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乐课堂”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5-07-02粟菊英杨大芝张宝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题组实验班学案

粟菊英 杨大芝 张宝

来凤县民族小学(以下简称“民小”)面对留守儿童多、班额大、教学质量不高的实情,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三三六”和乐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和谐,快乐。

一、基本构架

“三三六”指三大板块、三大要素、六大环节。

1.三大板块

“三大板块”是就教学结构而言,具体指课前导学、课中探学、课后延学。课前导学指学生课前运用导学案自主预习,解决基础性和衔接性的问题。课中探学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展示性学习等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后延学是对课堂拓展性问题的思考,对课堂学习的反思和课堂学习内容的考查,一般以反馈检测的形式呈现。

2.三大要素

“三大要素”是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具体指小组学习、小组评价和导学案。学习小组是和乐课堂的基本学习单位;小组评价是和乐课堂高效的催化剂;导学案是和乐课堂实施的物质条件。

3.六大环节

“六大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操作流程,具体指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检测。

(1)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开课伊始,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导入学习氛围中,然后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让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展学习活动。

(2)自主学习,知识盘点。主要是完成预习任务,属于基础性学习。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借助教科书、工具书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小组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提炼出需要集体讨论的问题。本环节因学科不同,操作方法会有差异。

(3)合作探究,明理升华。教师针对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探讨、交流和展示。展示内容要紧扣学习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这要求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展示内容及方法,又要机智地处理课堂生成。

(4)精讲点拨,拓展延伸。精讲点拨包括生生、师生的质疑释疑。教师既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集中讲解,也可以在展示过程中随机讲解。精讲前,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质疑释疑时间,并认真分析、归纳学生的疑难问题,为讲做准备。讲解时,教师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讲清思路,讲清理由,让学生认识到规律,触类旁通。

(5)盘点收获,自觉反思。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引导学生反思和交流学习收获;二是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

(6)达标检测,反馈学习。教师要紧扣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差异,设计难度适中、数量适当的达标检测题。题目分必做和选做两类,注重基础性、技能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学生练习时,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并当堂矫正反馈,做到“课课清”“堂堂清”。

二、实施策略

民小走的是先建模,再试点,后推广的路。实验初期,学校通过认真调研认识到,要改变学校现状,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课题组结合外地经验和本地、本校实际,初步制定了《来凤县民族小学“三三六”和乐课堂研究方案》,确立了“样本实验试推模式,分步实施修正模式,全面推进完善模式”的研究思路。

1.样本实验试推模式

民小把404班作为实验班,以周为时间单位尝试推进“三三六”和乐课堂教学模式。

前两周,做好小组建设,包括对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训。接下来两周,实验教师完全按模式流程开展教学。一个月下来,学生逐步适应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质疑问难的学习方式,课堂悄然发生了变化。问题也出来了,因为小组评价的滞后,导致学习小组缺乏竞争力和凝聚力。

第五至七周,课题组带着问题与实验教师共同研究小组评价的问题。光凭几句夸奖难以让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课题组提出以组为单位,一课一评价,一天一评价,一周一评价的意见。根据建议,实验教师在收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班级小组评价细则并据此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为了小组荣誉人人争先,个个努力,都不甘示弱。

第八周,课题组深入实验班观课。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能力。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交流热烈,但常常讲不到点子上;另外,教师的导学案设计不够科学,对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思考,认为学生讲不到点子上是教师过度地“放”造成的,于是要求教师适时掌控话语权,把学生引向认知的高度。导学案设计方面,要求“一备三改”,即主讲教师一备一改,教研组长二改,课题组负责人三改。当然,随着活动的全面推开,学校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导学案的质量问题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实验班的师生对“三三六”和乐课堂模式的基本构架有了清晰的认识,并积累了小组建设、小组学习评价、导学案编写等相关经验,为模式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2.分步实施修正模式

样本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学校对“三三六”教学模式有了信心和期待,决定将实验范围扩大到三至六年级的部分班级,以进一步检验模式的效度,修正模式。

民小采取自愿申请的方式扩大实验班级。课题组经过综合考量,最终确定了401班等8个班级参与实验。实验班把404班小组建设和小组评价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班级中,仅用一周时间,各实验班小组建设初见成效——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

一个月后,出现了新问题:新鲜感过后,学生兴趣逐步消失,学习效率随之下降。课题组及时组织实验教师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经过反复观课、会诊,大家形成共识:学生倦怠的原因是教师过分强调小组学习,忽略了小组管理。这样做导致了很多不良倾向,比如,为了提高小组成绩,不少小组长怂恿学困生抄答案;展示交流成了学优生的专利,学困生仍然少有发言机会等。

课题组针对问题反复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第一,做好课前导学。学生自主完成导学题后,小组长全面检查,教师抽查,督促所有学生过好预习关。第二,改进小组评价细则。评价量化因人而异,学优生展示按正常分值计分,学困生展示加倍给小组计分。于小组而言,每节课展示的机会有限,为了荣誉,在小组学习时,组员便会聚焦学困生。这无形中促进了学困生的发展;学困生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其他学生的发展。第三,教师对学生放手而不放任。该指导时不放手,该点拨时不避让,把学生的学习不断推向高潮,把学生的认知不断推向深入。同时,课题组要求各实验教师既依托模式,又不机械套用模式,要针对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模式,扬长避短。

随着经验的累积,模式不断完善。2013年底,课堂流程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三个环节发展为“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检测”六个环节,参与实验的班级增加到16个,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3.全面推进完善模式

2014年春,“三三六”和乐课堂模式在民小三至六年级22个班全面推开。考虑到学生实际,一年级和二年级不完全参与这次课改,而是重点做好小组建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为三年级开始运用模式做准备。

这年4月,全县高效课堂推进会在民小召开。学校借此机会对“三三六”和乐课堂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完善。

一是蹲班督导,开放课堂。校委会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一个班。蹲班领导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为班级教师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校长、科研主任带头上引领课,成效显著的实验班主动开放课堂,欢迎老师、家长听课。

二是用研究促发展。推行教研“六步法”:专题研讨编制导学案,专题观课应用导学案,集体评课丰富课堂,教者回应反哺课堂,二度反思重塑课堂,课堂重建完善课堂。学校尤其重视导学案的开发与编写工作,要求所有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课标,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解读;然后遵循主备精心设计,协备“吹毛求疵”的原则,博采众长,形成精品。此外,要求教师注重个性化设计,使导学案更贴近教师、学生实情。

三是以评价促行动。建立考评机制,激励教师参与的热情。学校将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综合考核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使少数有惰性的教师从不自觉变为自觉。

四是以活动促提升。开展和乐课堂赛课、说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五是以激励促进取。学校创造条件让优秀教师有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以此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4年4月18日,来凤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小学校长和中心学校分管校长及学科骨干教师150余人在民小召开推进会时,学校所有班级向与会代表开放,并为大会提供了3节观摩课,学校在会上阐释了“三三六”和乐课堂模式的基本内涵、构架及推进策略。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县小学推广。

(作者单位:来凤县民族小学)

猜你喜欢

课题组实验班学案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乡愁导学案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