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家园共育

2015-06-30葛志芳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家园案例互联网+

葛志芳

在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方面,我们应打破思维定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家长建立一种开放的、平等的合作式关系,实现家园的共同成长。

案例一:

新学期开学了,中、大班的孩子们有说有笑地踏入幼儿园的大门,和家长道别后很快地就和班上的其他小朋友玩起来;小班的门口却聚集了不少新生家长,有的家长送完孩子后不肯离去,总想在班级里多陪陪孩子;有的不放心,偷偷躲在幼儿园一角观望;有的孩子在哭闹,家长也在一边哭。虽然经历了家访与亲子课堂,但在新生正式入园的第一周,还是有种种乱象,教师们不仅要照顾好每一位新生,又要应对不放心的家长,大家都很疲惫。

案例二:

中二班的老师在组织体育游戏“小猴子种桃”,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积极地参与。在去“桃园”浇水的路上,两个小男孩打闹起来,老师及时制止了孩子们的行为。可是晚接时,其中一位家长却来办公室投诉,孩子经常被另一个孩子欺负,今天活动时又被他打了,当班老师都不管。

案例三:

大一班的数学活动时,小军在做关于数与物的配对时总是出错,老师耐心地单独辅导多次,可是小军在数学方面与同龄孩子还是有很大差别。老师与接送的奶奶多次讲了这个问题并给孩子的妈妈留了字条,奶奶说孩子的爸妈都很着急,可能是工作忙,没有时间每天坚持辅导。

案例一体现了孩子入园后,其行为发展时时牵动着家长的心。特别是小班的新生刚刚进入幼儿园的陌生环境,没有家人陪伴,会有焦虑情绪。入园期间的家长工作就尤为重要,我们需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哭,是情绪宣泄,不用立刻制止。如果孩子硬压抑着情绪,在幼儿园表现“很乖”,回到家孩子会特别容易闹别扭,特别会哭闹。老师只能是适时安抚新生,随着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他就会慢慢适应的,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孩子刚进园特别容易生病,有其心理原因,心理紧张与焦虑往往会通过生理表现出來。现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似乎让我们很难接受负面情绪,受不了孩子哭,见不得孩子不开心,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反而不好。家长关心孩子的一切,想要了解孩子每天的一点一滴,希望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中有什么进步。但由于我们每天与家长见面的时间主要是早上送和下午接孩子这短暂的一段时间,而且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都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无法与每位家长进行深谈,有些还是保姆与爷爷奶奶们代接,更不便沟通,这就存在老师与孩子父母的信息沟通不畅。

案例二反映出在家长工作中老师往往有了思维定势,只是在需要家长配合时告知家长为孩子准备哪些教育教学所需要收集的材料,单向联系多,指导性任务多,家长往往也习惯于被动地配合幼儿园。家长也只能通过孩子了解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当家长就孩子反馈的具体问题来找老师时,往往都带着不满情绪,沟通滞后就会造成家长的误解。

案例三反映出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个体会有差异,而且个别差异较大的孩子更需要家长来积极配合,每天在家投入一定的时间帮助孩子去不断强化、复习巩固,从而不断缩小孩子在该领域与同龄孩子的差距。

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的时代,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准与需求也在变,我们在开展家长工作时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明确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家园沟通存在的滞后问题。

一、打破思维定势,线上建立起平等开放的家园关系

针对以上三个典型案例,我们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给家长工作趋向开放性和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家园互动不再仅仅是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传统文本方式,更多的是采用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幼儿园微博、亲子俱乐部群与班级QQ群等多种形式,形成家长与老师的双向互动交流,这些互动更体现去中心化,每一个终端都是智能的,每个人可以自由进入网络和数据的世界。针对案例一,当新生入园时,多种信息平台可以快捷传递幼儿在园的状况,充分体现“用户主导”和人性化服务的消费体验,有利于新生家长消除焦虑的心理。

