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县公共图书馆对“农家书屋”的业务辅导

2015-07-13李玉英

群文天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书屋农家

李玉英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村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由政府统一规划实施,在行政村建立,由农民自己管理,具有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等阅读视听文化服务设施的,能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场所。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读者图书资料匮乏,信息资源相对闭塞的状况,促进了农民学知识用知识的高潮。湟中县“农家书屋”从2009年开始建设,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现已建成“农家书屋”393家,对促进全县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村干部兼任,而且管理员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懂图书的分类、编码、上架,对图书管理不熟悉,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农家书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而与“农家书屋”相比较,县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较强,有很强的优势,而且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内图书事业的中心枢纽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中心,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协助农民办好书屋,使书屋成为农民的精神“加油”站,技术指导室,是县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县公共图书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农家书屋”的业务辅导。

一、建立县图书馆员联络指导制度

根据“农家书屋”的数量多少,分布情况,县图书馆可指定适当数量的馆员为“农家书屋”的辅导员,采取网络联系、电话咨询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并及时将“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备案,能够帮助解决的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如图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业务问题,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遇到的组织、布置、主讲人的邀请等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协助动员当地社会力量捐助,另一方面逐级反映,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帮助和指导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把“农家书屋”办成名符其实的“农家”书屋,把农闲时的农民娱乐阵地从麻将桌和小酒馆转移到“农家书屋”,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

“农家书屋”由于管理者和读者的特殊性,存在着诸如上面所述的一些问题,同时在管理培训方面也要采取灵活实用的方法。县图书馆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使得图书管理员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与农民读者打交道、为农民读者服务的经验,这就为承担培训提供了保证。因此,县级图书馆可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馆内业务骨干集中讲授,其他馆员根据各自的经验进行经验介绍、座谈、交流、手把手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比如对“农家书屋”操作的业务流程、中国图书分类法、图书借阅、图书保管制度、管理方式的多样性等系列可采用集中讲授式的培训;对“农家书屋”的功能与作用、开放时间的固定性、借书和还书的期限,图书毁损的处置等可采用交流、座谈、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帮助书屋管理员尽快进入角色,才能尽快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农家书屋”也才能真正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应有作用。

三、帮助“农家书屋”走图书收藏特色化道路

“农家书屋”的设立,旨在丰富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其目的是指导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生活中婚姻家庭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赡养继承问题,生产中的种植养殖问题。“农家书屋”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不同,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也有差异。湟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因此“农家书屋”的建设要根据各村的特点配置图书资料,比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较多村镇,多配置一些法律咨询服务、技术技能方面的图书,对于距离城市较远,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村镇,多配置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这样既避免部分图书资料因闲置造成的浪费,又能使“农家书屋”的发展各具特色。

四、协助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农民读书兴趣,提高农民阅读能力

“农家书屋”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解决农民读书难、购书难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民读书和阅读习惯,提高农民素质。县公共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开展读者服务宣传活动,可以利用自己举办读书活动的经验,协助“农家书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引向深入。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县图书馆要主动参与“三下乡”活动,在活动中把“农家书屋”作为文化下乡活动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联合举办系列服务宣传活动,如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与“农家书屋”一道举办农业实用技术书籍展览宣传,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从而提高农民对“农家书屋”的认知度,进一步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发展。

五、帮助“农家书屋”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建章立制是“农家书屋”实施规范化管理,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对“农家书屋”的建设是一次性的进行配套建设,建立之初在制度建设与管理运行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势必影响书屋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发展。而县公共图书馆办馆时间长,有一套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因此县级图书馆必然要担当起“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建设的引领者。首先,县级图书馆要从借阅证的办理和图书登记、保管等方面,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让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据可依;其次要突出各项制度的解读,让管理员真正理解各项制度的内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农家书屋”的管理更加趋于规范。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惠民的德政工程,县级图书馆应该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为“农家书屋”建设出谋划策,助其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制度,帮助农民建好、管好、用好“农家书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如琼.调动公共图书馆职能,推动“农家书屋”进程[J].图书馆学刊,2010,(6).

[2]淑杰.发挥公共图书馆作用,推进“农家书屋”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

(作者单位:湟中县图书馆)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书屋农家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杏树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
博览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