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有效教学交往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015-07-08杨盼盼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

杨盼盼等

摘 要 教育本就应该增进学生的各种交往,但是目前教学交往的缺失与阻隔成为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一种多元化的交往活动,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和引导满足师生的课堂交往需要,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良好环境,使师生都能够从有效的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医学院校;课堂有效交往;社会工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92-03

Abstract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all kinds of exchanges of students, but the current teaching lacking of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education. Classroom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meet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mak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o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get from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classroom; social work profession

高校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个微型的社会系统,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社会过程,有效的教学要求师生双边的交往是有效的,能达到预设目标并生成一种实际意义。但目前缺乏交往的高校课堂教学并不符合师生的共同需要。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比较注重单纯的单一的知识讲授,教学内容十分单一,理论脱离实际,无法很好地煅炼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社会工作是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内容和对象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对象将面向个人、群体和社区以及更为广阔的研究对象——社会,因此,在社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中,社会交往能力尤为重要。高效的社会交往是完成日益艰巨复杂的社会工作任务的保障。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熟练、专业的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作为医学院校,其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之一为医院,近年来医患关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医患纠纷、“医闹”呈高发频发态势,暴力伤医、辱医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医患纠纷的复杂性、敏感性和严重性的同时,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修养,因此在医务领域对社会工作者的沟通、协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从高校平时的教学互动和师生交往中抓起,让学生在学校中就掌握灵活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收放自如。

1 课堂有效交往的定义

所谓课堂有效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工具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任务,有益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往,是生生、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其良好的效果是激发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相得益彰,共同进步[1]。

2 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有效交往的调查结果分析

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社会过程,有效的教学要求师生双边的交往是有效的,能达到预设目标并生成一种实际意义。本文以此为研究目的,设计师生交往现状问卷,针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进行问卷调查。

对“最期望教师扮演的角色”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扮演朋友的角色,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师生交往中双方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更好;10%的人认为以师长的方式处理两者关系更加得体;认为双方关系更适合以父母的方式和其他的较少。朋友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师生双方的关系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双方能够更好地以互动为基点,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师长角色更加强调教师的输出,更加注重教师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学生和教师疏于交往,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师生交往关系更加疏远。

在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中,有67%的教师和8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面向学生集体授课,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听课;认为课堂教学形式是以师生双方合作和探讨学习为主的师生比例分别为7%和3%;认为目前的授课形式是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集体授课为辅的师生比例分别为25%和17%;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课堂教学形式。

在对课堂教学重点的调查中,有81%的教师和62%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认为目前的课堂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主的师生比例分别为13%和19%;认为目前的课堂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注重了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师生比例分别为1%和34%;剩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对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调查中,学生认为帮助非常大的比例为8%,认为一般的比例为42%,有47%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有3%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帮助。

在对于课堂教学交往内容的调查中,认为目前师生课堂交往的内容主要是知识性的提问的师生比例分别为51%和57%;认为目前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内容多为经验的分享的师生比例分别为32%和24%;选择侧重技能训练的教师和学生占的比例很少,分别为4%和9%。

3 分析讨论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说明在教学中师生交往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层面的。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且能够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甚至思想。许多教师目前为止仍然把学生看作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是学习的主体和思想上不成熟的个体,没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根深蒂固,因而师生交往大多是单向的、被动的交往。

秧田式的课堂座位排列限制了教学交往的深入 传统的一排一排的整齐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不利于师生、生生灵活地面对面交往,限制了教学交往的深入,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来说,更加需要开放性的空间和灵活的教学形式,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计,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 目前的教学大多强调统一的教材、进度、要求和方法,这就限制了师生的深入交往,使教师不能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另外,目前的知识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师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跟上知识的发展,这样就容易造成知识的脱节。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前沿性的知识,师生接触的内容和深度可能会不一样,因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前沿性内容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必然会彼此交换意见。只有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争论和对话,大家对问题的看法才会进一步深入。在此过程中,大家获得的不仅是智慧与经验的扩充和拓展,更有精神与生命的共同成长。

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这个在我国正在成长中的学科,大家都是在探索中寻找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和方法,新的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只有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进步,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推动专业的发展进步[2]。

4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的展开策略分析

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结果和实际,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的开展策略。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教学环境设计及评估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需要面向不同环境的专业,有面向个体的个案工作、面向群体的小组工作,还有面向社区的社区工作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其面向的人群和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活动情境来进行主题设计和活动流程设计是每个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所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在进行教学环境设计的时候,邀请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并给予建议,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环境和活动流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广泛学习的路径。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后要积极开展教学效果评估、事后评估,通过评估的方法来共同总结教学效果,然后做下一步的教学改进。

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在交往互动的教学环境下展开教学时出现独立学习个体、学习小组等新的角色构成,而且在以本文构筑的互动媒体教学环境中,还可以出现场外专家等学习伙伴作为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地位就决定了师生互动交往的重要性,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环境下,尽管强调的是学生的绝对主体地位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但教师在教学交互过程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仍然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引导性手段的运用决定了互动交往的效果[3]。

5 总结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少,有关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比较少,特别是对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培养出专业素质优良、具备很强沟通交往能力的医疗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更是给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提出挑战。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创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08.

[2]向金玉,冯海英.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交往[J].西华师范大学:学园,2013(4).

[3]王莉.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科学教育,2013(3).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模式探索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