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效评价唤醒课堂无限精彩

2015-07-17刘丽红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563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融化思维评价

刘丽红(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56300)

以有效评价唤醒课堂无限精彩

刘丽红(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256300)

课堂上的即时评价相对整个课堂来说是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却又是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科学而机智的评价能有效推动课堂发展,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在课堂上的“三言两语”也是别有洞天、大有可为的,有效的即时评价能催生无数的课堂精彩。

课堂是活的课堂,充满未知的变数,它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我们在运用即时评价时有时却来不及仔细推敲,有些问题也无法预设,因此,课堂上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引导,往往会坠入低效课堂的迷雾之中。例如,我们上语文课时,经常要求学生展示朗读,这个学生读了,教师说很好,那个学生读了教师还是说很好,第三个学生读后教师依然照旧评价,在这种单调的评价中,学生不知道怎样才叫做读得好,好在哪里?学习兴趣会逐渐淡漠,特别是有些学科,不是一个对与错、好与差的评价就能到位的。

课前我们经常进行预设,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却不见得在预定轨道上运行,比如,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在认识“愚公不愚”之后,多数学生对愚公精神大加赞赏。可是有个学生却在嘀咕:“什么发展的眼光啊,骗人的神话!愚公就是死脑筋一个,搬家不就完事了吗?”很快,其他学生陷入了沉默。显然,学生的思维遇到了现实的冲击,有些学生已经不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了。这时候教师说:“你的认识是错误的,本文弘扬的是他的精神,我们就要学习这一点。”这种生拉硬拽的评价,定会让学生不服,甚至伤害教师的人格魅力。

其他情况如教师独霸课堂,对学生的发现不予评价,或者一见错误答案、对问题学生马上言语棒杀、眼神秒杀,这都是不完美的课堂行为。机智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及时捕捉有效的课程资源,通过机智的课堂评价推动学生认识的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信心。

下面我分享几个有效评价的教学案例。

一、科学合理评价,向完美课堂努力

课堂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鼓励,更在于指明方向。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教师首先要吃透文本,做到心中有数,着眼于学生发展,表扬要有针对性,批评之中不忘鼓励,把课堂导向高效。有个大家熟知的案例:“雪融化后是什么?”学生1:“是水。”学生2:“是水蒸气。”学生3:“是春天!”当教师称赞一个学生的答案为最好时,往往会伤害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看有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刚才三种答案都对,但是第三个答案充满诗情画意,我更喜欢!大家的看法呢?你也会找到精彩的答案!”于是很多精彩答案如雨后春笋:

“雪融化了变成流水淙淙。”

“雪融化了变成飞流直下的美景。”

“雪融化了变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雪融化了变成丰收。”

这个案例中的教师评价科学全面,既肯定了学生的可贵之处,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的话犹如一粒石子,投进学生思维的净湖,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精彩纷呈,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教师收获了开放思维的硕果。

二、在评价中有效追问,引导探究

有位教师在上《满井游记》这堂课时,帮助学生分析:“《小石潭记》以写‘小’为美,《岳阳楼记》以写‘大’为美,《满井游记》以写什么为美?”学生展示的有:1.“以‘淡’为美。”(春意不浓)2.“以‘彩’为美。”(色彩丰富)3.“以‘初’为美。”(初春时节)……

教师对第三个学生说:“我很理解你的意思,但是‘初’这个词一般不单用,你能换个词表达这个意思吗?”学生说:“改为新!”“好,非常聪明。”又有学生说以“澈”为美,听了刚才的评价,很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为“净”。教师评价道:“改一字,尽得一个干干净净的春天!”这里,老师对不到位的答案没有全盘否定,而是变评价为追问引导,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替换词语”完善个人思维,维护了学生已得成果,又进行了有效延伸。

三、丰富多样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学过课例《白雪歌》,在案例中,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了演读、诵读、唱读的展示,教师评价第一组,既指出了表演与朗读配合的不足,又鼓励了作为“第一个”的勇气;对第二组的评价,教师加上了简单的肢体语言,形象生动,简单到位;第三组,大力表扬学生的唱功,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教师本着鼓励的原则既肯定了长处,又指出了努力方向,评价语言富有针对性,中肯贴切,学生当会不失勇气,更上层楼。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是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这个思考很有价值!”……教师丰富多变的评价语就像饭菜里必不可少的调料,给课堂带来多滋多味。

四、放手自评、互评,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经常要求学生写批注,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书上,如果教师不予评价,会影响学生认知,如果逐次点评,又无必要。这时候不妨放手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在自主的展示交流中,学生应该会发现问题,有所积累。

学习《变色龙》这篇课文时,我曾让学生自主交流个人的批注,有个学生在事后告诉我:“我发现文中的赫留金其实是个无聊之徒,这个人在被狗咬了以后大喊‘伙计们,别放走它,哎呦、哎呦……’说明他被咬的并不严重,如果一个人被狗咬得厉害,会先‘哎呦、哎呦……’这个句子的顺序告诉我,他本意是不是就是要敲诈一笔钱呢?老师,你说是吗?”……听到这些,我深有感触,我想这也许是教师评价难以导引的精彩。

有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而评,而是为达成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服务的。因此,课堂评价要适时、适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或善意的批评,在课堂上掀起头脑风暴,唤醒课堂的精彩。也许就在我们的三言两语之间,做到这一些,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理论,吃透文本,做好课堂观察与反思,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让课堂因评价更高效。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融化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起融化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冰如何开始融化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