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浅谈

2015-07-17黄桂玉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娄丈子总校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师

黄桂玉(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娄丈子总校066500)

初中物理教学浅谈

黄桂玉(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娄丈子总校066500)

初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知识学科,教学目标要求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度,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和丰富。教学策略“新”,则教学效果“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是最高的教学技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同时物理课堂的高效性一直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见解。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刚刚接触物理实验时兴趣浓,然而随着教学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发现物理很难学,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初中物理,知识面虽然还不够太广,难易程度也不是很深。但是要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老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尽量做到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尽心设置问题,让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以联系生活情境,有的学生弱视,带着凸透眼镜透,通过镜片,可以看到眼睛被放大;通过圆形鱼缸看缸里的鱼,就会发现鱼变也大了;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发现筷子在分界处折弯……这些现象是为什么呢?对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起来,却有一定困难,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去学,就很容易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二、分组进行交流,合作学习

认识学生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听课表现,学生间的友好关系,以及男女学生的比例,在班级中基本按7人一组分开,各组设立小组长。小组长主要负责带领本组组员共同学习,相互帮忙,实行你追我赶的迈步前进,各组员心目中不甘示弱,在组与组评比中增强竞争意识,让比谁组第一,谁进步最大成为一种动力,设立档案袋,作好记录,定期公布成果,一般每月一次。

当小组中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组与组之间相互合作商讨,也可请教学习委员或科代表,若都不能解决时,教师再参与引导,提示或帮助。

有时教师可给各小组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先让个人独自在规定时间内行动后,再小组合作,相互争执、校对,以组为单位上报成果。最后再让组与组之间循环交流,达到互补遗缺。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好信息采集,紧接着组织各组进行交流评估。这样学生会变得更积极、自由、自主地学习。

三、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提出问题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设制疑问,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引导探究

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切的方法是什么。”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勇于探索。

(三)评价总结

通过以上环节的活动,学生得到了信息与思维的结果,教师对小组和个体的整个学习活动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将假说上升到结论、规律。

(四)应用迁移

用科学的过程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初中学生每节课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其余为无意注意时间。我们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优化教学结构,以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要较好地抓住两种注意力转化的契机,即在有意注意的最佳时间内讲授新知识,并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多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媒体单一的传播手段,它把图文、声像等信息通过有机的整合,从而对学生的眼、口、耳等多感官形成刺激,因而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不会觉得疲劳,也更有益于对知识的记忆与保存,有效缩短了教学新知识的时间,尽量让学生在有意注意时间里理解知识。这样就可以留出较多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知识,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及练习的密度,拓宽学生知识面。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考由易到难,思维与注意易于集中。由于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其物理教学效率比传统教学手段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教师应选用一些日常的实验用品进行实验演示,然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让学生也能够从自己的周边生活着手,找出自己可以利用的实验物品和现象,以提高学生兴趣、思维发散力、观察力和物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分别找出10中有关力的实例或者其他疑惑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在下次上课的时候与学生共同分享。A生的实例为:汽车的运动,提物品,背书包……甚至是地球的运转,前面的例子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明白的,那么地球的运转呢?是什么在推动地球在运动呢?这样的引导不仅能够扎实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更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惑,使学生拥有了探索的眼光和能力。长期这样的引导不仅有助于对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以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周边的生活,加强其物理思维习惯。

六、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激励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成功,尤其是对差生,要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进步,加以肯定,同时又要适当地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又能让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只有树立这种学生观,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期待与鼓励;而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这种期待与鼓励,也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更加坚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所在。

总之,在课堂和谐高效性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挖掘,还会有更多的经验总结出来,高效课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理想的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实在的课题,它需要我们教师毕生去追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和深入的实践来推进这个问题的研究,努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摇篮。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超市,体验生命的乐园。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教师
只因是物理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不是教物理的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