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的演奏探析

2015-07-10王雨晴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舒伯特演奏风格

王雨晴

摘要: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过两组《即兴曲》,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前人从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个性、音乐风格和特色等方面都做出过许多研究。笔者将主要分析舒伯特即兴曲中Op.90 No.2《降E大调即兴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弹奏从演奏要点的分析与演奏难点的克服两个方面理解和处理该曲。

关键词:舒伯特 降E大调即兴曲 风格 演奏

《降E大调即兴曲》为3/4拍,全曲速度明快。从节奏与速度上来看,作品的旋律优美愉悦如同一支华丽优雅的舞曲,灵动的音符如同诗情画意的美景,流畅自如的音律总是让人充满想象。从旋律的构思上看,调性以及呼吸起伏的长度等特点都有着与艺术歌曲的相近之处,这使得音乐更富有诗意,诗与乐的交融,正是作者思想与感情的渗透。该作品的曲式结构较为简洁,简单明了的结构与作者创作的独到之处,使乐曲保留了他个人特有的抒情风格以及生动的音乐内涵。

一、演奏要点的分析

诠释一首音乐作品,应该找出这首乐曲中所需要注意的部分,凸显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这样在乐曲的学习中,才不会偏离主题而寻求到音乐进行的方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富有歌唱性的演奏

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几乎都由三连音音型的旋律贯穿始终,仿佛展现了一条奔流的溪水,小音程上下起伏的旋律主题在不同的音区和调性上往返,就如同歌声一般连贯而流畅。弹奏这样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时,手指不应离琴键过高,不需要猛力的击键,而是尽量紧贴琴键,减小手指与琴键表面间的距离。在训练中要学会用一只手臂的力量贯穿一条连线或一串音符,通过顺着音符的走向将力量均匀传递至每一个手指上。从一个乐句的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每一个音都要演奏得饱满,同时音与音之间也需要有着十分黏密的感觉,不要把一个个音都弹散了或弹得停滞不前,要让旋律向前流动,一气呵成。

“弹奏歌唱性的旋律时,要善于聆听音色的变化,而力度的变化则揭示了音色中的明与暗、动与静”。在《降E大调即兴曲》中,有大量不同的力度标记,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力度变化,表达出更为丰富抒情的思想内容和灵动的旋律。力度的变化与旋律线的进行是成正比的,弹奏过程中应随着音符的上行自然的做到渐强展开,随着音符的下行而减弱收束。例如乐曲中第61-69小节(见谱例一),该乐句通过不断向上模进来加强语气,弹奏时需要强调力度上的层层推进,以此来表现出音乐情绪的高涨。展开部中,大部分力度变化是根据乐句之间的衔接和乐段情绪的发展需要,在两个重复的乐句之间作出强与弱的对比,使音色上有着明与暗,远与近的对置。

要做到富于歌唱性的演奏,要求我们细致地分析并感受乐句与乐句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同时掌握好乐句的弹奏,安排处理好每一个乐句的语气、起伏、句头、高点、句尾等,仔细聆听声音的色彩变化,力求均匀的音质,做到轻而不虚,强而不硬。

(二)音色富于变化的演奏

乐曲中的声部包含有多个层次,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地找到织体中的各个声部,然后分析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的进行,并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由于每个声部音色各不相同,因此要仔细辨别并把握音色,就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练习,力求各声部弹奏清晰,将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配合,使乐曲优美而富于变化。

由于不同声部的性质、地位不同,因此要求音色在处理方法上也不尽相同。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中,右手在弹奏三连音音型式的长句时需要灵巧、明亮并富有线条感,左手音符虽少却也并非随意安排,而是用清晰、抒情、富有歌唱性的方式弹奏。展开部中,会出现一只手同时弹奏几个不同声部,声部之间旋律线条相互交叉的情况,这时必须通过分声部的反复练习才能准确地表现出多声部的音乐。弹奏中首先应突出高音声部的旋律;其次是低音声部,低音的音色要稍显厚重并与旋律声部相呼应;最后是中声部,弹奏时中声部应力求柔和、均匀而平稳。只有安排好主次,把握好全曲各声部的联系,演奏时才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效果。

(三)《降E大调即兴曲》踏板的应用

钢琴的弱点在于声音一旦发出,就只能靠其余震延续,声音将很快地减弱。但钢琴有它的发音特点,我们可以尽量发挥右踏板的延音功能来丰富音乐的和声效果,以及连接那些无法单靠手指来圆滑掌握的线条。

《降E大调即兴曲》的乐谱中并没有一处带有踏板的标记,但是为了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和音色的圆润,应用右踏板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使用右踏板弹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低音是和声进行的基础,所以在一些用手无法保持低音而又特别需要和声支撑的乐段中,运用右踏板将低音保持住,使低音与和弦连接起来。

2.根据音乐强弱变化的不同,要多注意踏板踩放的深浅,通过运用不同深度的踏板来达到不同效果。

3.踏板在使用中一定要保持手与脚的密切配合,不应过于随意而造成旋律的模糊及和声的混乱。

乐曲中踏板使用得当会使乐曲增添许多色彩,旋律也將更具完整性与连贯性。

二、演奏难点的克服

(一)保持节奏与速度的稳定性

“在音乐中,节奏是每一首乐曲流动的脉搏,速度则是它的步伐”。速度与节奏的不均匀会使得声音含糊不清,若将这些错误和缺陷一带而过的忽略掉,并重复进行着粗糙的弹奏,会使错误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更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也偏离了该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

