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崂山道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5-07-10荆荻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崂山传承

荆荻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越来越多,而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崂山道教音乐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以崂山道教音乐为例,围绕何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传承与发展崂山道教音乐?以及怎样去传承与发展等几个部分进行研究和探讨。

關键词:崂山 道教音乐 传承 发展 非物质文化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指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它更强调传统音乐的精华部分,而许多地方的民间音乐文化在我们日益发展的今天是濒危的,当我们去过一个地方,会感受到那个地方的民俗传统,那便是祖先世世代代传承发展下来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文化也是一个地方的标志,其中就包含当地的民间音乐。通过传承与发展的手段去保护一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是一个传统,尽管有的在传承中发展,有的在传承中消亡,但我们毕竟还留住了一些。因此,崂山道教音乐不仅是崂山的代表和象征,同时也是我国甚至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如何保护传承崂山道教音乐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难题。

一、传承崂山道教音乐的意义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厚重的音乐文化沉淀成难以估价的音乐文化遗产。这些音乐类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我国各地区的音乐文化使我国的音乐资源得天独厚,如果将这些民间民族音乐利用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必然会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这是从国家的整体意义上来讲,从小范围来讲,崂山道教音乐是青岛最为古老的文化资源之一,拥有2000多年发展历史的崂山道教音乐,更是崂山道教文化的标志。因此,继承崂山道教音乐是对崂山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提高崂山道教音乐在国内的影响和传播当地旅游业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崂山道教音乐和历史文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如何传承崂山道教音乐

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物质因素,对于以音响形式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档案记录及存储。对于崂山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指人们在特定的区域进行的调查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及音乐研究者,我们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去崂山道教音乐发源地进行调查走访,做好一系列的调查、走访、记录等准备工作。深入崂山当地进行研究,对于目前崂山音乐的爱好者及传承者进行采访记录,并运用录音或录影将一些宝贵的音响资料搜集起来,对一些现存的崂山道教音乐曲谱进行整理与收集。在走访过程中,应对当地民间艺术家进行个别访谈,并且积极开展一些活动以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崂山道教音乐的真正内涵。

(二)对于崂山道教音乐传承人的保护。崂山道教音乐是几千年道教文化的产物,它的传承与发展是依靠人而实现的,加强对崂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鼓励崂山道教音乐的传承,我们可以申请当地政府或者文化部门在当地积极开展一些道教音乐传习活动,鼓励一些崂山道士在崂山的各个山道上播放或演唱有特色的崂山道教音乐,从而提高崂山道教音乐在人们心中的熟悉度以发扬崂山的民间音乐特色。目前,从2010年开始,崂山区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每年的正月,崂山区都会开展为期五天的崂山非物质文化保护节,包括民间剪纸、崂山道教音乐、沟崖高跷、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广大崂山人民对于崂山历史文化的了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每天平均有1-3万的人民群众到场参观。这更表明人们对于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此外,崂山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对崂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采用图片、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全面记录,使崂山道教音乐得代表性作品得以传承。

三、崂山道教音乐的发展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们不光要继承还需要去发展。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喜欢听民间音乐的人越来越少,包括我国的国粹京剧等被视为国宝级的音乐文化都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因此,我们应该去鼓励青少年学生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当地的音乐文化进行学习。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包括昆曲和戏剧等音乐文化的学习,并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针对崂山道教音乐,我们应该建议开设崂山道教音乐兴趣培训班等诸如此类的活动,积极鼓励大家学习,由崂山道教音乐的代表传承者负责培养后备人才,培养接班人,广泛接纳各地音乐人才前来报名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崂山道教音乐的后继力量。另外,崂山作为有名的道山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在游客前来旅游之际,不仅要让游客观赏到奇特的自然景观,还应该让更好地欣赏崂山音乐的特色,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点为游客演唱崂山道教音乐,在这些方面,当地的音乐学院应积极安排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并对现存的崂山音乐作品进行学习演唱并在创作或演唱方法上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发展崂山的音乐。

四、结语

崂山道教音乐是崂山文化的特色和底蕴,也是崂山几千年来发展的产物,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崂山人民的努力,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崂山道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对崂山道教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来看,我们更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些濒临消亡的音乐文化,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

参考文献:

[1]唐嫚丽,方百寿.道教音乐与崂山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3).

[2]李逢玲.“崂山论道”体验道教文化魅力[J].走向世界,2010,(23).

[3]陈振涛.崂山道教音乐考查记[J].中国道教,1991,(04).

[4]王欣.千年古韵 崂山道教音乐[J].走向世界,2010,(1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崂山传承
崂山茶事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