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品农时

2015-06-30沈成嵩

翠苑 2015年3期
关键词:芒种立春节气

我对节气的兴趣始于儿时的记忆,从小和母亲在一起,她最看重时节。“立春”了,她就说“春打六九头,庄稼丰收不用愁”;“惊蛰”了,她说“惊蛰听雷声,蛇虫百足要起身”;到了芒种,她又说“芒种一到,不限老少,该麦收了,小满家把家,芒种大插花,要栽秧了”;“春分一到,天就暖了;白露一到,天就凉了”;“太阳的影子,长到夏至,短到冬至”,“暑天刮北风,十家药铺九家空”……每个节气对应着庄稼的收种和气候的变化,非常准。节气成了城里人、乡下人特别神圣的一种生产、生活的准则。

《淮南子》成书至今2000多年,那上面就记载了农事节气。2000多年来,它被一代代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我感兴趣的是其中各种神秘主义元素及不断发展的农耕民俗文化。比如,古人以为,天地之间,天道是元,地道是方,方主幽含气,吐气为施;圆主明吐气,含气为化;天偏气就怒而为风,地含气就和而为雨;天地之气冲突就感而为雷,乱而为雾。再比如一年四季的十二个月对应着天干和地支,对应着周易的卦象,对应着古代音乐的十二音律,每一种解释都涉及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深入去研究,就回味无穷。而相应的民俗元素,如除夕的爆竹、新年的春联、元宵的灯笼、清明的扫墓、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再深入,历代骚人墨客也都用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对它们的理解和感受,并延展至草木虫鱼、天地万物,使我们在每个节气,每一时刻,各种各样的天气条件下,都能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如果真能把这些都集中起来,就是一本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的百科全书。无论朝代更替,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被影响,人们照样坚持诗意化的生活方式,一代代人复归为泥土,又一代代人诞生,它们就支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有滋有味地生生不息。在这农事节气中包含着古农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古代哲学、古代医药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许多科学知识。

我最早对这些文字的研究,是始于汪曾祺先生对晚明归有光散文的推荐,他说归有光一改士大夫“文必秦汉,诗必大唐”的文风,从极富人情味的家庭琐事、农家耕作、自然风光着笔,用极为凝炼的文字,于细微精妙处见精神,成为明代散文大家……而对农耕社会的节气,面对这些沾满尘土,被世人视为“腐朽”的文字,难道对今天的工业化、城镇化真的就一点用处没有了吗?面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日月、星象、候鸟迁徙、草木生长、春种、秋收、夏管、冬藏难道就不能悟出一些今天创建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道理吗?“文革”时,曾出现过违背农时的瞎指挥,插秧过小暑,种麦过立冬,使庄稼失收。可能有人说如今有高科技,可以反季节,但你能让18亿亩农田都用上塑料大棚吗?不违不误农时仍是人们当今乃至长期所必须遵行的。

我写农时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们沈氏的老祖宗曾于明崇祯末年撰《沈氏农书》,系统反映江浙地区水稻种植、栽桑养蚕、缫丝织绸、饲养家禽、培肥土壤、逐月农事、农民家常日用、农本、农村乡风等诸多方面,作为沈氏后人,也应步其后尘,在农耕农时上留下一点文字,以告慰先祖。

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无论工业多么发达,我们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夜饭,不能没有清明的扫墓,不能没有中秋的赏月,不能没有重阳的敬老,不能没有冬至的祭祖。没有了它们,也就没有了我们的日子,再激进的中国人也无法脱离这个环境,有这些元素这就足够了。

立  春

2012年正月十三立春,正月十四“六九”开始,因此是春打“五九尾”,是个好兆头。俗话说:“春打五九尾,家家过年吃猪腿”,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立春在哪一天很有讲究,如果在春节前立春就是“长三春”,“长三春”利备耕,季节等“农人”;如果在春节后立春,就是“短三春”了,“短三春”抢备耕,火烧屁股催“农人”。搞不好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了。这事万万不可松懈的。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个农时节气中的第一节气,今年立春又是龙年第一春,关系到龙年这条龙舞得好不好。

