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2015-07-10王静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触键技巧作品分析钢琴作品

王静

摘要:中国钢琴音乐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许多作曲家投身于钢琴作品的创作,谱写出了大量优美、动听、气势磅礴的钢琴音乐作品。本文以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为研究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及触键技巧。

关键词:钢琴作品 浏阳河 作品分析 触键技巧

众所周知,王建中很多脍炙人口的钢琴音乐作品已被音乐同行淋漓尽致地演绎,而且他的很多作品已被国内重大钢琴比赛及钢琴考级曲目等收录。《浏阳河》本身歌颂了毛主席的家乡——湖南,并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王建中将《浏阳河》改编成同名钢琴独奏曲,将这种民族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随后,国内有不少人在研究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却很少有人对其艺术特色及触键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

作为王建中钢琴的代表作《浏阳河》,旋律主要是通过借鉴民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同样其弹奏手法也是按照专业的性质。其中利用复调以及和声等多种弹奏的技法进行表达。通过对整首钢琴曲的分析,对浏阳河的美丽风景画卷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以及对广大人民的家乡的热爱,在整首乐曲中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优美的藝术境界和从艺术的角度理解乐曲的内容享受。

(一)速度特点

王建中的《浏阳河》这首乐曲中,其弹奏的速度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主要分为:五声调式、速度为中速、节拍明快,整首歌曲按照四句体加尾声的格式为整体的结构进行分析。基于对于整首歌曲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曲子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在弹奏的过程中,速度能够灵活转换,变化较快,能够使曲子显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把一副雄浑壮阔的祖国河山景色展示在世人的眼前。

(二)结构特色

我们在分析《浏阳河》这首曲子过程中,该首曲子总共分为88个小节,其中含有六个部分,主要是按照其演奏的结构进行分析,分为引子、主题、变奏、间奏以及变奏和尾声等组成。王建中在创作《浏阳河》的过程中,基于原歌曲的四句体乐段式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希望能够按照重复的样式把浏阳河特色表现出来,主要有弯绕的浏阳河、色彩绚丽的岸边景色等给整体的表达出来。《浏阳河》整体上和当地的民族特色有着较大的相似度,其在表现原歌曲主题旋律过程中以平稳的和弦与琶音凑发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原来的歌曲样式。在接下来的后几次来表达主题过程中,通过把左右手两个声乐部分进行交替演奏,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装饰,产生出丰满的旋律织体,展现出钢琴立体化的和声音响效果。该钢琴作品通过上下快速的分解和弦及五声音阶式走句,以富有金属音色的旋律展现意境。此外,通过运用八度内夹四度和音的方式来展示引子部分旋律。该作品对和弦伴奏进行大量分解,以隐含级进下行旋律线条固定音型,这样就显得音乐感较强。王建中在作品中通过把加厚的和声部分以及和声部分进行加以使用,可以把钢琴声色中的整体感觉全面体现出来,把浏阳河壮阔的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美好之情给表达出来。

(三)旋律特色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在展示其五声调时,以调解偏音和西方的音乐进行展开表现,这就保持了原民歌旋律的韵味,展现出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特色。《浏阳河》作品在注重原歌曲的发展时,需要采用E徵五声调式进行演奏,同时还需要把原来的钢琴的音域进行走句分析,形成了立体性的五声音阶式织体,从而产生了丰满的音乐旋律,呈现出立体化的钢琴作品。

(四)音色音效特色

《浏阳河》这部作品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把装饰音和五声音的阶段模式进行不断地融合,尽量使得钢琴的音色融入到其声乐中,便于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特点。同时,《浏阳河》作品在表达自己民族特殊的音乐线性特点时,引进国外的西方钢琴音乐,这样《浏阳河》作品在其音乐音效特色表达中,对其意境美和节奏美表达的形象生动,进而展示出美妙的钢琴声音。

