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2015-07-04戴劲松王海江孙逵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浙江宁波3504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

城市勘测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区养老

戴劲松,王海江,孙逵(.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浙江宁波 3504;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

基于GIS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戴劲松1∗,王海江1,孙逵2
(1.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浙江宁波 315042; 2.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22)

摘 要:我国当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的问题,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享老、养老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文章将养老档案建设和社区服务结合,利用GIS技术搭建社区服务平台,通过三维地图展现社区和老人的空间关系和位置,集成对老年人的档案信息管理,同时又及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心理咨询、医疗救助等服务。

关键词:GIS;社区养老;三维地图

1 引 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面临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实际的家庭情况,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在逐步地向社区养老模式转移。但养老行业在我国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程度很低,养老的现状和发展速度却是不容乐观;国外的发达国家则是将养老作为一个行业去推动发展,其规模和服务质量是值得借鉴的。根据国家发改委、民政部颁发的《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十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建设为依托,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要求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建立社区“一键通”呼叫系统,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本文所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可以及时给予老年人帮助,老年人只需通过一键式报警器和手机终端软件就可以获得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救助、生活帮助和心理咨询等。该系统平台的建设将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提供更强的保障。

2 基于GIS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2.1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对养老事业的建设任务艰巨,有许多学者密切关注并研究我国的养老事业,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1]。如基于WCF面向社区医疗服务的连续健康管理系统[2],可实现居民基本医疗信息查询,健康咨询服务和多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智能公寓的建设,将传感器运用到老年人的监管服务中,通过对传感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来准确识别老人的行为状况[3]。“互联网+电子产品”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中医养生建议,并可提供疾病自测、预约挂号、社区医疗站对讲等功能[4],为社区中的人群设计和提供个性化资讯推荐服务[5]。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可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实现,将居家老人日常生活需求、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监督、管理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数网合一”,将形成一套综合性的服务信息管理系统[6],并结合当前的O2O模式,实现信息管理和实体服务的结合[7,8]。这些研究虽然在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日常生活、养老服务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或服务,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基于位置信息的关于老人便捷出行与及时医疗救助方面的内容。本文是基于地理信息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在管理社区老人信息的同时,集成老人的便捷出行、医疗救助和生活服务,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2.2研究目标

本文以某市的一个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三维地图的养老档案数据库,完成区域内主要社区老人的数据信息注册、采集和录入;建设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实现对养老档案数据的综合展示、管理和应用,为当前民政、社区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和救助依据,为最终建成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2.3研究内容和架构设计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以地理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撑;利用ArcServer技术提供地图服务、定位查询服务,搭建B/ S框架实现平台地理信息在线应用与服务;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定位设备获取老人的位置信息,搭建专线网络方案,将中心应用服务器、备用服务器、客服中心建立在市民政局、各区民政局和街道办的以互联网或专线方式访问系统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承载、管理和展示空间数据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软件系统,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系统建设以快速、便捷、准确为服务宗旨,为用户提供最准确的空间地理位置信息。

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去了附近的一家餐厅。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开始吃饭后没多久,两人又吵了起来。起因是小孩想吃虾,让他妈妈给剥一下,结果他妈一口回绝了,“这么大的孩子了,以后自己剥。”

该平台上整合养老相关的社会资源,将专业的医疗救助服务、康复训练服务、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与系统连接起来,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系统采用成熟的3层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展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底层数据层以ArcServer和ArcSDE作为中间件的技术,连接业务层与数据层。利用ArcSDE中间件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与老人的属性信息进行连接,提供更高性能的数据管理,利用ArcServer技术可以提供在线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中包括的数据库包括:政务电子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养老档案数据库。

中间业务层集成的各项功能和服务,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录入、数据查询、老人位置展示、统计分析等系统服务,在系统平台上集成各项社会资源服务体系。

最外层即展示层是以网页的形式让用户与服务人员进行交互。当用户用手机、移动设备或者电子计算机等方式呼入或登录系统时,系统会将用户的信息直接展示给服务人员。

2.4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以物联网为基础,搭建通信运营商专线网络方案,将中心应用服务器、备用服务器、客服中心建立在市民政局、各区民政局和街道办;以互联网或专线方式访问系统平台,网络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老年人通过一键式报警器或者手机终端软件,自动接入呼叫中心,可进行菜单式选择服务,如家政、心理咨询、求助等内容。通过老年机的GPS定位模块,救助中心可直接显示出老年人目前所在位置,并根据老人需求和历史信息进行判断进而为老人提供相关服务。

图2 网络体系结构

2.5数据库建设体系结构

养老档案数据库记录研究区域内老人的基本人物信息、家庭地址信息、健康信息和病史信息。

基本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平台提供基本的社区、街道、地址等空间信息。为了直观高效展示老人的位置并便于服务时快速找寻和定位,平台采用2.5维地图展示,并融合最新地名数据库。相关地理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展示,方便查看老人及其类别的分布、各个年龄层的老人分布。