“互联网+”是一个有效的教育平台,我园常用微信公众号信息的每日推送,传递专业的育儿知识,这些育儿知识的传递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不断学习育儿新知识,提高育儿水平;微信公众号推送我们精选的不同的教育案例分析,家长在阅读这些案例时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会理解孩子入园的焦虑期,更加理智地配合老师,而不是一味地给老师施加压力,甚至不信任老师,怀疑老师不关注自己的孩子。

“互联网+”时代强调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敏捷性、互动性。针对案例一与案例二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家长无须去盘问孩子,因为有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受委屈,有时问话本身带着“错误暗示”,如:“今天某某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这些都是家长想要第一时间获得孩子的在园信息,而幼儿园的相关平台能及时播放孩子的在园活动情况,家长的需要就得到满足,家长也会被老师细心照料孩子的一个个细节感动,对老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我园的孩子与美国校长的英文交流活动;与来自意大利的钢琴家、小提琴家的音乐交流活动;孩子们在花园城舞台的魅力展演……这些与外界交流活动信息的“实时分享”充分满足了家长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的云端网络教学系统体现幼儿园教学的开放性。园内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拥有一组属于自己的账号和密码。教师登录,可以进行线上备课、学习和教学;小朋友在家里登录,可以和家长一起互动、学习。家长在家可以自由运用大量的动态图像教具,提升幼儿的理解力。

二、线下开展爸妈学院讲座,是开展家长工作的有效保障

“互联网+”使幼儿园与家长有了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同时我们还意识到对孩子的爸妈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幼儿园的这个阶段,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对事物的探究、自我思考、社交能力等核心能力的重要阶段。心理咨询师都知道,无论什么心理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期,它会影响成人后的工作与生活,0~6岁是培养亲子感情、安全机制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时间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以此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一份信任。因此,针对孩子爸妈的教育必须要线上线下相结合。

我们开设了名家讲坛,开展爸妈学院讲座。幼儿园开办爸妈学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邀请知名学者来园讲学,他们以讲坛为载体,启迪家长思维,帮助家长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从而营造幼儿园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质。

我们通过邀请小学校长来园讲座强调国学的重要性,特别是亲子共读,让所有的家长们受益匪浅,家长们认识到: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家长们要去掉浮躁之心、功利之心。有些家长以前只追求“国际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些不屑一顾,听完专家讲座后家长们对幼儿园开设的国学特色活动就非常支持了。

三、信息对称促进家园的平等合作,展现家长助教的智慧

通过信息交流,我们发现家长也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让广大幼儿受益。我们在网络交流沟通中强调信息对称,这种平等关系拉近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有效发挥家长的能动作用,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对幼儿实施教育。我们利用网络在班级网络论坛上召集热心家长,借助他们独特的职业工作资源,积极开展家长助教日活动。我们发现将家长请入课堂,家长非常认真负责,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在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与家长都很享受与兴奋!

家长联系带领孩子们到南京索菲特钟山高尔夫酒店体验独树一帜的幼儿网球培训,让孩子们初步感受网球的贵族气质,运动员强健的体魄和拼搏的精神。在幼儿园的“快乐厨房”区角活动中有能干的妈妈们引导孩子们体验自己动手榨果汁、自制意大利面、三文鱼烧饭、端午节亲子包粽子等有特色的美食活动。

家长提供的鲜活的题材、丰富的教育材料、生动亲切的授课方式无不给幼儿与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连我们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家长与老师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在班级群、微信群将活动的场景与活动的感受发送,家长们都很受鼓舞,从而推动家长助教日活动的蓬勃发展。

运用“互联网”开展家园工作,家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家园共育会更精确的匹配。不论是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还是教育互联网,“互联网+”带来的是跨行业的竞争,谁能用好“互联网+”,谁就是智者。“互联网+”时代的家园共育是开放与合作,是家长和老师共同成长,是家园共育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家园案例互联网+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绿家园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