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盛宴后的思考

2015-07-07刘小明

新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际乒联乒赛中国队

刘小明

国际乒联从2015年起设立世界乒乓球日,定为每年的4月6日。考虑到近90年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多数放在4月举办,不妨把4月称作“乒乓球促进月”,好比美国大学篮球的“疯狂3月”一样。

自从1961年4月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以来,中国已经五次成功举办世乒赛。这五次世乒赛,笔者有幸都亲临现场观赛;1981年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后,从南斯拉夫第三十六届世乒赛起已经连续二十多次报道世乒赛,其中十次赴现场一线采访,其余作为报纸版面编辑,编发世乒赛报道。今年第五十三届世乒赛又来到中国之际,年过六旬步入退休的笔者,怀着对乒乓球的一份深厚感情,自费前往春暖花开的美丽姑苏城,与球迷老友共享乒乓盛宴。

中国举办前四届世乒赛,放在京津沪穗一线大城市,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有能力办好世界大赛吗?进入阔别多年的苏州,笔者发现这座印象中的江南园林小城早已变了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两条地铁横贯市区,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毫不亚于国外大都市。世乒赛赛场设在国际博览中心,有足够的面积搭建临时看台与场地。笔者碰到几位采访世乒赛的德国、瑞典记者朋友,均对本届比赛的硬件设施和接待工作称赞有加。但他们也指出,苏州赛场的观众席太少,远远满足不了球迷的需要。看看北京15000人、天津10000人、上海18000人、广州10000人的赛场座席数量,苏州主赛场仅有5000多个座位,确实偏小。苏州自身就有1000多万人口,加上来自国内外各地的乒乓球迷,渴望一睹乒坛名将风采的观众大有人在,球票难求,加上赛事服务、运行管理、安保等方面欠缺经验,使得本届世乒赛的美誉度稍受影响。

不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此次世乒赛中国健儿又一次高奏凯歌,大获全胜,5个单项拿回4个半冠军,成绩好得不能再好,许多网上舆论及名家评论并不买账。有的说,这哪里是世界大赛,简直就是中国的全国锦标赛;有的说,你们乒乓圈内人乐此不疲,高兴庆贺,圈外人越来越没兴趣关注乒乓球,对手都不玩了,还打什么劲。

中国前几次办世乒赛的时候,1961年首次夺得男团女单冠军,第二次捧回男单奖杯;1995年男队从低谷中崛起,打了翻身仗;2005年男单重夺冠军。那时候,中国队的比赛对手都很强,悬念丛生。如今,对手老的老,新的新,较量不了几回合便失去抵抗。世乒赛争夺最激烈的几场球都非中外选手间的对抗,而是中国队内部的竞争。

其实,近年来中国队已经意识到一花独放不利于世界乒乓球发展,提出第三次创业的口号,帮助国际乒联推动乒乓球在全球的普及。这次,混合双打中韩跨国组合一举夺冠,体现了中国乒协的良苦用心。然而,当年那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场面毕竟远去,其他国家运动员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此,苏州世乒赛某种程度确实给人留下缺少看点的印象。

世界乒乓球运动真的面临发展危机吗?当前,乒乓球的局面中国一家独大不假,但国际乒联领导人从前任主席沙拉拉到现任主席维克特,都没有过分担忧。沙拉拉一度想通过规则和器材变化抑制中国队的优势,后来发现越是抑制,效果越适得其反,不如与中国乒协携手合作。国际乒联日益离不开中国乒协的支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像中国这样,从政府到民间给予乒乓球如此之大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队总是包揽世界大赛冠军,会不会使这项运动失去生命力?别人成绩不好,不玩乒乓球了怎么办?中国普通球迷这种担心有一定依据,但更多的还是不了解他国情况。无论是在乒乓球发源地欧洲,还是在北美或日本韩国,这项运动虽然职业化程度远不如足球、篮球,也不如网球,但民间喜爱打乒乓球的人仍然非常之多。问问世界几大乒乓球器材商——蝴蝶、朱拉、斯蒂卡、红双喜等公司,它们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销售额一点不比乒乓大国中国低,甚至普通人家购买乒乓球台的数量比中国多很多,许多家庭拥有200平米以上的住宅,地下室或车库放张球台,自娱自乐。一些原来中国国家队和省市队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海外教球谋生,收入大多高于国内。

