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5-07-17曹存柱河北省宁晋县北河庄镇东陈学区05555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荷花创新能力思维

曹存柱(河北省宁晋县北河庄镇东陈学区055550)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曹存柱(河北省宁晋县北河庄镇东陈学区05555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富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意志、情感和行为等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创新能力优化教学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我们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教学时满堂灌,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制下去。

而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高分的学生,更多的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怎样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好学习的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

二、教师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一核心,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师生之间是良好的、民主的、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科学地安排时间、灵活地设计教案,课堂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习,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疑,让学生解疑,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在课堂中要给学生以自由,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猜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甚至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自由驰骋的空间,让学生在创造中吸取知识、训练思维、孕育个性,着力培养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以少数学生为配角,以多数学生为群众的课堂演出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表现。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格式。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我创设满池荷花盛开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荷花挨挨挤挤,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荷叶的多,按花开的不同程度描述荷花的美,还能概括性地描述满池荷叶荷花的整体美。

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热情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如荷花未开、半开、全开的形态各异,以及绿叶红花的相互映衬,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或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或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等;引导学生据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如教《小摄影师》一课,课本结尾言犹未尽,可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学生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小男孩再来的可能性很大,理由是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这一强烈的愿望促使他必须还会再来。”有的说:“高尔基如此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热情接待。”

四、教师要更新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往往就要求所有学生用掌声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教师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能互相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因此,可以向每个学生发三面牌子,分别是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牌。红牌代表反对;黄牌代表基本赞同,但有补充;绿牌代表同意无意见。让学生用举牌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后再阐述理由。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主动向教师提出质疑。这样做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师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才能在教学彻底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要相信学生们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培养起来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应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如在班队活动课上自编自导小品或课本剧,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教室专栏里张贴自己创作的作品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表现中不断创新。

总之,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勇敢创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学生创造思维的沃土,一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天空。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荷花创新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