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2015-07-05李建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纤颤心房房颤

李建宁

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迈皋桥医院)内科 如东 210028

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李建宁

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迈皋桥医院)内科 如东 21002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的患者(观察组)及8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年龄、病史、LAD、大面积脑梗死、NIHSS评分及短期神经功能好转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D增大明显,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高,NIHSS评分高、短期神经功能好转率低(P<0.05)。结论 Af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易致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应加强房颤致心源性卒中的筛查识别,及时给予相应的抗凝治疗,改善预后。

心房纤颤;脑梗死

心房纤颤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差,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心源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病情最重,临床短期预后最差[2]。本文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的患者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6—2014-06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的患者(观察组)及8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急性脑梗死诊断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心房纤颤诊断标准: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或)动态心电图证实存在房颤,ECG显示无正常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6(72.6±8.2)岁;病程6~70 h,平均(34.66±10.86)h;持续性心房纤颤3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4例;25例于入院前有心房纤颤病史;15例于入院后经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护首次发现心房纤颤。合并冠心病13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14例。对照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56~84(65.9士7.9)岁;病程8~68h,平均(36.11 ±11.98)h;冠心病19例,高血压32例,糖尿病22例(同一病例有两种以上原发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项目 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Adams诊断标准:梗死灶直径>3cm,并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大血管主干供血区。全部病例均行ECG、血脂及血糖检查,心脏彩超检测LAD及心功能。

1.3 治疗方法 心房纤颤组无禁忌证者予以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非房颤组予以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患者均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降低颅内压、调脂稳定斑块、改善脑代谢等治疗,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给予相应治疗。

1.4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评定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入院、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评价其临床短期预后,NIHSS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神经功能好转率=(入院时NIHSS-出院时NIHSS)/入院时NIHSS×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高、LAD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高、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特征比较 (n)

3 讨论

心源性卒中起病突然,好发于颈内动脉系统,脱落栓子易进入大脑中动脉主干,其闭塞必然引起大面积脑梗死(供应大脑半球的额、颞、顶叶和基底节区),皮质大面积梗死时,栓子可发生自溶或向远端移动,血管再通,以及梗死远端血管壁发生缺血性损害,通透性增高而导致血液外渗,易伴发出血性脑梗死,故病情严重,预后差。

阵发性心房纤颤卒中风险与持续性心房纤颤相一致未被诊断的心房颤动即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很可能是原因不明卒中的病因。对合并房颤的病例,应给予及时合理的抗凝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故提高脑梗死患者中房颤的检出率,以指导一级、二级预防,显得非常重要。而在我国,房颤相关性脑卒中报道的比例远远不足20%。短期内多次心电检测、24hHolter心电监测、延长至30d的Holter心电监测能提高心房纤颤检出率[4],但其依从性差,成本高,不宜普遍推广。故针对心房纤颤高危人群采用有效方法进行重点筛查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近期,我国研究也证明STAF评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5]。

本文结果显示,房颤组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高、LAD值大、入院时NIHSS评分高、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应评估其LAD、NIHSS评分等,采用STAF评分,筛选出伴发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增加监测心率的手段,延长心电监测时间等,检出心房颤动,及时给予有效的抗凝治疗,同时评估其出血风险,注意控制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为2-3。

[1] Frost L,Andersen,LV Johnsen SP.Lost life years attributable to stroke among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J].Neuroepidemiology,2007,29(1/2):59-65.

[2] 付娜娜,袁薇,石正洪.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5):2 951-2 953.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4] 张玉生,徐安定.重视心房颤动筛查优化心源性卒中预防[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1):5-8.

[5] 刘小艳,黎泳欣,徐安定,等.STAF评分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筛查的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9):534-537.

(收稿2014-11-19)

R743.33

B

1673-5110(2015)24-0064-02

猜你喜欢

纤颤心房房颤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心房纤颤的问题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和肽素在快速心房纤颤中的临床研究
左心房
预防房颤有九“招”
花开在心房
胃食管反流病是否会引发心房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