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初探

2015-07-06郑士香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郑士香

摘 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因此倡导和期盼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思潮”盛行,绿色校园建设应运而生。从对于在校师生、对于环境和对于社会三方面阐述高等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绿色校园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创建一种节能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加强绿色教育;推广绿色科技等策略。将绿色理念渗透进整个校园,并且将绿色理念、绿色意识和习惯带入社会,充分发挥绿色校园建设活动对全社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绿色校园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43-02

随着社会发展,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环境,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低碳”,“绿色思潮”盛行,绿色社区、绿色家园等绿色呼声高涨,绿色校园建设应运而生。绿色校园的相关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绿色校园”的理念,进入21世纪后,其研究逐年增多,随着研究的深入,绿色校园的建设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一、高等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绿色校园的建设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实现学校教育功能,将环境管理措施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以加强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宗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可能和资源提供适用、健康 、高效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学习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和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将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融入教育中,培养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对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

1.对于在校师生,绿色校园可以使师生透彻地理解环境问题,帮助师生树立绿色环境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的绿色意识、绿色态度、绿色行为,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充分发挥师生的辐射作用。

2.对于环境,高校的发展,必定带来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学生宿舍等的建设,由此带来能耗的增大和废弃物的增多,绿色校园建设可以尽可能减少由此对环境带来的不好影响,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尽可能回收可用资源并对其充分利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社会大环境健康发展。

3.对于社会,学校可以通过绿色校园的建设提升自己的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时,师生及其家庭影响社区、社区又影响带动社会公众,使大家行动起来逐步参与到绿色环境的建设中来,发挥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推动全社会绿色理念的形成。

二、绿色校园建设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1.缺乏绿色理念,意识淡漠。绿色校园是以绿色校园理论为基础,通过绿色校园建设,要将绿色理念传递给校园中每一个人,让师生了解绿色校园的意义。然而,据了解,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建设校园过程中,忽视了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使得大部分师生并不了解绿色校园内涵,极少数甚至认为绿色校园就是多种花草、打扫卫生等,对绿色校园建设的认识肤浅片面。

2.缺乏绿色教育,认识不足。在高等院校中,只有涵盖环境类、经济类和能源类等专业才会有绿色校园的相关课程,其他专业很少有这方面的课程,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很难接触到该类教育,所以师生对绿色校园的建设认识不足,绿色教育不是很普及,使得大部分学生缺少该方面的知识,绿色教育的缺乏阻碍了绿色校园的建设。

3.缺乏绿色活动,参与太少。任何校园的社团活动都是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除去正常的教学课堂,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了。据了解,目前高校里常见的社团有:舞蹈团、体育社、记者团、吉他团、礼仪社和反邪教社团等等。通过走访发现,缺乏有关环保、绿色活动的社团,即使有,也存在主题形式单一的缺陷,又由于宣传不够,参加者也是寥寥无几,就目前而言,高等院校中绿色活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缺乏氛围,在众多的社团活动里绿色活动融合得不够,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绿色校园的建设中去。

三、绿色校园建设的策略

在复杂教育体系中,高等院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对于教师、学生还是社会公众,高等院校绿色校园的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许多院校逐步接受了绿色校园的理念,如何更好的建设绿色校园,是每一个高等院校面临的挑战。

1.创建一种节能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高等院校应当加强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的传播,引导师生参与到绿色校园的建设当中,例如:校方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宣传活动,培养师生树立环保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强与师生的交流沟通,让绿色校园建设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进行,而是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高等院校要制定和完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制度、政策和措施,推进绿色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2.加强绿色教育。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绿色校园的建设与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将相关绿色知识融入教学实践的环节中,作为高等院校可将有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和绿色校园理念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同时,定期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结合身边发生的环境事件制作一些专题片,例如有关雾霾的、有关污水排放的、有关浪费的等等,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除此之外,培养学生树立“绿色道德”的观念,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橱窗、广播站宣传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召开主题班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绿色校园建设的,引导增强环境保护和节约意识。

3.拓展绿色活动。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高等院校可以深入展开绿色实践活动,例如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等环境纪念日制定相关环保主题,呼吁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对参与社团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并且校园社团文化氛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建立绿色活动社团,制订绿色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活动,从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点滴做起,让大家认识到自己在建设绿色校园中的责任和使命。

4.推广绿色科技。(1)注重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通过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综合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在校园的建设中,环保节能材料是绿色技术实现的主要途径之一,体现绿色校园建设的意义。(2)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即为绿色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其优势就是可以不断重复利用,学校教室、食堂、公寓、办公用房、实训室等能耗量大,学校可将使用了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设施等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宣传媒介,让教师、学生真正体会由此带来的益处,从而,进一步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

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应发挥知识性强的优势,担负起绿色校园建设的社会责任,在文化传播中扮演促进绿色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绿色校园的建设对绿色社区、绿色家园等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将绿色理念渗透进整个校园,而且将绿色理念、绿色意识和习惯带入社会,充分发挥对全社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瑜,董洪湘,张振华.高职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8):125-126.

[2] 刘万里,鞠叶辛.绿色校园发展建设策略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235-239.

[3] 朱晟炜,谭洪卫,陈淑琴,庄智.我国高校绿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J].建筑节能,2014,(4):95-99.

[4] 王向亮,王雪.浅析高师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J].读书文摘,2014,(4):57-58.

[责任编辑 王晓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