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2015-07-19洋,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单硝酸山梨滴丸

东 洋,于 睿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东 洋1,于 睿2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银杏酮酯组、丹参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加单硝酸异山梨酯;丹参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银杏酮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3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期间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银杏酮酯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和丹参组的70.00%(P<0.05)。银杏酮酯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丹参组(P<0.05)。结论应用银杏酮酯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银杏酮酯滴丸;单硝酸异山梨酯;复方丹参滴丸

已有研究表明,银杏酮酯是我国新研发的一种银杏叶标准提取物[1],动物实验表明,银杏酮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临床研究也在逐步深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银杏酮酯滴丸进行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排除孕妇及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明确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银杏酮酯、丹参组,每组60例。银杏酮酯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7岁~85岁(63.7岁±4.4岁);病程1年~10年(5.0年±1.2年)。丹参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4岁~86岁(62.7岁±4.3岁);病程1年~11年(5.0年±1.2年)。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岁~84岁(62.5岁±4.1岁);病程1年~8年(4.2年±1.1年)。所有入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障碍,无免疫系统疾病,对实验药物无过敏史。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1次/日。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每次10粒,3次/日。银杏酮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酮酯滴丸(山西千汇药业)治疗,每次8粒,3次/日。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心电图,观察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观察心率、血压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3]中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ST段及T波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为症状减轻,复查心电图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为症状无明显改善,复查心电图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无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银杏酮酯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银杏酮酯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丹参组(P< 0.05),丹参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s)

表1 3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s)

组别n 发作频率(次/min)治疗前治疗后发作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治疗后银杏酮酯组603.4±1.7 0.4±0.91)2)16.0±11.0 3.8±4.41)2)丹参组603.7±1.91.2±1.015.0±10.06.1±4.1对照组603.6±2.12.5±1.814.0±13.011.0±3.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丹参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 3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银杏酮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丹参组(P<0.05),丹参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治疗心电图疗效比较

3 讨 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显著松弛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供血,改善心绞痛症状。被列为抗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之一,具有肝脏首过效应低,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半衰期长,副反应小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4,5]。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绞痛发作频次明显降低,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说明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独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仅能使部分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且有部分患者对硝酸酯类药物不能耐受。传统中药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复方丹参制剂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银杏酮酯滴丸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银杏叶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副反应小、安全性高、吸收迅速、见效快等显著优点。银杏酮酯能有效去除沉淀在血管壁上的脂质,预防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扩张冠状动脉,能有效去除有害的游离自由基[6],起到通脉舒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的冠心病、心绞痛等。本研究结果显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同复方丹参制剂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心绞痛发作频次显著降低,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亦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制剂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临床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银杏酮酯滴丸是一种新型、有效、且优于传统中药疗效的制剂,有良好的多学科临床开发前景。

[1] 谢德隆,高崎.中国银杏药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及规范的实践[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1):61.

[2] 贝政平.3 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4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60.

[4] 凌春燕,郝昌传,葛卫红,等.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11,30(12):1671-1672.

[5] 焦阳.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283-1284.

[6] 韩标定,周芸羽.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5):608.

(本文编辑郭怀印)

R541.4R289.5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2.037

:1672-1349(2015)02-0233-02

2014-07-19)

猜你喜欢

单硝酸山梨滴丸
参附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穿心莲内酯滴丸
辽东山梨王与山梨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
滴丸剂制备及设备改进研究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对其缓释度影响与稳定性考察
山梨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