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分析

2015-07-10邓丽萍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合唱艺术

邓丽萍

摘要: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是一种多元化、多维度的综合,在其中通过复杂元素的变化和组合从而形成了变化各异、美轮美奂的合唱艺术,但是这些形式的变化都是为其合唱的具体内容服务的,本文从合唱的基本表演形态入手,对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合唱艺术 综合美 表演形态

合唱艺术作为一种人声交响艺术形式,人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对于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分析主要是从人声交响表演形式的综合美和不同演唱形态综合美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唱是人声交响的表演形式的综合

(一)同声合唱表演形式的综合美分析

合唱是一种典型的综合艺术,这种综合美首先就体现在其灵魂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声。人声在其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同声和混声两种类型。合唱演唱者的不同首先就表现在其音色、音域以及其表现力上面,针对这些演唱者不同的特点,有机地把相近的音色、音域的表演者进行组合之后就形成了同声合唱。具体而言,同声合唱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其一就是男生合唱,在合唱中,一般男生的音色比较浑厚、响亮而又有力度,但是其音调整体比较偏低,所以男生在合唱部分通常表现出刚毅、澎湃宏伟的气势。在《猎人合唱》这首男生合唱创作中,通过巧妙的对后半拍的推动力与号角式节奏之间的结合,从而塑造出一种活泼轻松的氛围和愉快的景象,另外通过对富有弹性的男生四声部合唱的运用,深刻地刻画出画面中猎人打猎的那种兴奋的神态,也强烈地引发了受众对这中情绪的感染力。其二就是女生合唱,在合唱中,一般女生的音色比较柔和、细腻而又有韧度,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音调更高且音域也更加宽广,所以女生在合唱的部分通常表现出轻快、柔和、舒缓的气氛。在《春雨沙沙》这首女生合唱创作中,在最开始的引子部分运用“沙沙”拟声词与三拍子节奏之间的融合,通过女生那富有节奏和弹性的极具空灵感的声音,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一幅春雨绵绵的景象,使得整个视觉、听觉的效果更加形象和丰富。在接下来的副歌部分,女生采用了湖南花鼓曲调的形式,表现出一种浓厚自然的乡土气息,使得观众如同亲身处于自然的田园风光中。其三就是童声合唱,这里童声合唱指的是由那些处于变声期之前的少年儿童演唱的多声部歌曲,是属于合唱的一种特殊的形式①。这种特殊性主要是表现在其音色上面,一般情况下,男童声的音调会比变声后高七到八个高度,这时期的声音是最纯净和空灵的,如同完全没有被污染的天籁之声。在童声合唱的《猜调》这种创作中,通过童声合唱之间一问一答的合唱方式,不仅使得整个曲调旋律更加优美动听,而且在低声部衬词的巧妙搭配深深地获得了受众的注意力,其中纯净天然的童声使得这个合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深刻和亲切。

(二)混声合唱表演形式的综合美分析

合唱表演形式中的混声合唱是在男声、女声、童声之间按照一定的组合而形成的,其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不同使得混声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当然其产生的音色效果更加明显、音调范围也更加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混声对于人声合唱表现力的展现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因为在混声中的男声、女声、童声就如同不同的乐器,而且这种乐器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演唱者对演唱曲目的理解,从而对自己的发声的具体状态进行调节和改变,这种对于声音具体状态的改变是别的乐器无法达到的,这就使得合唱能够产生无限的演唱效果,从而带给受众不同的视觉、听觉感受。在混声合唱曲《阿拉木汗》的演唱过程中,其欢快流畅的旋律、富有情感的节奏以及幽默丰富的主题,获得了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在合唱之前首先通过钢琴演奏了一段具有浓厚新疆特色的音域节奏,然后前面的四个小节“阿拉木汗什么样”则由男高音演唱出整个主旋律声部,同时由低声部的男声作为底部的衬托;在男声部长音的位置恰当的融入女高音声部,通过在I演唱“什么样,什么样”的过程中采用慢半拍的轻松欢快的节奏进行补充和融合,紧接着又由男声部对什么样什么样进行回答“身段不肥也不瘦。②”女生则其采取相同的节奏进行应答,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直到第五小节的合唱中,其旋律转到了女高音声部,对阿拉木汗进行更加生动的演唱”她的美貌像弯月,她的腰身像绵柳,”在此基础上,马上又加入男声的合唱部分,对于女生的描述给予幽默风趣的回应和肯定,直到最后在男女合唱的热闹欢快氛围中结束,可以说,正是这种男女合唱之间的混合搭配以及旋律之间的不断变化,使得各个合唱者之间的声部配合更加自然完美,充分地展现了阿拉木汗合唱曲目的艺术美。

