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数学课堂的科学构建

2015-07-17李素岩贾印山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周吕联小053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型师生小学生

李素岩 贾印山(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周吕联小053500)

创新型数学课堂的科学构建

李素岩 贾印山(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周吕联小053500)

本文以创新型数学课堂的概念介绍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简单阐述构建创新型数学课堂的重要性,最后从创新教学氛围放飞自由想象、创新教学过程彰显主体作用以及创新教学评价实施赏识教育三个角度详细阐释创新型数学课堂的科学构建。

小学生教师数学课堂创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落后的传统说教。小学生在机械模仿与重复训练中认知本能和创新潜能遭到束缚,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低下。因此,以提升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归还小学生学习话语权的创新型数学课堂应运而生,渐渐成为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创新型数学课堂

创新型数学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甘居课堂教学的“二线”位置,将数学课堂的主宰权和话语权还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友好合作共同探究,真正成为数学认知的主人和数学知识的实践者,从而给予小学生展现自身认知本能和创新潜能的好机会,实现了数学课堂的主体化、高效化和科学化,成功构建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构建创新型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创新型数学课堂能够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好机会,小学生能够在互帮互助、协作探究中成为数学认知的主人,从而使小学生的认知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构建创新型数学课堂能够调动小学生数学认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小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认知热情,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幸福发展。

最后,构建创新型数学课堂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认知环境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真正实现小学生数学认知的三维目标。

三、创新型数学课堂的科学构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一)创新教学氛围,放飞自由想象

数学认知需要学习主体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传统数学课堂中的清规戒律和死板照搬恰恰成为小学生放飞自由想象的“拦路虎”,极大地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解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身心束缚,还原小学生快乐、自由、开放的认知状态成为新课改的首选突破口。我国著名学者吴洪成先生也强调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倡导为小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借助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生命灵性,激发小学生数学认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而宽松、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无疑就是构建教学情境的第一步,是小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开动机器进行创造性课堂学习的前提条件。另外,小学生胆子很小,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能够消除小学生的害怕心理和畏难情绪,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欲望,非常有助于小学生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宰”。

(二)创新教学过程,彰显主体作用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拥有课堂教学的话语权,是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以及课堂活动的主宰者。小学生也因此在“绝对服从”中成为说教活动的被动接受者和“牺牲品”,本应充满生命灵性与快乐体验的数学认知在机械模仿和重复训练中变得苍白无力,生命体固有的认知潜能和创造本能遭到忽视和浪费,小学生只好在教师的“独角戏”中呆若木鸡随声附和,课堂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科学定位师生角色,实现师生完美分工,才能构建出最优化的高效数学课堂。

教师要主动从课堂“主宰者”向“幕后英雄”转变,积极由“一线表演者”向“二线指导者”转变,将数学认知的大舞台百分百地留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积极交流主动沟通,快快乐乐地成为数学认知的真正主人,发挥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地位与小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结合,激发小学生自身固有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推动数学课堂的高效化、主体化和科学化发展。

(三)创新教学评价,实施赏识教育

传统课堂不但因为诸多的清规戒律而束缚了小学生的手脚,而且还不注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无法给予小学生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开发出教学评价的教育价值。教学评价不仅是师生之间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还能够推动师生间人际关系的科学发展,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还能够提升师生间的情感融合力和凝聚力,使教师的指导行为更具感召力。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自信,学会快乐,学会探究,体验成功。素质教育强调小学生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以此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兴趣,唤醒小学生对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小学生高效开展数学认知开发出强大的情感动力,非常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认知的良性开展和高效进行。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评价的教育价值,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大幅度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认知中的情感体验,真正构建出快乐数学和幸福课堂。

教师积极探究创新型数学课堂的科学构建,主动探索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之路,能够科学构建出小学生“主宰”的主体课堂,发挥小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创造本能,直接促进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人性化、科学化发展,为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1]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学报,2000(4).

[2]王庆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7(8).

[3]聂艳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3(1).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创新型师生小学生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麻辣师生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