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

2015-07-17钱居正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石家磨小学748106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情境

钱居正(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石家磨小学748106)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

钱居正(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石家磨小学74810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感悟生活,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并且灵活掌握各种朗读方法。

阅读教学朗读兴趣情境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感悟生活,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朗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体验,可以让学生情藏于心间。朗读也可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在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那么,如何让朗读为语文教学真正走进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呢?

一、阅读教学中,让“读”占鳌头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五花八门的教学形式一涌而现。一线教学工作者也在马不停蹄地探索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也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对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多媒体已经完全走进课堂,大有无课不用课件的趋势。语文教学走到今天,我们可真正应该反思,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我认为,朗读最重要。读课文,其实质是实现学生和文本的第一次对话。所以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朗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功,所以要让学生多读。多读既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第一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句中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读完课文后,两个“不可估量”会给你内心一种什么样的滋味?真是一石激起千波浪,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生活情感、生活体验不一,因此,有的学生说:“可惜。”有的学生说:“悲哀。”有的学生说:“痛恨。”有的学生说:“愤怒。”接着让学生带着各自的感受、体验品读课文,再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地品读,让学生读出“可惜、悲哀、痛恨、愤怒”等心情,用心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有朗读的强烈愿望,才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令学生吟诵,要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方法很多。根据小学生对画面的情有独钟,所以可以利用教材中充满童趣、色彩鲜艳的插图,也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制作课件,用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去朗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当然,朗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示范朗读,同样能使学生发生兴趣,并尝试去模仿。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会形成一个小小的朗读世界,独特的朗读模式。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积累丰富语言。在朗读过程中,必然会融入自己情感,做到了生本的对话。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朗读教学中,音乐也不可缺少。动听的音乐,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感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领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所以,配乐朗读一篇篇课文,会收到特殊的审美效果。记得有教师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他选用的背景音乐就是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尤其在朗读“攻天险”部分时,选用了第八乐段“九里山大战”一章。这段音乐扣人心弦,激荡澎湃,以古曲特有的表现手法,演奏家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正好表达了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反映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同时也再现了那段刀光剑影,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教师朗读时也能把握轻重缓急,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不觉使人感到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感染力异常强烈。

三、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

谈到创设情境时,我们就会想到现在语文课堂上盛行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往往会用多媒体代替文本,不是让学生读书本上的课文而是读屏幕上的字幕。这样的朗读,因为多媒体的精彩画面而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思考。做为语文工作者,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语文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阅读教学根本的就是要让学生去读,放开去读,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才得以交流品味,才能使学生展开想象,实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才能塑造个性化的情感解读。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让现在的科技进步取代语文最真的内容。不能用直观图像取代语言感知,更不能用解说抢占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所以说,所谓的“情境”,不是喧宾夺主的多媒体课件,也不仅仅是教学挂图、卡片等,情境的创设者——教师的入情入境才是关键所在。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教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如在设计《月光曲》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以后,就可以启发学生换位阅读,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样?学生若有所思,边读边设身处地地沉思起来。当读到“盲姑娘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的演奏,却又怕哥哥难过,安慰哥哥:‘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一段时,学生被主人公的善良红纯洁、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所打动了;当学生读到“贝多芬……推开门……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眼睛瞎了”时,震惊地说:“是她吗?这就是那位善良的姑娘吗?她虽然身患残疾,但意志是多么的坚强啊!”这不仅形成了生本的对话,而且还尝试了作者和学生的对话,实现了共鸣,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四、掌握各种朗读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朗读,充分地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朗读训练。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范读,可以营造课堂氛围,有效破解课文朗读的重难点。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教师配乐配画面朗诵,便能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世界。自由朗读随意性大,给学生想象留有余地,如课文《在山的那边》就是学生自由朗读的最好课文。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朗读。表演式朗读,是把朗读与表演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展现动作,展示丰富的表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作品的意蕴。如朗读《海燕》就是如此。指名学生朗读,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这种朗读方式,传达出教师的信任与肯定,会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对于课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的语段,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以及描写精彩的句段,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