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素养的养成

2015-07-04赵阳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赵阳

摘要:情感教育乃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语文学科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重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为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小学教育阶段,更应坚持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其之于学生情感的教育引导意义,显而易见。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写道:“缀文者以情多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語文就是让学生“披文以入情”。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唯有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注重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打好人文素养的底子,促使语文更好地回归其学科本质。

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当下,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操作,学科的分层定位越来越贴切于实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以知识积累和思维培养为基础的人文素养养成过程。情感教育乃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语文学科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重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为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小学教育阶段,更应坚持情感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学生课内外文本阅读的结合,及注重学生主体性地发挥,都能从多角度在阅读课堂上促进情感教育的贯彻和人文素养的养成。

乐在心中,情感自心发,语文阅读教学不应是一项上纲上条的生硬任务,让学生满怀兴趣主动去阅读,对于师生双方都将是一次次情感升华和美的体验过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赏析感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实现的。任何一种美好的情感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尚显稚嫩的感情世界。在小学阅读课堂的教学中,兴趣尤应是一切情感培养的起点,没有兴趣的阅读课堂,脱离小学生的实际,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了兴趣的阅读课堂,犹如点睛神来一笔,在学生与阅读文本的对话中,架构了自然生发的情感桥梁,可谓事倍功半,水到渠成。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再仅仅是个教育理念。尽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多的着眼于单个字词句的解读,但当下的小学阅读课堂已经开始了深层次人文素养的养成,情感教育贯穿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程。例如在教授苏教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小露珠》时,基于此篇课文拟人对话为主,语言生动幽默。我把本课的教学地点可选择在操场上围坐,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后进行表演。让文字中具有想象意味的“小露珠”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发生在学生身边,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语文教学课堂虽表面看起来偏离传统教学模式,但新的尝试,从更多的层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多个角度将情感教育的力量运用到课堂的方方面面,一点点将文学的力量深入学生的内心。化有形于无形,激发学生的兴趣,恰恰是语文阅读课堂的魅力所在。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是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愉悦,爱上语文阅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决定他们兴趣的视野较为宽广,因而小学课堂阅读要做的更好,就更加贴近人文养成的目标,就必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这样,以内引外,由外而阔内,语文阅读的课堂可谓事倍功半。课外阅读的广阔视野能够让小学生对课堂阅读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在课外书中得到印证和补充。尤其是情感教育贯穿教程的当下,充分的阅读,其实是一种最大限度的情感领悟的延伸。因此,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情感的魅力和积累也体现在大量阅读材料内。

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在凸显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也预见性地展示出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方向。情感教育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沿此施行,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将逐步看到情感教育的实施对于小学生主体性的深刻塑造和长远影响。阅读教学的实质,离不开阅读主体对于作品中人类共通情感的共鸣。有感而发,是语文作文行文的内在要求,我以我笔抒我心,是小学阅读教学带来的必然影响。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之上,结合教师引导,读出文本心,也逐渐学会了写作向内看,聆听自己的心的声音。现实世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化。《语文课程标准》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切为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而,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小学阅读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内外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把上课看作是与人的交往,而不单纯是劳作;是生命活动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浪费和损耗。教师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学生在阅读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去探寻答案,逐步架构自己的解读,而绝不横加干涉。学生在这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才能自然而然更努力去发表个人见解并理解和感受他人。这样,学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很自然的进入阅读情境,既逐渐走近了自我的意识核心,也逐步领悟了作品的情感思想,在读中增进了感悟,在基本的阅读中引起了情感共鸣。由此,情感教育在阅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中流畅进行,而人文素养的养成潜移默化,时时发生。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乃是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基于根据小学生学习和情感发展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就是要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发展起来;改变学生的单一阅读视野,注重学生主体性地发挥,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加深其情感的深刻性,使其情感更具稳定性,最终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