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材料分析

2015-07-17陈玮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阅读生活

陈玮

摘 要:一套高考试题,首先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它的构成、格局,然后是写作部分,再然后是它的阅读材料问题。近年来,阅读越来越受重视,从分值看,少则60分,多则80分。就阅读而言,阅读材料的性质值得命题者、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充分注意。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10-01

高考语文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几乎都放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探究以及对文本语言艺术的品析上。一般具体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分析综合能力;二是鉴赏评价能力;三是探究能力。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感觉、理解和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就是试图从作者生活、文本生活和读者生活等维度来解读文学作品的。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以反映现实,反映人生,反映真理的。“文以载道”是从古到今为大众所能接受的一种创作思想。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这个“生活”就是作家的生活。作家通过他的作品,把他对生活的经历、思考、感悟等(即其创作理想)表达出来。因此,要想读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所谓作者生活,一般包括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创作理想等。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创作理想,也才能读懂文学作品,进而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有了这个基础,再理解文本中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探究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如何深入作者生活呢?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生平事迹的收集,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认知,对作者生活志趣的了解,对作者更多作品的阅读和创作风格的把握,还可以通过对与作者同时代的不同作者进行比较分析,尽可能深入、全面地了解作者生活。那些著名作家的生活时代背景及其生平、思想以及创作理想等都应该烂熟于心,尤其是国内外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学创作繁荣时期的时代特征更要特别清楚。近几年来,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涉及到了鲁迅、老舍、墨白、托尔斯泰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活,理解和把握作者创作理想以及那个朝代的背景特征,读懂文本再做题,成绩肯定会好一些。

什么是作品生活?作品生活就是由文学作品本身提供的能够反映作者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的作品人物、环境、事件、情切等。把握作品生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直接从作品中描述的具有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特定风土人情等文字上去解读,运用历史辩证观解读文本。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散文阅读。二是从文本的人物描写角度,如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方面,从文本描写的环境角度,解读出特定人物形象产生的生活因了,进而剖析出作品的主旨。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说阅读。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真正意图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所以一旦学生理解、把握住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也就不难解答“某词语、某句话、某段话或某部分有何作用?请简析(或探究)”之类试题。

教学生走进作者生活,深入文本生活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创作理想和文本的思想内涵,这是教学生读懂文本,能够高质量地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具体作答试题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最智慧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情理,传授他们解题智慧。如对“某词语、某句话、某段话或某部分有何作用?请简析(或探究)”这类试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从文本自身、作者情感、读者情感(或心理)等三个维度来思考作答。再如“简析作品主要写法或特色”类试题的解答,一般必须遵循指明特点(如情景交融、侧面衬托、细节刻画、化典抒情等)联系实际内容(如具體的文句、文段提炼、概括、加工),作用或效果(如主人公性格刻画、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这样作答所依据的生活情理是:先要开门见山地讲明该怎么做,即一定先简明扼要、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亮出来;接着说说你的理由,表示你的观点和态度是有充分依据的;最后,还要谈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些只要在教学和训练中严格要求,认真矫正,学生就会养成自觉和习惯,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解题智慧和操作能力的。

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的理想途径就是回归生活,紧密联系生情理,走生活化之路。只有这样教学生,学生才有可能更有兴趣,更高质量地去读去悟,去解题和作答。

猜你喜欢

阅读生活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