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裁判制造最凶猛赛季?

2015-07-07

新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红牌判罚裁判

姬宇阳

《东方体育日报》记者

中超上海德比战的执法引发外界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宁的执法堪称楷模,建议中超据此统一执法尺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裁的执法简单粗暴,导致比赛很快失去悬念。

紧接着的一轮联赛,恒大和上港的榜首大战,裁判执法尺度果然很难向马宁靠拢,郑智一次完全可以给红牌的铲球动作被姑息。包括周中的足协杯比赛,也出现一些明显误判。

简而言之,中超裁判队伍的培养与球员的培养一样,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现在的裁判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已经是一个短期内无法逆转的事实,不管如何强调严格执法,裁判的水平仍然是制约中超裁判口碑提高的关键因素。

记得两年前,中国足协向国际足联申报国际级裁判名单,其中一名主裁判34岁,当年刚获得中超执法资格,只吹过几场高水平的比赛。一位专业人士分析说,34岁本该是裁判的黄金年龄,到了这个岁数,国外许多同行都开始执法国际大赛了,而中国裁判执法高水平比赛的经历是‘零’。矬子里拔将军,这样的裁判竟然可以申报国际级,在国外简直不可想象。

因为优秀裁判本来就不多,中国足协对于裁判一直过于保护。裁判出了问题,俱乐部不能申诉,只能反映、说明情况。一个人做错了事,还不让别人监督和质疑,如此做法,让裁判基本没有太大压力。

如今的中超也许没有黑哨,但不能否认嫩哨的存在。裁判一定会在接下来的联赛里,持续承受很大的压力。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无法改变。

杨阳

搜狐体育评论嘉宾

先不评论上海德比孰是孰非,单从今年中超场均出牌次数来看,这场比赛确实成为今年中国联赛判罚尺度最好的缩影。我们近邻的韩国联赛中,是否也遇到像中超这样的问题呢?

先来看一组数据,来自韩国足球职业联盟官方的红黄牌统计,截止到5月17日的第十一轮(联赛第一循环)后,K联赛12支球队无一能保持在“红黄榜”上的清白之身。得牌最少的是升班马光州FC,11轮拿到了15张黄牌,没有红牌。拿牌最多的是蔚山现代,11轮拿了25张黄牌、1张红牌。仁川联合虽然黄牌比蔚山少,却保持着每轮必有球员吃牌的纪录,总共拿了22张黄牌和1张红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跟韩国联赛的判罚有很大的关系。韩国裁判严格按照欧洲联赛标准执法。近年来,韩国职业联盟和英超走得很近,也邀请诸如克拉滕伯格这样的裁判来韩执法。因为韩国联赛和英超同样注重身体对抗和全场紧逼的粗犷打法,节奏很快,这也必然要求裁判员的判罚尺度必须适度。对比洲际赛场,不难发现在韩国联赛吃牌第二多的全北现代也是亚冠赛场韩国球队吃牌较多的球队,保持着一贯的凶猛作风。此外,今年水原和浦项的比赛中,水原队后卫吴范锡因为顶撞裁判,两黄变一红被罚下,也是韩国联赛对于直接和裁判对抗行为采取“零容忍”的体现。除此之外,诸如比赛中一些非常规对抗直接红牌罚下,韩国裁判绝不含糊。

整体上看,韩国联赛场均黄牌数从首轮的4.16张到第十一轮的3.83张,整体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九轮有过短暂反弹,但接下来两轮重回平稳。韩国球队凶猛的作风一时间难以改变,但严格执法客观上使裁判成为比赛的有效控制者,避免比赛出现失控局面。今年的韩国联赛,很难看到像“上海德比”那样的火爆场面,这也是严格执法带来的积极意义,中超当有所借鉴。

张子渊

《法制晚报》记者

申花和上港的德比战,有人说主裁判马宁的判罚毁掉了一场本该精彩的比赛,但这真的是裁判员的错吗?以马宁给上海申花出示的3张红牌来看,判罚不仅没有错,而且准确无误,倒是申花球员柏佳俊、李建斌自找红牌。

马宁如果纵容对裁判的侮辱、指责,换取比赛质量,就是正确的方式吗?显然不是。所以,依法判罚,毁掉比赛的不是马宁,而是申花球员自己。

中超球员在判罚过后给裁判“开会”已经成为传统,这种习惯带到亚洲赛场上,吃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没有一点要改变的意思。对不尊重裁判采取“零容忍”,是中国足球早该如此的一件好事。