二、《浏阳河》触键技巧过程分析

对于《浏阳河》这首曲子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作者加入了较多的意境,需要听众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其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王建中在达到这个效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触键的技巧,把作品里面的音乐特征和意境表达出来。对于这个变化,王建中很好地进行了处理,通过把演奏的速度把控、特色的明亮表达、弹奏的从容性等进行酣畅淋漓的表达,把对祖国的秀美山川以及独特的人文特色进行细腻地表达出来。在其演奏的过程中,还需要完美地配合好歌唱的旋律,做到左手和右手和弦彼此进行良好的融合,这样才能够表达出钢琴曲利用触键技巧与我国民歌曲调完美融合的效果。

(一)引子分析

《浏阳河》在引子部分利用触键技巧表达时,基于平稳的演奏技巧,以右手指贴键、利用掌关节作为支撑,通过歌唱的旋律形式进行表达,把分声部分中的高音旋律烘托出来。在采用左手进行分解和弦伴奏时,同样采用手指贴键,以手腕发力移动,指尖可以快速地移动,这样就能够和右手的旋律进行良好互动,表达出其背景的效果。在引子的剩余的小节中,还需要把琶音的音句进行联系起来,这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此基础上,通过饱满的热情和娴熟的操作就可以为听众表达出美好的画面,也使得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二)主题分析

在我们弹奏这一部分的时候,要用富有弹性的连奏触键手法对低音部分进行微妙的处理,并对和弦和长音部分弹奏时,要用较为轻柔的触键方法。在弹奏装饰两处音的时候,要用右手进行,并且要使右手的前臂尽量放松,迅速变换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进行连奏式的弹奏,以进行微妙的触键处理。此外,左手也要同时进行弹奏,以能够完美配合右手。但是,在进行左手弹奏时,要尽量让左手的前臂带动手腕,用手腕来进一步带动左手的手指,以能够达到轻柔地跳弹效果。在弹奏该部分的18和19小节时,左手和右手的衔接要尽量保持放松以使能够用平均的力度来弹奏出每一个音符。

(三)变奏分析

该部分是整个钢琴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通过变奏来展现该作品的主体。在弹奏该部分音乐时,右手要尽量放松,尽量使用手臂带动手腕,力度均匀,采用六连音琶音的方式来触键,以达到音效明亮的效果。而在弹奏中声部时,也是要采用连奏法触键的模式,这样就可以把整首曲子中的高声部分凸现出来,形成对比。同样,在进行低声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放松手臂,利用前臂的力量,使得手指有足够的力度以触键到底,达到无瑕疵的音效。

(四)间奏分析

《浏阳河》的间奏阶段在整首区中显得非常有特色,也是重要的段落。其节奏较为自由,在全曲中起着过渡的作用。演奏时,要运用中强和中弱的力度,左右手要配合好,做到准确、均匀、清晰、音色统一。这段间奏主要可以分解为和旋以及各种其他的旋律等特色,同时弹奏的时候还需要把音域的范围进行把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发挥触键的特色。

三、结语

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是以民歌旋律为基础,采用西方音乐的技法,使得我国的传统音乐和单声体等一起进行融合,这就使得《浏阳河》这部作品融合了众多的音乐特色,不仅能够深深地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还能够把中西方的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胡满春.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简析[J].音乐天地,2014,(11).

[2]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J].科技信息,2013,(29).

[3]胥必海.《浏阳河》主题二首钢琴曲作品之比较研究[J].文艺争鸣,2013,(16).

[4]张卯卯.钢琴曲《浏阳河》的传承及创新[J].大舞台,2014,(12).

[5]叶波.钢琴曲《浏阳河》艺术风格赏析[J].音乐时空,2013,(01).

[6]李静.浅析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技巧[J].大众文艺,2013,(21).

[7]梅洁.赏析钢琴曲《浏阳河》中的艺术风格[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触键技巧作品分析钢琴作品
用指尖触碰钢琴的心灵
用指尖触碰钢琴的心灵
用指尖触碰钢琴的心灵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版本比较
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作品分析
论李斯特钢琴作品《死之舞》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钢琴作品中对情绪情感的巧妙运用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西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元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