二、合唱是不同演唱形态的综合美

(一)轮唱演唱形态的综合美分析

在合唱表演过程总,轮唱是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其轮唱指的是通过把演唱者分成不不同的几个小组,依据一定的演唱顺序有次序地对同一旋律进行错综形式的合唱。因为其是根据一定的时距进行合唱的,所以其难度不是很大比较容易完成,在使用轮唱的合唱曲目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其中在《保卫黄河》这首合唱曲目中,通过围绕保卫黄河、保卫家乡的主题对旋律进行不断的变化,一开始是气势宏伟的大齐唱,如同振奋人心的号角在黄河之上咆哮,紧接着的是男声与女声齐唱之间的不断先后交替演唱,在该过程中其演唱力度由p逐渐提高到f,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烈和鼓舞,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响彻,当唱到保卫全中国的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也就代表着祖国全面的抗战已经打响,进入到演唱中的第三次轮唱,与第一二次的轮唱不同的是,在这部分的轮唱中不单单是对主题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龙格龙的音响效果,有了这种中国民族特色的乐器加入,使得受众感觉到一种铺天盖地的演唱情绪。通过旋律与节奏之间高低、强弱、疏密的交织和变化,使得整个演唱曲目展现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和表现效果,充分地展现了轮唱在合唱表演形态中的魅力。

(二)对唱演唱形态的综合美分析

在合唱表演过程中,对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表演形式,其主要指的是在合唱过程中,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或者演唱者之间的相互交替、轮流演唱而形成的一种演唱形式。根据对唱表现内容的不同其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其一就是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这种对唱一般是交替进行的直到最后进入到一个共同的主题。《河边对口曲》这个合唱曲目中,通过问“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答:“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在进行了来回的三次问答之后,在演唱者之间进行了角色替换,反问道:“为什么?王老七,你的家乡在何地?”答:“在东北,做生意,家乡八年无消息。”③通过多次的一问一答之后在彼此之间引起了共同的情绪和受众的共鸣。因此在此时由原来的对唱形式转为了合唱:“仇和恨,在心里....”恰到好处地唤起了受众的情感和回忆,激发了有志之士心中的那股抗击外敌、保卫家乡的强烈情感。其二就是并列式的对唱形式,在这种对唱的过程中所有声部所表现的内涵都是通过并列的形式表达的,既可以是句子之间的交替,也可以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交替,但不管是哪种交替对唱的方式,其最后都要以合唱或者齐唱的方式进行结尾。其三就是递进式的对唱,这种递进关系主要是体现在声部表现的内容上,与此同时,其音乐也会随着演唱声部的递进而托起高潮,通过声部的交替变化转变到声部的交织,从而最终引出合唱,但是无论是哪种对唱形式,都是通过声部之间横向的链接来展现出合唱声部的交织美。

三、结语

对于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分析主要是从人声交响的表演形式和不同演唱形态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合唱演唱者不同、合唱方式不同、以及合唱演唱形式的不同都会从不同层面构成了其合唱表演形态综合美的内涵。希望本文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对相关合唱表演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注释:

①王珺:《试论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②万绍芷,刘文珺,胡腊妹:《现代合唱艺术表演新理念》,《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③梁晖:《试论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音乐天地》,2007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王珺.试论合唱艺术表演形态的综合美[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梁晖.试论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J].音乐天地,2007,(09).

[3]万绍芷,刘文珺,胡腊妹.现代合唱艺术表演新理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猜你喜欢

合唱艺术
简析混声合唱作品《雪花》的钢琴伴奏
浅谈中学生合唱的训练方法
谈合唱艺术的发展与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
对合唱艺术中民族语言影响因素的分析
浅议音乐素养对合唱的重要性
社区音乐教育对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合唱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合唱在歌剧中的艺术价值和功能研究
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