关键词:钢琴演奏 张与弛 技巧

著名的作曲家欣德米特曾经说过:“音乐无他,张弛而已。”现在大多数音乐人虽然练就一身熟练技巧,但在演奏作品时却总不尽人意。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好演奏作品时要做到张弛有度。演奏者心理平缓自然,身体紧而不僵,技巧手法娴熟自然,这都是演奏时演奏者张弛有度的表现。如果一个演奏者无法体会音乐中的“张”与“弛”,那么他的音乐永远也无法进步。因此,研究钢琴演奏时的“张”与“弛”具有重大意义。

一、演奏时心理的“张”与“弛”

(一)如何定义演奏心理中的张与弛

钢琴演奏时的“张”是指心理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存在两面性。积极性质的紧张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潜能,展现了表演时的真实情感,是演奏更有感染力;而消极性质的紧张使人产生过大的精神压力,精力越集中却发现大脑不能准确地支配手指或者手腕,造成演出中的失误。

钢琴演奏时的“弛”则是指演奏者心理放松的状态。同样适度的放松与过度的放松必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钢琴演奏需要弹奏者适度的放松,如果演奏者过度放松,必然会使演奏变得毫无生机,因为过度放松一定是演奏者毫无演奏欲望的表现,没有欲望的表演必然无法打动他人。

(二)演奏者心理紧张原因分析

对于演奏者来说,舞台上的一次表演都是不可重复、一次性的。所以为了展现一次完美流畅的演绎,需要演奏者台下无数次的演练,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奏者没有台下努力重复的练习,必然不能对所练习的曲目完整掌握,所以一些演奏者在上台时会感到非常紧张,而这样的紧张往往是消极的。除此之外,演奏者的心理紧张也与演奏者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的表演环境有关。不自信的人因为恐惧舞台、怀疑自己导致内心紧张急躁,这样的人需要在一次次登台表演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而一个自信的演奏者对舞台有一定的征服的欲望,他渴望在舞台表现自己,所以这样的人紧张感往往会小一些,演奏也会更加流畅。

(三)如何做到演奏时心中“张”“弛”有度

演奏前:钢琴演奏最重要的就是日积月累的练习。在平时练习时就要对曲目中各个难点认真攻克,严格地加以练习,这样在台上就不会紧张僵硬,而且轻松地拿下曲子。演奏前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以平和稳定的状态应对一切突发状况,将每一次登台表演看作一次有意义的练习,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演奏中:演奏者在演奏中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将自身注意力集中在所演奏的作品当中,尽情的表现自己所表达的音乐,当然不能太过忘我,还要留意观众的反应,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以防意外情况发生。演奏时不要太担心自己是否会犯错误,就算犯了错误也不要太纠结,一定将重心转移到之后要演奏的部分,不能让这样的失误影响整个演出的情绪。

二、演奏时身体的“张”与“弛”

(一)手指的“张”与“弛”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钢琴演奏中手指是最直接接触钢琴的部位,所以手指也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部位。手指张弛有度造就了一部曲子是否可以张弛有度地完美演绎。手指触键方向的不同可以将触键方式分为垂直触键和水平触键。不同的弹奏需要不同的触键方式,演奏者应该明确什么时候用垂直触键什么时候用水平触键。而根据触键速度不同可分为快速触键和慢速触键。不同的触键速度和触键方式创造了不同的音效,从而一部好的钢琴作品中表达了各不相同的思想感情。

(二)手腕的“张”与“弛”

手腕在钢琴演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大臂作用于手指的必经之路,手腕的一张一弛同样主宰着音乐的一张一弛。手腕的位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处在水平于琴键的位置。手腕必须要有力,虚软无力一定是不可取的。同时手腕也要有弹性,这样才可以弹奏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色。演奏中,手腕灵活多变,上下左右旋转才可能演奏出好作品。

(三)肢体的“张”与“弛”

钢琴的演奏需要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与高度统一。任何钢琴技术的练成都是演奏者全身各个部位和谐稳定的配合才能达成的。紧凑激进的旋律需要我们全身紧绷精神集中,舒缓平稳的旋律需要我们全身放松心情舒畅。身体有张有弛的同时,演奏者弹出的曲子也达到了有张有弛,更达到了全身的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混为一体。

三、演奏作品中的“张”与“弛”

每一个钢琴作品中都是由多个长短不一的旋律组成,不同的旋律互相融合使得音乐变得张弛有度,富有极强音乐感染力。作品中的节奏节拍密不可分,二者共同作用在音乐中,节奏与节拍的“张”与“弛”依照强弱规律相互影响与作用,构成了音乐作品的骨架。钢琴中和声的物理运动中,张弛起伏,在这种由不同音高同时构成的声音中,如果加以合理平稳地运用,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一个好的作品动静有度、张弛有度的音乐魅力。对于钢琴作品中的速度与力度,演奏者必须熟练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速度快慢协调统一,力度大小和谐稳定才能造就一首优美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如果演奏一首钢琴作品中没有速度与力度的细微变化,那么这个演奏一定是不成功的。

总而言之,“张”与“弛”是演奏钢琴作品中的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展现音乐魅力的基本条件。演奏者可以在演奏一作品时认真分析其中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明白什么时候“张”什么时候“弛”,这样才可以获得作品中的精髓,演绎出完美的音乐。

四、结语

一部没有张弛感的钢琴作品被技巧再高超的人演绎也不会有美感,一个不能把握张弛有度的人弹奏再美妙的曲子也毫无表现力。总而言之,音乐最重要的就是做到有张有弛。无论是日常的钢琴教学还是舞台上的钢琴演奏,我们都不可以忽略心理与身体以及演奏技巧上的“张”与“弛”。认真处理“张”与“弛”这对矛盾是钢琴演奏者成功走向音乐巅峰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仇昕.“自然的紧张”——简析钢琴演奏的放松理论[J].华章,2014,(11).

[2]刘芳.浅析如何提高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J].音乐大观,2013,(09).

[3]张弛.钢琴伴奏者综合素养的提升分析[J].大众文艺,2014,(20).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指正要有技巧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