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7-17李佳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0660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新能力美术

李佳(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066000)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李佳(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06600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所以,在小学阶段结合学科特点,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小学美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当前学校教学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少儿美术教学是对儿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美术活动是儿童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语言,它赋予儿童的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善感的童心,更给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空间。儿童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养成。从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状况来看,美术教育方面的教学工作还不够系统,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还是有待提高,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事实上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成长需求的。

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求知欲强,喜欢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意味着他们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一个开放性的美术空间对学生说就显得很重要,他们的美术表现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投入。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因力求做到为儿童提供开放性美术活动空间,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需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还只是停留于表面,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于美术的理解只是存于表面,在要求上不要把美术教学理解成为教孩子“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一味模仿,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课程。这是非常不利于美术学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和智力开发的过程,这样在美术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学生学习成长最大的内驱力。从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特征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比较重,喜欢学习新鲜的事物,喜欢挑战自己,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来说,学生们喜欢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展现自己对于美的认知。教师就可以结合这种心理特征,给学生呈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素材,作为他们探究学习的内容,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思考能力

也就是说,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

1.要鼓励学生放开思考,扩散思维,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

2.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

3.要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的思考力。如,在《各种各样的线》一课中,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直线和曲线,问大家:这可以组成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讲大海、草原、高山的,有讲斑马线、汽车、雕塑的。引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不可支。

三、重视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

1.新时期的教育提倡要充分地落实生本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线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在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新课改下教学的要求。事实上,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角色的变化,对教师自身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对于教材、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环节预设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这两个方面,无疑需要教师付出更多。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教学来说,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小学生喜欢接近教师,喜欢听到教师的指点,特别是表扬和肯定。作为美术教师来说,要给学生一个平等、开放的交流课堂,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创新性的思维和做法予以及时的褒扬,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如:风景写生、版画材料收集、学生画展、参观博物馆、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其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如,在《有趣的拓印》一课中,在讲授基本制作方法后,带领学生去教室外采摘树叶、小草、石头,学生通过对材料剪贴、组合、染色等手法,制作出各具特色的版画作品。在助残日活动中,走向社会作了一次专题展览,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另外,美术欣赏教学也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美术欣赏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赏析的选材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兴趣,为他们绘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优良个性品质,将成为检验教学成败的关键。美术教育、教学更应发挥其具有的独特作用,倡导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目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针对学生年龄性格特征,接受能力特点,更新学校美术教育观念,完善课堂教学设置,为少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配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工具,挖掘优质的社会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创新性游戏教学活动,完善美术教学组织引导,多层面组织开展艺术感知实践活动,引入创意思维进行教学,方能真正提升学生创造力,令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勇于奋斗、不断努力,以掌握丰富的学习技巧,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

[2]李力加.反思与感受——价值观决定教育观及教学效果[J].少儿美术.2002(6).

[3]顾华平.关注学生的“细微创新”.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新能力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