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5-07-17李金财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初级中学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体育

李金财(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初级中学066500)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李金财(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初级中学066500)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代健康理念不仅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还要求其心理健康。因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和内容。学校体育教育是德、智、体三项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在现代健康新理念倡导下学生健康形成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以其轻松的教学氛围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主动接受。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青春期心理变化及研究,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严格课堂纪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督能力

纪律教育是体育教育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这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健康心理,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认真练习,使学生养成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影响,总能集中注意的习惯。教师在上第一次课时,首先提出体育课的纪律要求,如要穿运动服、运动鞋,迟到要报告并说明原因等。要加强纪律教育,养成遵守纪律、维持良好教学秩序的习惯。在教学中,通过队形调整,队形练习等,培养学生自己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同学间还有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自觉地客服困难,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给予评价和鼓励,以提高和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二、注重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健康形成的基础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方向教育,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重要条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养成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我就注重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利用学生自制课堂纪律进行约束,形成良好的学习、练习习惯。其次,我还注重榜样模范的力量效应,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对凡有乐于助人的学生予以鼓励、表扬,同时还注重培养小组长,由小组长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这样,学生既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鼓励学生自主活动,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教师要看到学生自我锻炼意志的愿望,并鼓励他们自主活动。如对自觉性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可引导他们自己制定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并指导他们正确分析主客观情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学生在明确行动目的,了解困难过程以后意志锻炼收获更大。我在每周每班中将一节体育课定为小组自主活动课。要求学生自己组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素质练习或游戏进行活动。学生积极性较高,他们愉快地玩起了跳绳、打羽毛球等日常游戏,也自觉组织篮球赛,往返跑等体育活动,运动场上往往笑声不断。同时,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本小组规定,不用教师加以管制。整节课,学生都体现了积极、自觉的良好心理品质。同时,这种效应还延伸至课外及自习课,在课外活动及自习课话动中,学生也能自觉、积极地参与。

四、帮助学生正确的认知,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时将心理倾向于活动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以便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力和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为他们树立自信心奠定基础。有自卑思想的学生,大多是性格懦弱、思想抑郁的学生,几乎没有尝试过成功的喜悦,很少受到教师的表扬。体育教学中,体育技能较弱的学生常常表现为不敢尝试,不敢参与某项活动或练习。教学中,我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表现,适时地鼓励他们参与体育运动,敢于尝试。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积极练习,并适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如在一次排球课上,一个自身协调性不太好的学生垫球姿势不太标准,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不敢做动作,经过教师的鼓励,他大胆尝试,最后可以大方的在同学面前做动作。

五、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现在的学生往往在家中较受宠爱,因此常表现出霸道、自私、缺乏爱心等。为了培养学生爱心,让学生相互关心,每新接一个班,我就规定一条体育课堂纪律:积极汇报,大胆说话,发现课堂中有学生不适应立即向教师汇报。学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课堂中发现有人不舒服,就会马上来报告,我就及时处理,同时还安排相应同学去照顾。既避免了课堂意外的发生,又充分调动学生相互关注、相互关心。时间长了,学生对体育课中常见运动反应症状有了一定了解,对一些常见症如:中暑、肌肉痉挛等能边报告边处理。学生间相互关注、关心了,学生关系融洽了,班级更团结了。

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

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确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较少经历挫折。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有意地为学生创设一些“困境”,逐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在体育训练中,某一项目完成得不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完成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思考,找出不足,思考怎么克服,并积极再次尝试,直到成功。另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我累了”“我不干了”等这些话很容易使人自暴自弃,如果有了这类想法,应尽快打消。

七、教师以正确的教态、积极的心理影响学生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十分重要作用。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常常和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乐观的心境,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影响着整个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情绪,同时要有宽容心理,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积极帮助学生,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这是一个长久、深远的课题。如何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得更好,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这一些课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1]苏成栋.体育教学心里解析.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3]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体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