立春又叫“打春”、“报春”、“咬春”。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立,但只有夏至、冬至两个至,为什么没有春至和秋至呢?我想可能因为有了春分和秋分两个分了,它代替了春至和秋至了。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侯”,一侯冬风解冻,二侯蛰虫始振,三侯鱼陟负冰。说的是第一个5天冬风送暖,大地解冻,第二个5天冬眠的蛇虫慢慢在洞中苏醒,第三个5天河水解冻,鱼类开始在水面上游动了。

立春是报春的使者,到了立春人们明显地感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春风舒了,这时处于一年中的重要转折点:“小草吐黄芽,杨柳冒青丝,油菜抽绿苔,麦苗拔节枝,万物盼春到,大地换装时。”立春这天有许多气象农谚:“立春晴,一春晴”;“雷公打立春,惊蛰雨纷纷”;“立春寒,一春暖”;“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等等,这都是千百年来农民看天看地经验的总结。

立春名俗又叫“春文化”,明清两朝从天子到文武百官都要在立春这一天到郊外去“拜春”、“祭春”,举行“打牛”仪式,按照规定要制作“春牛芒神”“用柳鞭”,去鞭打土制的“泥牛”,牛背上贴有“春牛图”,然后进宫朝贺,并接受皇帝的赏赐。

在常州的迎春文化中,有盲人用五色纸扎糊成春牛,五色纸由盲人随意拼用,糊好后看春牛身上哪种颜色多,黄多兆丰年,红多有旱情,青多有风灾,白多有水涝,黑多示瘟疫。常州的地方官要带着迎春的队伍经过“迎春桥”到孔庙祭天,并举行迎春仪式。

在民间,也要以村为单位,举行“迎春会”,要动员村民“打春”,用彩鞭击打泥塑的“春牛”,边打边对“春牛”高呼:“五牛耕田、九龙治水”,直到将“泥牛”打得粉碎,然后将“泥块”抢回家中,“抛向自家的宅田和牛栏”,以求“发家兴旺”。然后各家将养了一冬天的耕牛牵到场头上,举行赛牛会,在这同时,给耕牛评膘,看看谁家的耕牛腹膘好,对评到九成膘、十成膘的耕牛,要给予奖励。

在饮食习俗上,立春的这一天,农家有吃春盘、春饼的习俗,在春盘里要放各种炒菜,如青菜、野菜、豌豆苗、菠菜、韭菜、豆芽菜、鸡蛋、粉丝、冬笋等等。还要制作春卷、春饼等等。旧时立春,还要生吃红白萝卜,古时萝卜叫芦菔,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

在信仰民俗上,立春的春神,是“句芒神”,是草木神和生命神,其形象是人面鸟身。立春这一天,农民要抬着“句芒神”敲锣打鼓,游村、游巷、游镇,人们夹道围观,并争掷五谷,谁家掷的多,谁家一年四季就人畜平安,无灾无病。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迷信和愚昧的色彩。

立春第二天还有唱春、劝春的活动,动员农民收年心,停歇意,一门心思投入春耕生产,用今天的话说“过年莫恋年”,要集中精力,上班干活啦!

