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长沙、株洲、湘潭346 份问卷调查数据

2015-07-13周翔张云英

关键词:收入水平意愿子女

周翔,张云英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1]。 农村较城镇而言,人口老龄化、空巢化、高龄化程度更深。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不完善的情况下,机构养老的作用日益重要。机构养老意愿是指人们对机构养老方式所持有的看法与态度。蒋岳祥等的研究表明,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比例分别占9.69%、23.79%[2-3]。夏海勇发现,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养老,仅1.8%愿意入住养老机构[4]。在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上,焦亚波指出,生活是否能够自理是重要影响因素。生活自理能力降低,选择机构养老比例增强[5]。宋宝安认为经济状况较好、女性、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6]。姚兆余认为年龄、家庭结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个人生活状况有显著影响[7]。张文娟发现,年龄小、文化水平高、无女儿和身体较差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8]。初炜指出,经济状况、医疗保障形式影响显著[9]。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基于2014年在长株潭地区进行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试图为农村养老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一、研究假设与数据来源

一般认为,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是一种理性行为,是农村老年人对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结合农村老年人的个体、家庭、经济特征,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一: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自评健康状况对机构养老意愿可能产生影响。和男性相比,女性的参与意愿更为强烈;年龄越大,机构养老意愿越强;文化水平越高,机构养老意愿越强;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机构养老意愿越强。

假设二:家庭状况方面,婚姻状况、子女数、居住状况对机构养老意愿可能产生影响。离异和丧偶者更愿意参加机构养老;子女数越多,机构养老意愿越弱;越是独居,机构养老意愿越强。

假设三:经济水平方面,月收入水平对机构养老意愿可能产生影响。月收入水平越高,机构养老意愿越强。

数据来源于2014年在湖南省进行“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问卷调查”中有关长株潭地区的数据。调查的对象是当地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同时考虑到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偏低,由笔者代填问卷,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调查地点为长沙黄花、长沙安沙、醴陵东富、醴陵黄獭嘴、湘潭梅林桥、湘潭易俗河6个代表性的集镇。同时,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自评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数、居住状况)、经济水平(月收入水平)这三个方面作为相关变量,用以分析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际调查中,共回收长株潭地区有效问卷346 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1%。样本基本情况如下:性别方面,男性占46.5%,女性占53.5%;年龄结构方面,60~69岁占59.3%,70~79岁占30.7%,80~89岁占9.6%,90岁及以上占0.6%;子女数量方面,子女数为0、1、2、3、4、5、6 的分别占6.6%、48%、32.1%、10.1%、2%、0.9%、0.3%;婚姻状况方面,在婚占70.5%,离异占2%,丧偶占27.5%;文化水平方面,文盲占22%,小学程度占36.1%,初中程度占22.3%,高中及以上程度占13%;自感健康状况方面,很不好的占6.4%,不太好的占52%,一般的占39.9%,比较好的占1.7%;居住情况方面,独居占4.3%,与子女同住占26.6%,与子女同住但分灶吃饭的占35%,寄住的占28%,住养老院的占6.1%;月收入水平方面,500元以下的占18.5%,500~999元的占19.9%,1 000~1 499元的占48%,1 500~1 999元的占11%,2 000元及以上的占1.2%。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特征

关于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因变量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因此采用二元logistic 模型。该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P 表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参数B =(β0, β1, β2,..., βn)为回归系数,即是待估计的参数。通常来说,估计解释变量xi对整体概率的影响时,只需要系数估计值 B 的符号就可以获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当第i个自变量发生变化时,系数估计值的几率变化值为Exp( bi)。Exp( bi)大于1时,表示农村老年人愿意入住机构养老的可能性增大,Exp( bi)小于1 时,则表示农村老年人愿意入住机构养老的可能性减少。各变量的解释说明及赋值如表1 所示:

表1 模型解释变量选择及赋值

三、计量结果及分析

将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操作化为愿意和不愿意。样本中,有131 位农村老年人表示愿意入住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占37.9%,而其余的215 位表示不愿意入住机构养老,占62.1%。这说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能接受去机构养老这一在他们看来是“脸上无光”的方式。

运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变量在5%水平上正向影响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构养老意愿越强,且年龄每增加一岁,愿意入住机构养老的可能性就增大1.060 倍。可能的原因是农村老年人年龄越大,身体行动不便,子女大多外出务工,为了给家庭减轻照料负担,更加愿意入住机构养老。

婚姻变量在10%水平上正向影响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在婚(离异和丧偶)的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更强,是在婚的农村老年人的1.720 倍。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在婚的老年人生活中有配偶的陪伴,且能够和配偶唠嗑,而那些不在婚的老年人因为没有配偶的陪伴和无人倾诉,精神上处于孤寂状态,因此更加愿意入住机构养老,和机构中的老年人沟通交流。

子女数变量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中子女数量越少,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越强。可能的原因是受传统的孝文化影响,家庭中的子女数越多,子女们通常会选择轮流或者共同来照顾老年人。子女数越少,而且还常年在外务工的话,农村老年人无人照料,自然会倾向选择机构养老。

居住状况变量在5%水平上正向影响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越是独居,机构养老意愿越弱。可能的原因是,独居老人大都处于“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态,面对着冷冷清清的家,老人很容易产生寂寞、孤独之感,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孤僻抑郁等心理变异问题,因此更加愿意入住机构养老。

月收入水平变量在1%水平上正向影响显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越高,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越强。且月收入水平每上升一个层次,愿意入住机构养老的可能性增大2.003倍。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月收入越高的老年人经济独立性更强,想得到更加周到、专业的服务照料。另一方面,入住机构养老需要收取一定费用,月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老年人更能够支付起费用,因此更加愿意入住机构养老。

此外,性别、文化水平、自评健康变量影响不显著。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月收入水平4个变量对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正向影响显著,子女数负向影响显著。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含义:

大力发展机构养老,解决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矛盾。第一,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到敬老院养老光荣”、“到敬老院养老不是儿女不孝”的舆论氛围,逐渐卸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包袱;第二,给予养老机构建设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降低收费标准;第三,根据老年康复中心、养老院、老年护理院等不同机构的特点,准确定位各机构的功能结构;第四,养老机构服务内容以生活照料、重度护理为主。同时,积极举办各种活动让老年人参与、互动,多关心老年人,改善精神慰藉问题。

[1] 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2014.

[2] 蒋岳祥,斯雯.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3):8-12.

[3] 孙小娅,向敏,庄梅宝,等.经济转型期社会机构养老需求分析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44):57-60

[4] 夏海勇.太仓农村老人养老状况及意愿的调查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1):40-53.

[5] 焦亚波.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 宋宝安,杨铁光.观念与需求:社会养老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方式与需求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74.

[7] 姚兆余,王诗露.农村老人对机构养老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部地区749 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9-44

[8] 张文娟,魏蒙.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4(6):22-34.

[9] 初炜,胡冬梅,宋桂荣,等.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6-838.

猜你喜欢

收入水平意愿子女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法学院哪家最强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
决定医生收入水平首先是市场因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