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毅教授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2015-06-30马青原宫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马青原 宫毅

摘要:目的根据宫毅教授的经验,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对痔急性发作肺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痔急性发作肺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对照组60例给予痔宁片,对照观察两组疼痛、水肿、便血、黏膜改变的时效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 d后2组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痔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

关键词:痔;急性发作;麻杏石甘汤;肺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6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14-02

痔的急性发作期肺胃郁热证临床表现以痔疼痛,便血,红肿,黏膜充血糜烂,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要症状,临床上笔者采用宫毅教授的经验方,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痔急性发作的肺胃郁热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均来源于云南省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组《痔诊治暂行标准》中痔的诊断标准[1]。外痔、内痔、混合痔急性发作期4d内,以疼痛、便血,水肿,粘膜改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3岁,平均43.4岁。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9~65岁,平均44.6岁。其中治疗组混合痔20例,炎性混合痔22例,内痔8例,炎性外痔10例。对照组混合痔19例,炎性混合痔20例,内痔10例,炎性外痔11例。2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症状、体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方中石膏18 g,麻黄6 g,杏仁9 g,山豆根9 g,马勃6 g,黄芩9 g,淡竹叶9 g,地锦草9 g,地榆9 g,槐角9 g,甘草5 g。每日1剂,煎药机煎药,每剂取汁300 mL,分3次口服,连续用药7 d。对照组予痔宁片,由湖南三九南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36。每次3片,3次/日。连续用药7 d。

1.3观察指标根据病情程度,按四级评分法将痔疮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见表1,并观察治疗症状与用药时间的关系。

1.4疗效评价标准在用药24 h、48 h和第7 d对患者症状进行观察评分。显效:积分下降≥75%;有效:积分下降在40-75%之间;无效:积分≤40%。时效评价,时间以小时计。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

在用药后24 h、48 h和7d观察便血、疼痛的起效时间和消除时间,以及症状积分的下降分值。治疗组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都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2,3)。7d后症状积分分值下降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积分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疼痛、便血、水肿、粘膜改变的平均下降分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疗效判定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表5)。

3讨论

肛垫学说的产生,确立了痔的治疗以症状治疗为主的原则[2]。虽然痔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但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根据痔的症状给予阶梯式的对症治疗,既病防变,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消除痔急性发作期症状的药物和疗法具有重要价值。宫毅教授认为:由于昆明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导致痔的急性发作期以肺胃郁热证型多见。宫毅老师根据张仲景《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清凉宣泄的功效,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根据,灵活运用“宣肺通腑”的方法,加入山豆根、马勃、黄芩、地榆、槐角、地锦草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临床治疗痔急性发作的肺胃郁热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方中麻黄宣肺泄热,取其“火郁发之”之义;然麻黄性温,故配以石膏,且用量3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相治为用,二者同为君药。陪以两组臣药:一组偏重清热解毒,山豆根兼可消肿止痛;马勃、黄芩兼以凉血止血;一组偏于凉血止血,地榆兼可消肿敛疮,槐角和地锦草消肿止痛,三药均为治疗下血的专用药。佐以杏仁归肺和大肠经,宣肺润肠,淡竹叶清热利尿,使热从二便去。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之使。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加味麻杏石甘汤能显著减轻痔急性发作的水肿、疼痛、便血、黏膜改变等急性发作症状。其对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起效时间快,控制症状所需时间短的特点。使用该药非常安全,本组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诊治暂行标准(修订版)[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1.

[2]Marino WM.Anorectal surgery hemorrhoids[J].Dis Colon Rectum,1980,23:211-222.

(收稿日期:2015-03-16)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影响
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