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让课堂绽放“开放”之花

2015-07-02赵燕钟文波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齐王开放文本

赵燕 钟文波

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教学环节中有适度的“休止”与“空白”, 让学生放飞思维、探索求真,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感知到的“不完整”、“不完美”,进而实现“求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对开放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一、文本解读留白,创乐于探究之境

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文本材料。教材中大量留白的设置,较之教材中的实体部分,更具创新价值,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探究空间。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善于通过一块块恰当的空白,让学生愉悦地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去认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下《数学》《连减的简便计算》一课,以看书为题材,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见算法 (依次减去两个数,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至于哪种方法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教材在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三种不同计算方法后,通过“留白”——“我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根据数据特征合理选择算法,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意识。

教师在解读这一文本时,就应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归纳,不必过细过密地讲解。教师要在备课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本上、留在心里,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问题,大胆提出并自主、合作、探究加以解决。这样,既有利于创设探究氛围,又不天马行空,游离于文本之外。

二、课堂提问留白,启学思结合之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倾听:听学生的思考过程,了解学生认知的疑点、盲点、易错点,再通过班级展示汇报,引导学生思考答案或策略是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理由是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进行点评。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上《数学》《决胜对策》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田忌赛马这一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时,设计了一系列这样的师生对话:“田忌赢齐王的方法是不是唯一的?”“是不是齐王先出,田忌就一定获胜?”“齐王要想获胜,应该怎么办?”“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构建完整的认知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设计一些内容悬念或有意留下学生感兴趣的空白,让学生自主发挥,反而会使学生去多问几个为什么,会更加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评价留白,扬互学共进之风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学会保持“沉默”,放手把某些评价权还给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

如在探讨“125×32”的简便计算方法时,教师引导:“同学们觉得可以怎样简便计算?”一生站起来清晰地说:“可以把32分解成30加2,再依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对xxx同学的算法,你怎么想?”教师接着问。“他的思路完全正确。”一名学生站起来评价。教师又问:“还有和他不同的简算方法吗?”稍停片刻后,一双小手举起来,又一双小手举起来……“看来,同学们有不同意见了。”教师对刚才站起来评价的那名学生说:“请你在举手的同学中选一位,让他交流一下他的不同方法!”这次,有了教师的“特权”和被小老师“选中”的期待,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一名被选中的学生信心满满地回答:“可以把32等量代换成8乘4,再依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在生生互动中最终获得成功体验。

(作者单位:十堰市广东路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齐王开放文本
邹忌劝齐王纳谏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呆若木鸡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画鬼容易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