3 基于GIS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和实现

3.1基于三维地图的养老信息展示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采用2.5维地图数据库作为显示的数据来源,结合当地地名地址数据库中的属性信息,可以直观、立体地浏览各社区的位置分布、社区范围等社区的基本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社区范围显示

3.2老人分布和信息查询

养老服务平台将老人按照其年龄段和老人类别进行分类。其中老人类别分为低保户、残疾、孤寡老人、优抚对象、三无老人、独居老人、在职人员、中共党员等不同的类别,方便数据库进行归类统计、查询和管理,并可在系统中快速可视化。

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优势是可以精准迅速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展现所有用户的总体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老人分布数量集中的地点,可视化时采用聚合方式体现,如图4中的气泡中的数量。老人聚合的数量会随着地图层级的缩小、放大动态改变,及时准确展示老人的分布和数量。

点击某社区内的相关符号标记,可以快速地查看该用户(或者多用户)的信息,如图5所示。

图4 老人的数量、定位和所在的社区分布

图5 用户信息

老人能够通过电话号码信息查询出对应的相关各项资料,并且当老人来电时,平台系统将以弹出窗口的形式向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并展示包含老人的姓名、性别、住址、年龄等的信息。

3.2养老服务工单管理

老人或相关人员来电需求养老服务时,系统生成求助工单,由工作人员对工单进行跟进或者派发给加盟企业,并记录工单的处理结果以及客户的反馈信息。如果有求助信息录入,则在平台主界面菜单栏中的“工单管理”可以新建、查询或者搜索到该求助信息,并及时显示工单处理的状态(生成、派遣、服务中、完成)。

3.3老人档案建立和管理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老人档案,并进行管理,包括新建、删除、修改和查询老人档案。老人档案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电话、性别、老人类型、地址、所属社区、病历史、特征、特别关注项等。

3.4统计分析

平台能够根据养老档案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按类统计,包括老人属性信息统计和来电求助信息统计。属性信息统计有老人年龄分布统计、类型统计、与户主关系统计、老人所在群组统计(如图6所示)。图6(a)是用户年龄段的分布图,图6(b)是70岁~80岁年龄段中各个年龄的分布图。

来电信息统计有用户来电次数统计、来电类型统计(如图7所示)。图7(a)表示今年用户来电类型的统计,图7(b)表示医疗求助来电类型的分月统计图。

图6 用户年龄分布

图7 来电信息统计

4 基于GIS的社区养老02O服务

平台集中管理老人的档案信息,提供对老人信息的查询、统计、修改功能;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康复训练、便捷出行、旅游服务等等。当老人求助或需求服务时生成工单并流转给加盟企业订单管理系统,加盟企业接受平台推送的订单,生成客户信息,并派送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平台将追踪老人的服务工单并在服务完成后及时反馈老人对加盟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服务平台与加盟企业采用“线上与线下”(Online To Offline,O2O)模式。与一般O2O服务体系不同的是:由于老人行动不便,老人所需要的服务可能更多是家庭内的服务;另外,如果老人突发意外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就会将支付环节安排在救助之后。

5 总结与展望

目前,在我国养老设施不健全,养老任务艰巨的背景下,基于GIS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可以及时地给予老年人帮助,让他们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有一个保障舒心的晚年。同时能够减轻年轻人的负担,降低年轻人为此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与此同时,该平台在提供养老服务时要注重服务的质量和速度,让老人能从信息服务到实体服务,从而使提升其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陶箐.城镇老年人健康管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 张菁华.基于WCF面向社区医疗服务的连续健康管理系统设计[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

[3] 孙丽君.面向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

[4] 王怡濛.“活法儿”老年健康生活仪[D].南昌:南昌大学,2013.

[5] 吴升瑞.社区个性化资讯服务研究与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 欧昱.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7] 懂娜.基于O2O模式的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安徽理工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9):38~41.

[8] 韦意.线上应用到线下服务——APP与O2O模式结合研究[J].科技传播,2013,22:240+228.

Community Aged-supporting Platform Based on GIS

Dai Jinsong1,Wang Haijiang1,Sun Kui2
(1.Ningbo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Ningbo 315042,China; 2.Wuhan Geomatic Institute,Wuhan 4300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aging society and the changes of family structure,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ged-enjoying and the aged-supporting are rising rapidly.The paper integrates the aged archives management with community services,uses GIS techniques to build the platform.The system displays the aged population in three dimensional map with their locations and information,which facilitates the management of the aged archives and provides the assisted living,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medical assistances.

Key words:GIS;community aged-supporting;three dimensional map

文章编号:1672-8262(2015)05-27-05中图分类号:P208.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8—07

作者简介:戴劲松(197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GIS、地图编制技术应用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社区养老
英国社区养老照顾对我国的启示
社区养老模式下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析
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