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5-07-16孙险峰

科技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孙险峰

摘 要: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一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该文以素有国家黄金玉米带之称的辽宁省双辽市为例,研究了“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了实施背景分析、主要目标以及工作过程,以期为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忙生产闲经营 岗位轮动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48-01

1 實施背景

双辽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素有国家黄金玉米带之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同时又是畜牧业、林业基地县,对农牧业、林业发展有着区域优势,近几年工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又一支柱。但是,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一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是思想观念落后,集体经济薄弱,抗风险能力弱。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三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一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一线懂技术的人才匮乏,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校企合作不够紧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需求。

2 主要目标

以培养有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强技能、能管理、会服务、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围绕当地农业生产特点,以现代农艺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完善符合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要求的“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规模化生产服务。

3 工作过程

3.1 开展市场调研

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专家座谈会、走访调查、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对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和毕业生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巩固和提升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在河套地区突出发展水田;沿主要公路和铁路地区,大力发展蔬菜和瓜果等棚膜经济作物;沙坨地区除平洼地外,主推花生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以“三年攻坚战”为载体,加快推进畜牧业扩能升级、提质增效;以建小区、扩园区、创名牌为主攻方向,打造具有双辽特色和精品名牌的畜禽产品加工基地,使畜牧业成为双辽的大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商贸物流业。不断加强玻璃山镇牲畜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玻璃山镇打造成东北地区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依托,积极支持博来德建设内陆物流港,切实把农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2 创建“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根据双辽市农业产业链的特点以及农作物生长周期为一年一季的特点,本专业构建了“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3.3 构建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按照确定的农艺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个模块完成,两模块同时在不同区域间,根据不同区域内所种植的农作物生长周期情况,进行季节性灵活交替进行。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由当地农业结构的种植特点,确定相关的学习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文化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精品课程)。

3.4 创新教学模式

与企业深度融合,改革以“课堂讲授型”、单一的“理论+实践”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创新“五位一体”实景式教学模式。同时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及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结合专业特点,以现代农艺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完善符合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要求的“忙生产闲经营-岗位轮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5 创新考核评价模式的制定

将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统一起来,将行业标准、企业技能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融入到课程的考核标准中,创新“项目过关式”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

总成绩考核(表1)公共基础课由项目考核(70%)和期末考核(30%)两部分组成,专业课由项目考核(60%),技能考核(20%)和期末考核(20%)三部分组成。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考试(笔试)+实验(操作)考核的模式,加入所占比重最大的项目考核,项目考核(表2)即任务考核+过程考核。各教学单元单独进行过程考核,所有教学单元的成绩综合确定项目考核总成绩。各教学单元的任务由师生共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平时的项目完成过程,符合创新“项目过关式”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九仙,曹授俊,张孝和.工学结合“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2010(2):59-62.

[2] 赵存河,高职教育弹性学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 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