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习国画兴趣初探

2015-07-17李伶洁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总校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国画中国画绘画

李伶洁(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总校066500)

培养学生学习国画兴趣初探

李伶洁(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总校066500)

中国画就是我们简称的的国画,也被称作“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起源于汉代,是汉族传统的绘画形式,在其内容和创作形式上,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社会及与其相关的政治、经济、文艺、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认识。所以,中国画无论是在弘扬民族文化、了解传统艺术,还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有着深刻深远的意义。

中国画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施的目的是要发展和延续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来满足学生对自我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健全自己的人格,形成个体的基本美术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努力目标。从学校教学来看,美术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是对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弘扬和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国画亦称“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我们国家五千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的宝库中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中国画无论是在弘扬民族文化、了解传统艺术,还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有着深刻深远的意义。正是因为这种重要性地位,中国画被列入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中,成为学生必修的内容之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习和了解中国画,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更能够发挥美术学科的德育教育的使命,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但是需要美术教师注意的是,国画相对于其它美术知识,绘画技能和赏析能力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从阶段性教学的特征来看初始阶段教学的主要的目的在于认识不同的造型工具,了解不同媒材的不同表现效果。浅显的了解中国画的与众不同。在中间阶段的学习活动建议就明确提出让学生尝试使用国画的绘画工具去进行初步的创造;到了较高层次则提出: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并在教材中相应的安排了以中国画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对中国画教学的内容呈现出了由浅入深的纵向递进关系。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首先要清楚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及教育的价值,全面把握教材,遵循教材内容的循序渐进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用笔墨表达物象造型。通过中国画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感悟中国画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相对于西方美术知识,美术课程中的国画学习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更高,更加要求学生平心静气地去接触、学习,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从学生兴趣着手,能够很好地来提升国画教学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基本工具着手,让学生感受笔墨情韵,激发学习兴趣

相对于西方美术中的素描、速写,中国画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关键一点是中国画的情趣是和用笔用墨等工具材料分不开的,重点在于笔到墨随,有笔必有墨。在学生的入门阶段教学生进行水墨练习,让学生体会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变化,感受中国画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从学生的经历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使用过这样的工具进行绘画,但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曾经见过这样的内容,他们喜欢也愿意亲自去尝试这样的新事物,在亲自的参与中感受到了笔墨的情韵,也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用赏析为导向,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美术教学中落实国画教学的任务要求,除了使学生感受中国画工具和材料的特性,也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了解和熟悉在国画绘画中的笔墨的应用,来深化学生对国画的理解,提升兴趣。

欣赏一些名家作品,对学生来说机会很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一些名家的作品,来培养他们的赏析能力。徐悲鸿大师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在赏析这幅美术作品时,为了深化对于这幅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把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向学生进行阐述,那就是在日本全面侵华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徐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中,以自己的画作在国外展售,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救济祖国穷苦人民,使学生赏其画、闻其人,感到亲切又倍受鼓舞。

三、以临摹为手段,掌握基本表现手法,激发学习欲望

临摹只是中国画教学的一个手段,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反复、枯燥的技法训练,也不是所谓的“依葫芦画瓢”,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艺术大师的表现手法。俗话说得好,“学其上上,得其中中;学其中中,得其下下。”临摹要有法有变,初始临摹,教师要示范重点,丰富多样的范画既展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也为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和个性的创作提供了参考的素材。

四、以创作为目标,升华学生水墨情结

中国画教学不可局限于课内,要课内、外相结合,现在的学生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想象力十分奇特,他们作画无拘无束,绘画作品从内容、构图到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大胆的体验中,提升国画的表现技法与表现能力。教师对用笔的技法,物象的形体不必做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让学生自主实践,多用鼓励性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大胆作画,创作出符合学生的感性体验、充满活力和时代朝气的优秀作品。为学生在班级和学校里开展小型画展,展示创作的成果,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国画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和作用,它无处不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玄妙哲理,用笔的提按、始转、线条的刚柔、明暗,墨色的浓淡、润燥,构图的疏密、虚实,色彩的对比、调合等等无处不体现了东方古代朴素的辩证原则。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训练的同时,美术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美术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意识,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国画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水墨画教学中发挥文化的的引领作用。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徐悲鸿画集.徐悲鸿绘北京出版社

[3]小学美术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4]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国画中国画绘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国画欣赏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