雨  水

雨水,是春天到来的第二乐章。

农历二月十九,14时25分,是龙年的第二节气——雨水。

这时,太阳黄经330度,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雨水。

在正常情况下,这一节气后,小麦返青,大麦拔节,油菜抽薹,桃李含苞,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季节。

雨水节气,是植树造林、嫁接花苗果木的最佳季节,也是老母鸡“咯咯咯”,家孵苗禽的最好时机,更是培育鱼苗、虾苗、蟹苗的勃勃生机。一切动物、植物,包括青年男女,都在这一“春情萌发”的季节里,播种育苗,传宗接代,洒下丰收的种子,希望“秋有所获”。

“水是庄稼油,肥是庄稼粮”“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雨水,更要做好灌水、浇水、蓄水的工作。

“春雨贵如油”,雨水下了雨,不仅可以“麦润苗,桑润条,油菜润苔茶润苞”,而且有利万物的生长、发育,使“麦苗洗洗脸,一轮添一碗”,使“庄稼被雨浇,大春小春一片宝”。山区的塘坝水库,更要抓紧这一多雨季节,及早蓄水防旱,蓄水备荒,蓄满一塘一库水,不仅在秋粮生产中节电节油节农本,而且还可利用水资源,放菱、种藕、养鱼虾。

但是,请注意,雨水节气,既有春意萌发的一面,更有春寒料峭的一面,在大地回暖的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

“春冷冻老牛,春冷也冻老人、小孩”,这就不得不提醒老人、小孩,春天要“捂”,穿衣服时要带一点儿暖,要严防早晚“着凉”,寒气入侵,伤风感冒,还要加强春季养生和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自己。

对农作物,也要采取保暖措施,最好的办法是墉麦土、撩麦垙、施土肥,保护麦苗的根部,促使分蘖,在这同时,还要清沟、里滴,防止水沟积土积水,及早做好准备,避免桃花汛到来时,“一寸不通,百丈无用”。

雨水季节,下雨天气,不方便外出干活,正是进行室内劳作的最好时机。如:打草鞋、织草包、搓草绳、绞草要、编草索、制作稻种包等等,还可以整理大中型农具,做好备耕工作。妇女劳力可以做好针线活,缝制针头线脑。

芒  种

眼看着小麦田由乳黄到牙黄、蜡黄,麦芒像鱼叉一样叉开,麦穗儿被南风吹着,发出“泼沙沙”的响声,这时就该开镰了。

有芒的稻谷要种,有芒的麦子要收,这就是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芒种一到,不问老少。紧张的夏收夏种开始了。

芒种一到,插秧落谷。这是个“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的季节;这是一个“布谷声声催夏种,了却蚕桑又插田”的季节;这是一个“早晨一片黄,中午一片白,黄昏一片绿”的季节。

麦要抢,稻要养,黄豆要挑在肩膀上。说到夏收,总离不开一个“抢”字,抢收、抢种。

“九成熟才能十成收,十成熟就要一成丢了”。成熟的麦穗儿是不等人的,麦收季节松一松,风吹雨打一场空。

神仙就怕烂麦场,连下三五天雨,麦堆就发热、发芽、霉变,麦子烂了,猪都不吃。浩然的《艳阳天》,写的就是农民靠集体的力量战胜“烂麦场”。

麦收有五忙,割、运、打、晒、藏。

白居易的《观割麦》中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忙到什么程度?“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向田去,丁壮在南岗。”好一幅全家老少忙麦场的夏收图。

开镰,就是农人盛大的节日。

好的刀手,用镰刀割麦子,如春蚕噬叶,风卷残云,一斫就是一大块,一拖就是一大片,一趟割到头,身后就留下一个个或立、或卧、或倒、或仰的麦捆子,像是“麦娃”在蓝天白云下翻筋斗、叠罗汉。

如今农民麦收可幸福了,收割、脱粒有收割机,晒麦有烘干机,不动镰刀,不用连枷,麦子就入库了。

不幸的是到处烧麦草,浓烟滚滚,连空中飞行的飞机都害怕,污染了空气。

提起芒种收麦,就会想起儿时的拾麦穗:热辣辣的太阳下,孩子们一人提个小筐,在满是麦茬的麦田里,寻找大人收割后遗留的麦穗,在蹦跳的小青蛙、飞舞的红蜻蜓的陪伴下,顾不得太阳晒红脸,顾不得麦茬刺痛脚板,像觅宝一样拾起一株株金灿灿的麦穗。

