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骨科压疮危险因素的Braden分级判别分析

2015-07-23◆高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压疮骨科分级

◆高 健 戴 璐

责任编辑:张盼盼

压疮形成于外力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1]。有资料显示,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在3%~9%左右[2]。防治压疮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及早发现压疮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目前,对压疮的风险评估多采用美国的Braden评分量表。Braden量表从患者的感官知觉、活动度水平、移动度,营养情况以及皮肤对于潮湿、摩擦和切线力的反应等6个方面对压疮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打分及分级。Braden分级在18分以上表示没有风险,15~18分表示轻度风险,13~14分表示中度危险,10~12分表示高度风险,9分以下表示极度危险[3]。实践表明,Braden评分量表是较理想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价工具[4]。然而,由于其需要对每位患者从感觉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主观性较强。判别分析是根据判别对象若干个指标的观测结果判定其应属于哪一类的统计方法,已运用于医学领域。为此,本研究尝试利用影响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根据Braden得分分级情况,采用判别分析予以判别,从而对压疮的危险因素等客观指标进行风险评估,以便为骨科压疮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成立骨科压疮评估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成员由办公班护士、各护理单元责任护士等构成。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由办公班护士按住院号随机选取2011年9~12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的入院患者。选取标准:(1)患者意识清楚且能够正常表达自身情况;(2)患者无除骨科常见疾病外的严重并发症;(3)患者主观上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完全无法与他人交流;(2)患者在骨科自动出院或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据此确定201例患者,其中男性118例,女性83例;年龄 14 ~82岁,平均年龄46.64±13.57 岁;脊柱患者58例,关节患者 57例,创伤患者86例。由责任护士对201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5],包括患者基本情况、Braden评估量表及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等。参考我国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6],并结合该院临床护理经验,调查的压疮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意识水平、吸烟、胖瘦、偏瘫、截瘫、血清白蛋白、糖尿病、大便失禁、小便失禁、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牵引情况、手术状态、手术等级及防旋鞋等16项。

1.2 研究方法

首先,根据Braden评估量表对每位患者的Braden得分进行分级,以此为判别分组变量,同时比较不同Braden分级间的患者年龄等影响因素间的差异,连续变量采用t或F检验,分类变量采用 χ2检验,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危险因素。以此作为判别指标因素,并采用逐步判别法进行判别,选用Fisher线性判别函数,检验概率根据分组大小予以确定。设定进入变量的F值的概率为0.05,移出的概率 为 0.10,每 步 都 是 Wilks's Lambda的λ统计量最小的进入判别函数,根据逐步判别进入自变量判别函数系数获取判别方程。最后,根据得到的判别函数进行验证,采用分割验证法验证分类准确性。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Braden分级与压疮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在201例患者中,根据Braden量表可知,18分以上无危险的38例,15 ~18分轻度危险的127例,13~14分中度危险的有24例,10~12分高度危险的12例。不同Braden分级间患者意识水平、吸烟、糖尿病、大便失禁、石膏固定及手术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 Braden分级间在患者的年龄、胖瘦、偏瘫、截瘫、血清白蛋白、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牵引情况、手术情况及防旋鞋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 1。

2.2 Braden分级与显著性危险因素的判别分析

以Braden分级为判别分组变量,将有显著性差异的12个压疮危险因素列为判别指标,采用逐步判别方法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经过8次筛选后除血清白蛋白和手术情况外其余变量均进入了方程。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无危险(Y1)、轻度危险(Y2)、中度危险(Y3)及高度危险(Y4)的 Fisher线性判别函数。以此为判别依据,即可根据每位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指标得到分类值较大的Braden分级值。由此得到逐步判别分析对不同Braden分级的判别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通过压疮的危险因素对Braden分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69.65%,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对无危险、轻度危险、中度危险及高度危险患者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 65.79% 、67.72% 、79.17% 及83.33%,其误判主要集中在无危险与轻度危险间。

3 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7]。骨科患者由于病情原因,一般需长期卧床休息,并因身体某部分固定、制动使活动受限,很容易发生压疮[8]。Braden评分量表对老年患者、ICU患者及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均能作出风险评估。调查显示,中度以上危险患者为36例,占总数的17.91%,且无评分在9分以下的极度危险患者,说明该院的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较低,为此,实际工作中应重点防治压疮高危患者。

此外,通过Braden分级与相关压疮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可知,不同Braden分级间在患者年龄、胖瘦、偏瘫、截瘫、血清白蛋白、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牵引情况、手术情况及防旋鞋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说明,这些因素均易影响Braden风险评估的分级。为此,对Braden分级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结果显示,Braden分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69.65%。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对中度和高度危险的患者分类较好,而对无危险和轻度危险的患者分类较差。这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等影响压疮的危险因素有关。若对无危险和轻度危险的患者予以合并,对Braden分级的总判别正确率则高达91.04%。这也说明利用患者的年龄等压疮危险因素直接用于对风险程度较高的骨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是适宜的。

表1 不同Braden分级与相关压疮影响因素分析

判别分析是用数理方法精确描述,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线性组合使得用最优化的模型来概括分类之间的差异,用于根据已知样本的分类情况来判断未知待判的样本的归属问题。通过判别分析,我们即可在已有的Braden分级的基础上通过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等客观指标直接评估骨科患者的压疮风险级别。此举不仅减轻了大量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由于采用客观指标予以判断,也避免了以往人为对患者的感觉受限等方面评估的主观性[9],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

目前,判别分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辅助的鉴别诊断[10],在护理工作中还未得到推广应用。压疮发生情况作为负性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11],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由于本研究调查的样本量较小,选取的影响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范围有限等,使无危险和轻度危险的患者判别的准确性较差,但本研究采用判别分析并根据压疮危险因素直接判别压疮发生的风险情况值得尝试与推广。

表2 不同Braden分级判别变量筛选的逐步判别分析

表3 逐步判别分析对不同Braden分级的判别结果

[1]王彦梅.降低压疮发生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4):8-12.

[2]王 泠.压疮的管理(一)[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3]潘月敏.Braden评分表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38-39.

[4]谢少清,牛 娟,童凤玲.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预测压疮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209-3211.

[5]戴 璐,许 勤,高 健.骨科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726-3729.

[6]蒋琪霞,刘 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

[7]朱亚君,陶春牡,田 芬,等.Braden评分低于12分压疮患者潮湿性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22.

[8]李 华,黄惠根,洪 涛.我院发生压疮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1l,25(28):2578-2579.

[9]崔丽君,何 剑.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患者安全目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1):38-40.

[10]阮 峰,谭爱军,张雪宝,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特征的Fisher逐步判别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7):716-719.

[11]梁铭会,焦雅辉,赵明钢,等.五家医院负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1):1-4.

猜你喜欢

压疮骨科分级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分级诊疗路难行?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