在训练中若没有保持正确的节奏,常常会因整首乐曲难易层度分布的不同,而出现难时速度慢,易时速度快的现象,这将会导致我们在弹奏中,越弹越快,越弹越乱,失去乐曲原本的平稳和清晰。节拍器的运用可以使我们在乐曲的训练中逐渐建立起正确的节奏感,并且锻炼手指击键的均匀与稳定。因此,在一开始的训练我们就应该使用节拍器,尽量放慢节奏,并耐心的在一个速度上不断练习,直到手指在键盘上可以有完整自主的控制力后,再采用逐步渐进的方式调整节拍器的速度,最后使音乐在急速中仍然能够保持住稳定的状态。另外在慢速练习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体会手指触键时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同时细致地分析作品中每一个部分,以求达到富有歌唱性的演奏完整的乐曲。

《降E大调即兴曲》在乐谱上所使用的表情术语是Allegro(快乐的心情),这是提示我们乐曲欲表达的气氛,而不是告诉我们实际速度的快慢。因此,乐曲可以进行快速的演奏,保持快速的跑动和清晰的发音,使音乐流动自如;乐曲的速度也可以处理得稍慢,但却依然音色饱满、感情充沛,营造出大自然的诗画意境。

(二)增强手指的快速跑动能力

该乐曲中,呈示部与再现部的旋律由一连串的三连音音型式长句一气呵成。这一需要灵活及快速跑动的能力,为右手带来了音阶式跑句的训练。

在一开始进行右手的单手练习时,就应该跟随节拍器放慢速度“一步一个脚印”的弹奏,如果没有得到更好的慢速练习,那么在快速的弹奏中常常会无意识的失去控制,动作上的不灵活,也会使音乐在跑动上显得粗糙而表面化。因此快速跑动的能力,需从慢速练习开始。

在慢速的练习中,注意自己弹奏时的每一个细节。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弹奏时肩、臂的放松,肩膀与手臂过于僵硬会导致手指在弹奏时受到限制而难以快速跑动。

2.手指与手腕在跑动中应减少多余的动作,通过低抬指的训练在节奏与力度上保持均匀和稳定。

3.保持平稳清晰的跑动,不出现停顿、戳键、溜音或是漏音。

4.随着音阶的上行、下行,作出自然的起伏。

认真专注于练习时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音阶式跑句训练的目的。

(三)强化手指的控制能力

舒伯特在《降E大调即兴曲》的创作中,将大部分的旋律声部隐藏于和弦分解形式之中。右手在弹奏中常常需要同时担任旋律和伴奏两个声部,要演奏好这样的旋律就需要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例如第83-86小节(见谱例二),该片段主要突出了右手高音声部的旋律:7 - -|7 - -|7 #1 2 |#1- -|。要使得这一音乐线条的层次感得以表现出来,右手就必须突出旋律声部,并同时弱化伴奏声部,这也大幅度增加了弹奏上的难度。

针对这一类乐段的训练,手指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而细致,为突出旋律声部,该手指上的力量应该更多、更透。我们要注意手指弹奏的准确度,每个手指不仅应该坚实、彻底地弹奏出所需要的键,而且还应落到这个键所需要的点上。在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是小指,由于它需要弹奏出旋律声部的音符,但小指的力量相比其它手指都较为薄弱,因此它需要用相对其它手指来说更多的力量去触键。

在训练时,我们可以对旋律声部做单独练习,保持节拍稳定和清晰准确的发音,以达到乐曲所要求的音乐效果。不断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敏锐性,让手指能够主动、饱满而有力量地活动起来,最后再将各声部融合在一起练习。

(四)善于对自己弹奏的倾听

我们在弹奏时,往往没有用心听自己演奏的音乐,不去深究自己所弹奏作品的实质,而是只顾埋头弹琴,不断地、机械地练习,这样的练习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应保持良好的习惯,善于真正倾听自己弹奏的音乐。

在我们弹奏这首乐曲之前,首先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速度、用怎样的方式去表现音乐的形象,用心去想象出应有的旋律,就仿佛已经听到了一样。然后,再用自己的双手将它们一一展现出来,并用自己的听觉清晰准确地捕捉琴键发出的每一个音,努力让自己弹奏的音乐与自己听觉想象中的音乐相靠近。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弹奏的乐曲录下来,再对照着乐谱仔细聆听,客观地对自己弹奏的音乐做出评价。因为在不需要自己弹奏而是集中精神专注于聆听音乐时,可以发现它现有的缺陷,比如:了解自己是否弹奏出了圆润的旋律线条;声音在跑动中是否均匀、饱满;乐曲整体的节奏与速度是否保持平稳;是否表达出了音乐中的抒情性等等。在倾听中去改进缺陷,将该乐曲以更好更完整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结语

《降E大调即兴曲》中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舒伯特以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让乐曲的旋律传递出诗歌般的语言。我们应努力将个人理解与作品的风格相结合,尽可能全面地表现出该作品的丰富内涵与情感。

参考文献:

[1]趙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卢克斯.舒伯特[M].高中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陈舒华.舒伯特钢琴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4]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5][俄]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M].焦东建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6][美]乔治·考切维斯基.钢琴演奏的艺术[M].朱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7][美]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M].朱雅芬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2010.

[8][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王润婷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舒伯特演奏风格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浅析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
中胡演奏中音色的把握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