娃娃们不停地弯腰,不停地寻觅,很快,小筐满了……后来见到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夏风中,三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农妇,拖着沉重的木鞋,弯腰拾麦穗……拾麦穗,是从童年时代开始的丈量生活艰辛的劳作。

芒种节,还是个“女儿节”,这又和《红楼梦》有关,黛玉葬花,就是在芒种节前后。

这时,夏日已临,众花皆卸,花神退位,按上古风俗,凡芒种节这一天,女子都要摆上各种供品,祭花神,给花神送行。

《红楼梦》第27回的践春会,大观园的女孩子都用花瓣柳枝编成花环轿马,每株花上,每棵树上,都用彩线系了,满园里绣旗飘飘,花枝招展,甚是热闹,所以芒种节也称“女儿节”。

陆游在芒种季节听见了“处处菱歌长”,而一位叫楼涛的宋代诗人,则将这“新秧初出水”的时节,描绘得另有一番“渺渺翠毯齐”的田园诗意。

夏  至

农历五月二十一,7时45分是夏至。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二十四节气中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节气。

因为他关连到两个“节点”,一是夏粮登场,庆丰收;二是秋粮入库,庆丰收。

夏至的来到,预示着蚕茧卖掉了,秋季的农本有着落了,一家人也可以添一点夏天的服装了;二是油菜子丰收了,黄澄澄、香喷喷的菜油进缸了;三是丰收的小麦变成了雪白雪白的面粉,馒头、饺子、麦面、油饼、馄饨、烧饼,要吃面食尽可以让一家人尝个饱。

夏至期间,鲜桃、鲜杏、鲜李、杨梅、枇杷、鲜香瓜、鲜黄瓜也都可以采摘了。

另外还有蚕豆、豌豆、刀豆、茄子、椒等等时鲜蔬菜。

别忘了,还有新鹅、老鹅、带籽的虾、肥肥的鳝、鲜嫩的螺,还有大公鸡、老母鸡……

夏至期间,办一桌酒宴,是不是可以非常丰盛了。

夏至既是插秧的季节,又是“关秧门”的季节。

有两条农谚:一是“吃了端午粽,就把莳来送”,表示黄秧已经落地,“关秧门”了;二是到了夏至吃馄饨,稳稳当当“开秧门”。

一说“开秧门”,一说“关秧门”,这不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前面讲的是山区,后面讲的是圩区,一是插早粳稻、中粳稻,一是插晚稻。

农民开秧门是个神圣的日子,要敬“秧神”,在苏南地区一般敬“白、黄、青”三种“秧神”,分别代表粳稻的三个品种:“芦花白”“牛毛黄”“铁更青”,当然如今要种“武农早”了,是武进农科所培育的新品种。

过了夏至,就“交莳了”,从夏至到小暑,头莳5天,中莳5天,三莳5天,最好在“头莳”关秧门。

头莳要枪,中莳要养,最好别种“三莳秧”。

头莳插秧分“上下午”;中莳插秧就分“上下趟”了,到了“三莳”插秧,对不起,“黄秧落地就减一成”。所以,农民在这期间都争分夺秒抢季节,是一年中最忙、最苦、最累的季节。

按习俗,开秧门要吃“插秧酒”;关秧门要吃“洗泥酒”。

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天阳光照射大地时间最长的一天,从早晨5点出太阳,到晚上7点太阳落山,日照14个小时,在漠河竟有16个小时。但到了“冬至”,就是一天中阳光照射大地最少的一天,只有7个小时,所以老人都讲“长在夏至,短在冬至”。

夏至这个季节,还有岳父母给新婚的女儿、女婿“送夏风俗”,要送“八凉”,这“八凉”是凉帽、凉鞋、凉床(预备给小外孙的)、凉椅、凉枕、凉帐、凉席、凉扇。

夏至,表示这夏天到了,天开始一天比一天炎热了,要保持神清气爽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尽量避免发火,要多吃绿豆粥、炒米茶、大麦粥、青蚕豆、凉拌黄瓜、拌凉粉、冬瓜汤、茄子饼等清淡饮食。

