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性猝死40例临床治疗体会

2015-07-04张效霁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急诊治疗心肺复苏

张效霁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SCD)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对40例SCD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SCD的患者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引起28例。经抢救治疗16例恢复自主循环,5例存活出院。结论:心脏性猝死表现为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尽早施行电击除颤,恢复自主循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关键词】 心脏性猝死;心肺复苏;急诊治疗

心脏性猝死(SCD)仍是当今医学界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在美国,每年约30万人死于SCD,占心血管病死亡率的50%。经复苏获救者,出院后第一年死亡率仍高达30%,其中大多数仍死于再发性SCD。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心脏性猝死患者40例临床抢救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4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8~85岁,平均53岁。冠心病猝死2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风心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

1.2方法 在无证据否定时,设想SCD系VF所致,立即拳击复律。如果不能迅速恢复循环,则应立即试用电除颤。如果这些措施均不能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则应果断实施心肺复苏。复苏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一般属安全的,很少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肾上腺素作为SCD的首选用药,异丙基肾上腺素应避免使用。在除颤、心脏按压,支持通气和药物治疗无效后,应用碳酸氢钠,首次剂量为1mmol/kg体重,以后每10分钟给药不超过首次剂量的一半。SCD幸存者入院后,应立即采集详尽病史,进行仔细体格检查,常规摄取胸片,记录12导联心电图,抽血行心肌酶谱和电解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案:检查时若能诱发VT/VF,而且左室射血分数≥40%者,可酌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冠状动脉再通术,或者用埋藏式转复除颤器(ICD);若左室射血分数<40%,则不宜选用抗心律失常药,只宜选用冠状血管再通术或用ICE)。检查时未能诱发VT/VF,则首先行冠状血管再通术。手术成功而且心功能良好者,无须进一步治疗;若手术失败,则行AICD治疗。

2 结果

40例SCD的患者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引起28例。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30例,心室停搏3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无脉性电活动2例。经抢救治疗16例恢复自主循环,5例存活出院。

3 讨论

SCD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据此,即可判断为SCD。采用间歇腹部按压(IAC)辅助心肺复苏能有效地提高SCD抢救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具体操作方法是,一人实施常规心肺复苏;另一人将双手置于患者腹部中间,在两次心脏按压间歇期按压腹部,如此周而复始。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实施心肺复苏术的同时辅以间歇腹部按压能显著提高主动脉压、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灌注压,还可提高心排血量、平均动-静脉压差[1]。复苏过程中的药物应用,肾上腺素类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和甲氧胺。α受体兴奋剂和β受体兴奋剂在心脏复苏中应用各存利弊,α受体兴奋剂有助于维持较高的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冠状动脉灌流量,但后负荷的增大及其他重要器官血流的减少都是有害的,其净效应是利大于弊。β受体兴奋剂增加心肌氧耗,收缩心内膜下血管,扩张骨骼肌血管,降低主动脉舒张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但β受体兴奋剂也能增加心脑血流量,其净效应是弊大于利。

全心心肌缺血时,心肌内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可以抑制心肌功能。给予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加重心肌抑制。碳酸氢钠本身也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因此,目前不主张在心肺复苏的初期使用碳酸氢钠。心肺复苏时应用钙剂治疗电-机械分离,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甚至增加死亡率。故目前对于SCD患者,在处理初期不再推荐使用钙剂,除非临床上高度怀疑有低钙血症,高钾血症或钙拮抗剂中毒者。最近研究表明,钙在停搏和灌注阶段可导致不可逆性损伤,心肌缺血后及再灌注时,减少钙进入细胞内,从理论上讲,可减轻脑和心肌损害[2]。虽然在心肺复苏时应用钙拮抗剂有保护作用,但能否提高复苏成功率,尚未经证实。因此,目前还不能推荐钙拮抗剂作为心肺复苏的常规用药。

SCD复苏成功并及时入院或已住在医院的患者,40%~60%于出院前后死亡。死亡者大多数是由于休克或持续性缺氧性昏迷。根据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SCD危险性大小,室性心律失常中,良性者约占30%,其SCD危险性极小,无须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恶性”者约占65%[3],其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症状;恶性者仅占5%,几乎均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症状和体征(晕厥、低血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SCD危险性极大,有指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减少SCD发生的危險。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6-233.

[2] 李春盛.现代复苏的药物应用.急诊医学,2000,10(1):57-60.

[3] 李莹洁.高龄患者急性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0):957-958.

猜你喜欢

急诊治疗心肺复苏
观察比较硝普钠与酚妥拉明静脉滴注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临床探讨
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用于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
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