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微课设计应注意三个“突出”

2015-07-02方学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突出支持性高三

方学平

一、突出对学习的支持性

在常规课堂中,面对繁杂的高三语文知识,教师备课往往指向顺利教学、顺利引领、顺利总结归纳。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支持、促进学生的学,如何帮助学生直击重点,攻克难点,辨清易错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设计微课时,如何突出对学习的支持性呢?

我曾进行过“影响高三作文得分因素”的调查,将作文问题分为审题不当、立意不深、层次不深、思路欠清晰、内容不充实、文体不分、论述中心不突出、议论结构不好、论证单调、缺少文采、现实感不强等11个点,然后分别组织备课组的教师和班上的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寻找相关策略。最后,在大家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我设计与制作了专题《作文:从失分到得分》,将11个5到7分钟的专题微课视频放在学习云上,让学生课余自由点击,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学生的作文学习或者提升。事实表明,当作文问题呈现多元、无序状态时,教师设计、呈现的作文微课,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无论是辅助性微课,还是自主性微课,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假设应该指向能够促进、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突出点化处理原则

高三常规课堂教学,常常是用45分钟或者更多的时

间来处理一个专题的学习,课程目标体系严密,课程结构复杂,学习内容庞大,学习过程冗长,学习效果不理想。而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如果按照单一知识点设计课程目标,一个微课一次只解决一个小点,点点相加使得学习内容慢慢变得丰富,学习过程也变得高效而轻松。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遵守知识点化处理的原则,以最优化的方式、最有效的信息传递,实现瞬间学习而效果最大的目标。

比如,学习一个专题时,教师要先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点化处理,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以确保微课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单一而且有实际意义的点。这样,才能实现微课改变课堂、改变学习方式的目标。比如,在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专题时,课程内容丰富,要学习的目标很多。经过点化处理形成点目标后,我设计了三类18个微课,放在校园网的云空间。一个微课只针对一个虚词设计,每个微课5分钟左右就可以观看完毕。微课内容的点式处理,可以将学习变得简短而轻松,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度。语文学科内容的这种点化处理方式,使得知识粒度比较小、知识点单一集中,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开展基于微课的学习。

三、突出认知深化规律

高三时间紧张,教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找到最短学习路径?以微课的支持性出发,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可以分割成许多个点,教师依此就可以开发出许多微课,如果让学生开展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这些微课便构成了自主学习云或者云资源。

对于这些自主性微课资源,教师要按照学生学习一个专题的过程方式呈现,做到合理设计学习界面,将微课科学分布在学习云上。如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同时兼顾学习先后、由浅入深的顺序。这样呈现的微课资源,便于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最短路径获得学习经验或者达成学习成果。如果微课资源不按照学生接受规律排列,模块资源散乱地分布在学习云中,则会产生相互干扰的状况。学生点击微课,就得不到最短路径的暗示,更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所以,为了增强微课这种规律性呈现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自主学习开始时交给学生一张自主学习单,对自主学习的流程与内容作规划,防止学生在学习中晕头转向。但是,即使有了可供参考的学习单,基于理解程度和个人爱好,有的学生会按照习惯顺序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这也是允许的。

此外,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也要由表及里,渐渐深入,完全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排列内容。事实表明,如果设计单个微课时不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便制作出相关微课,也只能是学习过程中的垃圾资源。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

猜你喜欢

突出支持性高三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我把高三写成诗
国家形象修辞中的核心话语和支持性话语*——基于H7N9与SARS时期官方媒体报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