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反思

2015-07-17张素玲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0544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交际师生英语教学

张素玲(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054400)

对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反思

张素玲(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054400)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今天英语教学的需求。从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趋势来看,互动教学已迫在眉睫。认真分析研究课堂互动教学的拦路虎,并采取相应的反干扰措施,是构成课堂互动教学的必然之路。

课堂互动教学新思路干扰策略

一、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

英语新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是指引者,学生是跟随者。通过学生的感知、认知、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等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一起欣赏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变成了重复的背诵和默写;另外,在应试教育这种高考的片面压力下,英语也跟着陷入题海战中。所以,英语作为交际用语的功能消失了,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以及英语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新鲜感远远地被抛在脑后。

从当前来看,高中英语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英语教学缺乏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变得非常被动,教师从学生那里也就得不到可理解的语言,师生之间也缺乏沟通,这样不但不利于英语学习,而且学生参与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也就少了。这显然不利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为适应现代英语需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应该进行必要的交流,这样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也就真正体现了它的交际功能。

二、课堂互动的探讨

我们从两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首先,从国内学者来看,课堂互动是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的一个名词。20世纪中期,人们开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考虑影响语言的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语言的使用能力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提上了日程。这样师生互动就逐渐被引入课堂并推而广之。从而在课堂上就有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互动形式。由于课堂互动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课堂互动的概念并且开始着手研究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互动与角色有一定的联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像教师和学生在演一场有声有色的的电影片段。马维娜指出“互动是角色的互动,角色是通过互动表现出来的”。陈振中更直接把它叫做“课堂角色互动”。李虹认为人际互动是人的交际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应作为研究的主体而不是作为附着因素来加以讨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课堂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理解。另外,社会学家郑杭生对于社会互动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课堂互动作为一种具体形态,具有社会互动的特征,即互动双方信息的相互传播和相互依赖的一种活动,在此基础上,课堂互动可简要地概括为教师和师生之间因教学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另外,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的逐步发展,即对课堂互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探讨。

对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只有10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显然更落后一步。在《1951年草案》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课堂互动教学,《1988年义务教育大纲》仅提出了“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英语显然得到一些重视。

从2000年开始系统提出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要求。课堂互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2003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推行自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提倡学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创造教学情景。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并且充分发挥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用语的能力。

三、干扰课堂互动的因素

(一)传统的教学意识

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是制约、干扰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的被动性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做机械灌输的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英语本身的特性也没有发挥出来。

(二)过大的班容量

干扰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另一因素是班容量过大。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且使更多学生接受高中教育。高中扩招,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70人,甚至达到80人。大班教学尽管有优点,节约人力、时间又经济,但也有相对的缺点。它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普遍发挥。同时也抑制了英语是用来交际的这一特性。这样极容易造成两极分化,没有给后进生提供可行的机会,使不少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辍学。

四、有效的互动模式

(一)新课改对互动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大胆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尤其关注那些性格内向、少开口的学生。尽可能为这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达到大问题帮着解决,小问题自己消化;使学生们能充分地表现自我,有更多提升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有自信心。教师多给学生营造和谐的、互相交流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更有助于互动教学在课堂上的推广和应用,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对语言运用的促进作用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英语、运用英语,即运用英语来交流、探讨,最终达到英语是一种广泛的交流工具。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采用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大组辩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建立互动教学模式。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出题,让学生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多地用英语思考、分析,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交际师生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