霜  降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霜降一到,不问老少”,紧张的秋收秋种开始了。一年两个收和种的“节点”,一个是“芒种”,一个是“霜降”,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收获的季节,又是播种的季节,更是欢乐的季节。夏收夏种,庆祝夏粮丰收,秋收秋种,庆祝秋粮丰收。夏忙、秋忙,都是大忙场,是很艰辛劳累的,但有得忙,有得藏,越忙越高兴,越忙越开心。

霜降,农民欣赏的不是“树叶枯黄,风吹叶落”,不是“草枯霜花白,寒窗月新影”,也不是“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霜菊独自开”,而是将地里的、地下的、树上的、河边的、塘里的、园里的丰收果实,一个不漏地收回家。

有一首农谚说道:“大片晚稻抢收割,晚茬棉絮收摘忙;大葱萝卜要离地,红薯切晒或鲜藏;藕菇蒲茨要抢收,成鱼捕捞上市场;芋头要起果要摘,大菜要砍需进缸;霜降一到无老少,柴草归堆粮进仓……这只是讲的收获,还有抢种冬小麦、冬油菜,还要做好第二年生产的准备工作。

所以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霜降和芒种都是一个既收获硕果,又播种希望的重要节气,到了霜降农民就可以对一年的生产做一个总结了:是“多收了三五斗”,还是“欠下一屁股的债”;是“多劳多获”了,还是“得不偿失”;“什么品种优良”,“什么品种需要淘汰”,“哪一块田要水改旱”,“哪一块地要旱改水”。当然,还有桑、茶、果、竹、畜、禽、水产的种植、养殖、加工、上市的计划。

霜降不是降霜,霜降是“初霜”,是夜空中的露水,遇到寒冷,凝结成霜,这种霜人们叫它为“菊花霜”。到“中霜”时,在千里沃野上,才会出现一片片银花花的世界,在朝阳下熠熠闪光,这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霜,这是浓霜,它出现在深秋晴朗的月下,六角形的霜花,凝结在溪边、桥畔的树叶和泥土上,谚语说:“浓霜猛太阳”。第二天早晨,该是人们拱着手在稻草堆旁晒太阳了,这已经是进入了初冬季节。

立  冬

“细雨生寒未见霜,庭前落叶半枯黄。”

11月8日(农历九月二十七),就进入立冬节气了。这是一年农时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进入冬季的第一节气。

“立冬”,天气渐渐寒冷、干燥、水分较少,表示已进入冬季,万物收藏。

古时,“立冬”这一天,皇帝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冬,祭农神,感谢他们给下界送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预约明年还要继续光顾。

“立冬”后气温又三大特点,一是露可凝成霜;二是河水可结冰;三是蛇虫始冬眠。

从农事上讲,一般大田的麦子早在立冬前种完了。“种麦不过冬,冬季种麦不通风”。

但在瞎指挥的1958年,劳动力一部分上了水利,一部分大炼钢铁,在家的劳动力还要搞“劳民伤财”的深耕深翻。

正如彭大将军在一首诗中写道:男丁炼铁去,剩下妇与孺,谷穗烂泥中,无人起红薯。

要挖地两三尺种麦子,牛是用不上了,犁也靠边站了,全靠人工挖,这哪是种庄稼,倒像是打仗挖工事。将熟土都翻下去了,把死土全翻上来了,一直折腾到腊月初八,才将麦子种完。