笔者在苏州接触过一些国际乒乓球人士,感觉人家对乒乓球运动的前途反而比中国球迷更为乐观。国际乒联大会上,维克特高兴地宣布:国际乒联现已拥有222个会员协会,并列成为会员数量最多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维克特还告诉大家,国际奥委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乒乓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收视率高居奥运会各项目前六位。有上述这些统计数据说话,国际乒联一点不担心乒乓球会被逐出奥运大家庭。

国际乒联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乒乓球比赛更加精彩好看,如何让其他国家涌现出能与中国选手齐肩并进的高水平运动员。从苏州世乒赛的比赛质量看,相比以往,丝毫没有下降,可以说还有所提高。有那么几场球,尽管是在中国运动员自己之间的较量,比如男单决赛马龙对方博,女单丁宁对武扬和刘诗雯,以及男双决赛等,场上对攻对拉回合之多,攻防转换之频繁,球的旋转之强烈,速度之快,单纯以球技欣赏角度评价,都是属于值得回味的精彩战例,难怪国际乒联网站一再把这些场次的视频推介到 YOUTUBE等大型网络媒体,收到很高的点击率,足以表明乒乓球不乏魅力。

有什么办法让其他国家也多出乒乓高手呢?与很多职业化程度不高的体育项目一样,目前乒乓球市场推广步履艰难,职业选手数量很少。其他国家的乒协很难像中国那样,靠举国体制支撑,组织庞大的国家队,长年集训,拥有高水平教练指导,有各种打法的彼此竞争,有充足的经费参加国内外赛事。这些也正是国外乒乓球选手最羡慕中国队之处。然而,凡事有利也会有弊,在中国国内,国家队一家独大,好苗子刚刚露头就选入国家队培养,省市队待遇低,积极性不高。厂商企业赞助乒乓球俱乐部面临同样问题,利益得不到保障,好处都集中在国家队,只有一个积极性,乒超联赛的市场推广很不顺利。在国际乒坛,职业巡回赛和一些俱乐部比赛奖金有限,同样为年度总决赛,奖金不及网球的十分之一,“蛋糕”做不大,吸引不了更多青少年,职业选手队伍很难扩大。这些困扰乒乓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期待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以改革创新的魄力,以新的智慧加以解决。

从技战术打法的角度审视,苏州世乒赛算不上一届格局大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世乒赛,尽管这是国际乒联规定采用塑料大球的首届大赛。所谓大球,直径40毫米多一点,材质由易燃性较强的赛璐璐变为不易燃的塑料。新的乒乓球打起来比过去略感发沉,速度慢一点,旋转力无显著变化。教练们认为,经过几个月的适应训练,绝大多数运动员都能熟悉新球。这次改变对运动员的影响还不如2001年小球变大球,那次材质不变,直径由38毫米增加为40毫米,不少运动员经过很长时间才适应。

当前,横拍反胶弧圈快攻打法一统天下之势越来越强。马龙、张继科、丁宁、李晓霞、刘诗雯、波尔、奥恰洛夫、水谷隼等一流高手均是这种打法,中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难见踪迹。直拍的许昕也是中远台弧圈打法,除台内接发球较好外,与横拍打法差不多。正胶、生胶、长胶等颗粒型胶皮以及削球打法只是作为点缀,敌不过反胶弧圈占上风的大势。今后一段时期,只要球拍覆盖物、球台器材、球网高度不发生大的变化,乒乓球打法单调的趋势很难扭转,那些保持老式打法的人可能只好到业余比赛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像以往的世乒赛一样,苏州世乒赛这一页已经翻过去,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世界乒乓球运动将继续前行,不管中国乒乓球的优势还能保持多少年,这项运动不会告别大众,也不会脱离奥运会,仍将以其老少皆宜的独特魅力立身于体育大家庭。人们总是希望作为乒乓盛宴的每一次世界大赛,都会办得更丰富多彩,更令人难忘,真正成为全世界乒乓球迷的节日。为此,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乒乓球提出第三次创业的计划,目标不仅在于争夺更多的冠军,当然也绝不是自废武功,轻易丢弃举国体制、乒乓精神等传家宝,而是要伴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做强做大乒乓球市场,将高水平乒乓球运动从中国推向世界。

猜你喜欢

国际乒联乒赛中国队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中国队开门红
一场比赛
国际乒联频换球“针对中国”?
怀念瑞典
群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