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5-07-20范中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死

范中敏

【摘要】目的 观察细节化优质护理影响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表现。方法 选择76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38例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满意率分别为65.79%(25/38)、94.74%(36/38)、97.37%(37/38),对照组38例患者分别为42.11%(16/38)、89.47%(34/38)、78.95%(30/38),观察组的痊愈率、满意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行细节化优质护理,可为提升疗效提供有效的辅助,且有助于增加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细节化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脑梗死也被称作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脑血管的急性闭塞所造成,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在发病后3~6 h为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是提升脑梗死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2]。但是,早期溶栓对时间的把握及技术的要求皆较高,需要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加以配合,才能尽可能确保疗效的达成。本院此次分别以常规护理方案、细节化优质护理方案为各38例行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选择76例脑梗死患者,全部为本院在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排除非初次脑梗死、肢体瘫痪高于Ⅲ级、妊娠、严重脏器损伤、恶性肿瘤、近期曾使用抗凝剂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随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49~69岁,平均年龄为(63.2±3.9)岁;病程为2.5~6.0 h,平均病程为(2.8±1.0)h。对照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为(61.7±3.5)岁;病程为3.0~5.9 h,平均病程为(2.5±1.2)h。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如下:①溶栓前:由于静脉溶栓越早实施疗效越好,护理人员在接收患者后,第一时间为其进行采血、检查凝血功能等干预,同时配合医师检查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出血、严重创伤、颅脑手术、大手术等现象,及时排除溶栓治疗禁忌症,以缩短入院到治疗的时间间隔。②溶栓中:定时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肌力、呼吸及精神状态变化,严格记录相关情况;维持输液的畅通性,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溶栓过敏问题,及时给予过敏者以停药处理;严密监测皮下出血、穿刺点出血、口腔牙龈出血、便血、泌尿系统出血等出血症状,在发现相关问题之后,尽快告知医师进行处理;每间隔20 min,对患者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肌力情况进行评估,掌握神经功能实时变化;观察患者情绪变动,及时给予其安抚、劝慰、开解,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③溶栓后:溶栓之后,患者容易出现再灌注后脑损伤、血管再闭塞、脏器实质性出血等多种并发症[3]。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积极的并发症干预;比如:在患者溶栓后,叮嘱其卧床休息;定期辅助医师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变化;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意识、瞳孔变化;告知患者不可在溶栓24 h内进行挖鼻孔、剃须、剪指甲等活动。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来评定临床疗效,具体如下:痊愈:NIHSS评分减少幅度为100%~91%;有效:NIHSS评分减少90%~18%,无效:NIHSS评分减少不足18%或者增加。痊愈与有效皆为有效。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问卷答案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结果。满意与一般均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2.0版软件,计量资料皆以“x±s”表示,实施t值法检验,计数资料皆以例(n),百分数(%)表示,实施x2值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痊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38例患者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为27例、10例、1例,总满意率为97.37%(37/38),对照组38例患者分别为17例、13例、8例,总满意率为78.95%(30/38),两组总满意率比较(x2值=4.54,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后3~6 h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拯救半暗带,激活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促进精氨酸-缬氨酸之间肽链的断裂,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实现对于血栓组织的有效溶解[4]。

本院此次以静脉溶栓疗法为38例患者实施治疗,并执行常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89.47%,证实了此疗法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为另外实施溶栓治疗的38例患者加以细节化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其痊愈率、满意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节化优质护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细节化的优质护理可以为溶栓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应当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 怡.优化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12-314.

[2] 王丽华.不同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0):20-21.

[3] 邱长宜,何 芳.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所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1,26(17):43-45.

[4] 刘颖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271-4272.

猜你喜欢

静脉溶栓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初步观察及分析
分析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