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学生错答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5-07-17张红花江苏省南京市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210031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零点成因课堂教学

张红花(江苏省南京市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210031)

课堂提问学生错答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张红花(江苏省南京市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210031)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学生的回答常会出错,教师要认真研究成因,寻找对策,对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课堂提问学生错答成因分析教师应对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课堂提问,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获得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问中,学生的回答常常不尽如人意。这些错误的回答固然会使教师产生失望与懊恼,但是课堂因差错而精彩,不少教学灵感就是从差错中来。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分析错误的成因,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师生就能在分析和启发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相互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学生“错误的”回答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预想,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找原因。

(一)学生固有知识的影响

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或过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与方法对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干扰,成为学生答错的诱因。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1918—2008)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

1.学生在学习中会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

2.学生容易将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不仅有正向迁移作用,常常也有很大的负向干扰作用。我们常听学生说的“想不通,想不明白”,实际就是这个意思,所谓“想”,就是“他想去同化”,结果没法同化成功。

例如,在学习《难报三春晖》中“孝敬父母”的内容时,学生容易将孝敬理解为孝顺。因为生活中,父母长辈对孩子进行的孝文化教育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听父母的话”,社会对一个子女是否“孝”的评价用语就是“这孩子听不听父母的话”。这孝即顺,从而干扰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正确的孝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二)教师高估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的问题难度较大

教学设计必须契合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堂提问所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解决,也不能超越多数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无论从知识、阅历还是理性思维,学生都是无法比拟的,因此,一些问题在教师看似简单,对学生却可能难以理解。

例如,有教师在教授《严也是一种爱》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代沟?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学生或是答不出来,或是胡说一通。显然,这个问题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回答。如果换个问法:举一例说明你和父母在接人待物、言行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学生就有话可说了,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代沟实质是因为年龄差异而导致的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

反馈评价3 当方程的根用公式法不能求解时,可通过其相应函数的零点来解决,这正是“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灵魂.问题14表面上是求函数零点的个数,实质上是为彻底解决方程根的问题寻求新的出路.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体会解方程求函数零点和利用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探寻零点的差异,同时,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零点的惟一性证明,需要借助函数的单调性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加深了对函数与方程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师问题设计不严谨、甚至有歧义,也会导致学生答不好

一个笼统的、含混不清的问题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找不到答题的方向,甚至连思考的兴趣也会随之消失。

例如,有教师在教授《男生女生》这节课时,为了渲染气氛,播放一段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然后设问:你听后有何感受?学生一时茫然,不知从何说起,于是答案天马行空,各种各样,显然背离了教师设计的初衷。但是如果改为:你对这首诗中哪一句印象最深刻?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就会有的放矢。

(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听课不专心、审题不清、概念混淆、知识不牢、能力不够等等也会使学生答题出错,或是离题万里。尤其是政治这种“副科”,学生上课不愿意认真听讲,更别提积极思考了。

二、对于学生错答的应对策略

(一)要努力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

(二)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科学性、趣味性、阶梯性、实效性的统一

教学的精髓重在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重在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搞清楚四个问题:为什么要发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课堂提问必须讲究其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合理的课堂设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说知识是水流,课堂教学是开渠,问题设计则是引水入渠。好的问题串设计既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想答、敢答、抢答。

(三)控制提问的频次,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注意搜集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难”

课堂提问的频次要有度,要把讲、问、练有机地结合,“满堂问”和“满堂灌”一样不可取。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要引导学生把准思考方向,扩展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在教师“问”的时候,教师要有耐心等待“答案”出来,要注意搜集学生的答案和窃窃私语,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只有新颖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与解决,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地被激活,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才能得到激发。正所谓“疑,思之始,学之端”。

如果说提问是一门艺术,对学生错答的反思则是对艺术品的精雕细琢,更考验教师的智慧与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多反思,细心体会课堂提问的技巧,不轻易放过学生在被提问答题过程中“答非所问”,教学能力才能快速提高。

[1]奥苏伯尔.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Grune and Stratton).1968.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零点成因课堂教学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科数学第21题的五种解法
一类Hamiltonian系统的Abelian积分的零点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
可以选取无限远点作为电势零点的充分与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