有人说,中超赛场上之所以球员围攻裁判,是因为裁判水平不够,误判太多。实际上,中国球员真的比中国裁判水平高吗?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是由球员、球迷、裁判、教练的水平合成的,不可能某一种类的人群比其他人群高很多或者差很多。

除了指责裁判,中超球员在场上的拼抢动作也确实需要裁判员去规范。中超踢到第十轮,大部分球队伤兵满营,头破血流的事情此前多次发生,实在是对足球比赛的推广,尤其是对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种阻碍。

这些事件不是完全不能避免的。中国球员进攻技术不怎么样,防守技术更粗糙,铲球时候脚从来不挨着地面,踢球的时候腿能抬多高就抬多高,争抢位置的时候一定先把胳膊肘架起来。这些动作在亚洲赛场上已经被红牌罚下好多次了。裁判该用规则好好管管这些球员了。

孙永超

国家二级裁判

足球裁判不好当。纵观最近两轮的中超比赛,赛后很多人对裁判的判罚发表评论,但是我认为裁判不应成为舆论的焦点。

裁判成为舆论的焦点,固然与自己的业务水平有着必然的联系。裁判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场比赛的流畅与精彩程度,对某些关键判罚的误判必然会引起球员的不满和媒体的口诛笔伐。但是这不应该成为足协对裁判惩罚,球员对裁判谩骂、质疑、围攻的理由。裁判该出手时就出手。

上海德比的主裁马宁赛后成为各大媒体议论的焦点。我看完比赛,特意看了几个关键的判罚,发现大都符合规则,没有明显的误判。再说,误判本身也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裁判能力有限,误判是在所难免的,就算欧洲五大联赛甚至欧冠比赛中,也都有误判。一方面,不应对裁判过于苛求,另一方面,裁判也应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减少误判的发生。

上海申花对贵州茅台,对于莫雷诺的进球,主裁张磊敢于改判,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但是,中国球员围攻裁判太严重了。对这种乱象,说难听点,是中国球员的坏毛病。有个媒体人说:“这是病,得治。”怎么治呢?裁判就要敢于维护自己尊严,该罚就罚。

最近几轮,裁判的严厉执法引起社会舆论,这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健康有序的环境才能促进足球的良性发展,裁判队伍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高度。从前些时候公布足球改革方案就足以看出政府是下大决心改变中国足球落后面貌的。足球首先要整顿职业联赛,现在假球黑哨少了,球员被惯出来的坏毛病多了。特别是国脚级别的球员,在球场上敢于挑战裁判的权威,有的球员甚至对裁判恶语相向。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想想国际比赛中,无论多大牌的球员也不敢对裁判造次,这是对比赛的尊重,对球迷的尊重。

我本职工作是学校老师,即使在中小学联赛中,我也注意到作为学生的小球员都敢在赛场质疑裁判,对裁判不敬,这不是好现象。和他们聊天,他们说看中超比赛,球员就得和裁判据理力争,在气势上占优势。这不能不让人反思。

马德兴

《体坛周报》记者

今年中超联赛裁判争议超过以往,较之相对最好的2014年尤甚,恐怕首先是管理的混乱。新来的裁判部门负责人不按事先拟定的规章制度办事,以“改革”的名义破坏程序,严重影响了裁判的正常工作。在具体的业务指导方面,又给不出统一的意见与建议,因而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很多场次的执法尺度不一,即便是同一场比赛中,裁判个人的执法尺度也不一,从而加剧了争议的出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各队加大投入,对成绩的渴望愈发强烈。今年联赛的一大特点就是争夺明显比往年激烈,比赛中攻防转换的节奏和速度明显加快。但裁判员对这样的变化缺乏足够的准备,尤其是赛季之初的准备过程中,就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因而面对比赛中出现的一系列有别于往年的情况,显得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对裁判判罚的争议。同时,舆论不能因为裁判判罚争议多、红黄牌数量增加,就简单地认定是球员“技术粗糙”、“野蛮犯规”。

猜你喜欢

红牌判罚裁判
NBA本赛季有5位女裁判
解救红牌
红牌来了
算“10”
听提示猜数
漫画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