麦粒入地两三尺,最浅的也有一尺五,这麦子能发芽?能生长?能发育?农民根本不相信“麦根有穿山之力”的神话,都说:明年肯定是大荒年。

果然,第二年夏收时,满田都是疏疏朗朗的“丝线麦秆苍蝇穗”,结果只能是“种一把,收一捧,良种换成了瘪细种”,这才种下了“三年困难时期”的祸根,你说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农民说:“季节就是科学,天王老子也不能违背农事季节,违背了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都挨饿了,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连妇女都不来月经了,也不怀孕了,就是造“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也挨饿得了“水肿病”。中华大地到底饿死了多少人,至今是个谜。当年我在长荡湖畔的一个乡村工作,体重从120斤降到85斤,得了”消瘦病“,不是农民每天早晨给几块烤山芋,这条小命就没了。

好了,不说了,再讲下去,年轻人又要说“忆苦思甜”了。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从立冬后,农民就开始忙“八大腌”了。这八大腌主要就是蔬菜:“腌萝卜干”“腌大菜”“腌酱油豆”“腌大蒜头”“腌辣椒”“腌豆角”“腌秧草”“腌莴苣”……另外,还有荤腌的八大样,到了冬至再介绍。

另外还要将山芋、芋头、胡萝卜收藏好,防止冻坏了,这可是一冬一春“瓜菜代”的主要食品。

“立冬”的最大习俗是吃饺子,“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

冬  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早在春秋时代,我们的先民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

在冬至当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成为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太阳又慢慢向北回归线转移,白天也就一天天变长。所以民间有:“白天最短是冬至,最长是夏至”,“冬至冬,一天一根葱;夏至分,一天一根针”,就是说,测量太阳的影子,过了冬至,一天就延长“一根葱”的时间;过了夏至,一天要短“一根针”的时间。

“冬至大如年”,在我国古代,先有冬至,后有春节。《国礼》记载:“以冬至致天神人鬼”,因为周历的新年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周朝时,冬至日,天子要率三公九卿迎岁,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将春节和冬至分开。也就是说在2200年前,我们的先民还没有过春节的习俗,而是将冬至作为“年节”。但就是到了汉武帝,仍然将冬至作为大节,朝廷上下,放假5天,供天地、敬鬼神、扎彩灯、放鞭炮、相互拜访、馈赠美食、欢度佳节,其盛况远超过春节,有诗云“有儿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延子春”,这就是“冬至大如年”的来历。

在冬至这一天,皇帝要祭天,老百姓要祭祀自己的祖先。这一习俗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时代已广为流行,在江浙一带,除了供祖宗,还要上坟、扫墓,冬至上坟不亚于清明扫墓。很多人还在祖宗的坟前烧纸衣,称为“送寒衣”,在江南也叫“烧衣节”。祭祀过后,亲朋好友共饮“冬至酒”。

在我们常武地区,在冬至这一天“开祠堂”“挂祖宗神像”“打开宗谱”“吃祠堂酒”,这是同族人会聚,做冬至是敬祖先的盛大节日,有些地方,还敲锣打鼓舞龙灯,请戏班子“唱戏”。

冬至,还有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饺子、馄饨、米团、年糕、糯米饭等都是常见的节日食品。在我们常州民间还有冬至节吃:“胡葱笃豆腐”的习俗,意思是向祖宗表白:“清清白白做人、做事”。

“冬至到次年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交冬数九”,一共要数九个九,“九九八十一”天过去了,寒冬就过去了。竹枝词云:“连冬起九验天寒,只有寒消九九难;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数九歌云:“冬至进一九,两手插袖口;二九一十八,冻得下巴塌;三九二十七,见火甜如蜜;四九三十六,人人捂被窝;五九四十五,起劲打锣鼓;六九五十四,河边插柳丝;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敞;八九七十二,天上飞大雁;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作者简介:

沈成嵩,江苏省作协会员,农耕文化学者,有散文集《稼禾记忆》《农时记忆》《乡贤记忆》《记住乡愁》《江南农事》《江南乡村民俗》等。

猜你喜欢

芒种立春节气
农事 立春
农事 立春
立春摆饰
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夏至
立春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